李長勇
在學習毛豐美先進事跡過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是什么讓大梨樹村從窮山溝變成“中國最美鄉(xiāng)村”?我想,那座高高矗立的“干”字碑回答了這個問題。學習毛豐美,就要從他的“干”字精神中感悟他的成事之道。
從“苦干”中感悟他的信念之堅。毛豐美說過,“要實現(xiàn)美好藍圖,沒有巧道可走,只有干,只有流大汗,只有脫皮掉肉”。村民們心疼他,勸他歇一歇,他卻說:“我干輕快活,重活留給誰?”毛豐美用他的言行詮釋了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對黨員干部而言,要時刻把理想信念擺在最高位置。信念堅定,行動才有方向,做事才有底氣。當前,遼寧正處于新一輪振興發(fā)展的關(guān)鍵時期,廣大黨員干部要把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省市委的決策部署上來,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主動作為,攻堅克難,狠抓落實。要樹立“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拼搏精神,在困難面前不低頭,在挫折面前不退步,在失敗面前不氣餒,一任接著一任干,一張藍圖繪到底。要注重發(fā)揮表率作用,當遇到難啃的“硬骨頭”、難涉的“急流險灘”時,黨員干部要沖在前,與群眾一起干、一起苦、一起累。
從“實干”中感悟他的為民之真。在當選大隊書記那一刻,毛豐美就立下了錚錚誓言:“讓大梨樹人過上和城里人一樣的好日子!”30多年來,毛豐美帶領(lǐng)群眾披荊斬棘,胼手胝足,建果園、建學校、建醫(yī)院……昔日“地少吃不飽,村民愁白頭”的窮山村實現(xiàn)了華麗轉(zhuǎn)身,成為讓城里人也羨慕的“遼東第一村”。
實踐證明,只要真心實意替群眾著想,群眾就會與之一條心,就沒有跨不過去的坎。作為黨員干部,要樹立科學的發(fā)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不采華名,不興偽事,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從群眾的需要出發(fā),做到謀事實、創(chuàng)業(yè)實、做人實。要積極踐行“一線工作法”,眼睛向下,腳底沾泥,經(jīng)常深入基層,摸實情、出實招、求實效,讓工作成果經(jīng)得起實踐、歷史和人民的檢驗。要關(guān)心群眾生活,多辦惠民、益民、利民、富民之事,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
從“巧干”中感悟他的謀事之智。毛豐美的“巧”絕不是投機取巧,而是善于把握大勢,順勢而為,乘勢而上。他說過,“黨的政策里有好日子”。從販賣小米、土豆開始,到開賓館、建市場、辦企業(yè)、搞旅游,毛豐美邁出的每一步都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這正是他的事業(yè)能夠從一個成功走向另一個成功的秘訣所在。
作為黨員干部,干工作不能單憑一腔熱情,還要站位高、視野寬、決策準。要善于審時度勢,把本職工作與“五大發(fā)展理念”“四個著力”緊密結(jié)合起來,在貫徹落實省市委政策措施中謀發(fā)展、思對策、尋出路。要大膽創(chuàng)新,對已不適應(yīng)形勢任務(wù)要求的舊觀念、老做法,要敢于摒棄和突破,代之以新觀念、新做法,進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不盲目決策,注意傾聽班子成員和群眾的意見建議,隨時校正工作中的偏差,確保干一事、成一事。
從“干凈”中感悟他的做人之廉。毛豐美常告誡自己:“當干部千萬手別長、嘴別饞、身別懶,要像小蔥拌豆腐那樣清清白白?!睘樯w出鳳城一流的大樓,寧可得罪有恩于己的老同學;為節(jié)省差旅費,一元錢一碗的面條成了午餐的“標配”;為正家風,就連親兄弟的面子也不給……毛豐美憑著“心底無私天地寬”的人格魅力,贏得了群眾的敬重。
作為黨員干部,把事情辦好是本分,保證不出事是底線,如果因為付出多、貢獻大就產(chǎn)生失衡心理,以權(quán)謀私,尋求補償,那么,最終受損的不僅是來之不易的名譽,甚至連自由也會搭進去。要筑牢拒貪防腐的堤壩,心存敬畏,手握戒尺,越是志得意滿之時,越要經(jīng)受住各種誘惑和考驗。要恪守權(quán)力邊界,公私分明,不越雷池半步,不踏紅線毫厘,自覺接受來自組織、群眾的監(jiān)督。要管好家人和身邊工作人員,帶頭營造良好的家風政風,讓政治生態(tài)山清水秀。
(作者系大連市甘井子區(qū)委常委、組織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