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檸惠
【摘要】培養(yǎng)孩子健全的人格,鮮明的個性、無窮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作為工作的根本目標。
【關鍵詞】個性 健全人格 創(chuàng)造力 想象力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2-0239-01
執(zhí)教十余載,總有一個問題縈繞心頭。那就是教育究竟要給孩子什么?素質教育充滿了大街小巷,分數(shù)、名次已經(jīng)不成為教師們談論的焦點,在此,很多教師似乎也迷失了方向。我們不禁會問:“我們的教育目的何在?”表面上看,教師似乎也沒有壓力,也無目標。其實不然,素質教育以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鮮明的個性、無窮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作為工作的根本目標。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引領下,我們應立志做富有人格魅力的專業(yè)化教師。
一、培養(yǎng)孩子健全的人格
要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目標,培養(yǎng)孩子健全的人格是工作的首要任務。德國著名的教育家赫爾馬特曾說:“道德普遍被人認為是人類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蔽蚁耄赖伦鳛榻逃淖罡吣康?,那就是培養(yǎng)孩子健全人格的最終目的所在。雖然教育不是萬能的,我們不可能把每個孩子都教成“優(yōu)品”,但是我們要盡可能的杜絕“毒品”。每接一個新的班級,看著那些活潑可愛的孩子,望著那雙雙純潔似水眼睛,我都會問自己:我能教給他們什么?要他們成為什么樣的人?所以,家長會上,看著家長那誠懇的眼睛,幾乎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我都會感到不安和愧疚。我不是一個好老師,我不可能把所有的孩子的成績都教成第一,但是我會盡最大的努力,我會在他們心里種下一棵終身學習的種子,我會努力使他們養(yǎng)成終身受益的好習慣,我會培養(yǎng)他們擁有健全的人格。
記得一次語文課,我正津津有味的講解《愛發(fā)脾氣的孩子》。突然,一陣“嚓嚓嚓”的聲音傳達室到我耳朵里,覺得不對,立即觀察孩子們的動靜。哦,原來是兩個同學把一張廢紙當足球踢。我問到底怎么回事,兩個同學異口同聲的說:“紙不是我扔的?!庇谑?,我說:“不是你們?nèi)拥?,那算是我扔的吧?!蔽野褟U紙扔進了垃圾桶,戰(zhàn)火終于平息了。當時我認為,不就是一張紙嗎?舉手之勞的事,有什么大不了的,于是我沒有去多想?,F(xiàn)在想來,這不僅僅是一張紙的問題,這些孩子,這些家庭的寵兒,他們心里沒有謙讓,不懂得感恩,他們的成績也許很優(yōu)秀,但是他們的精神上卻有太多的不足。我國現(xiàn)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一環(huán),縱然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否則,沒有道德的人,學問和本領愈大,就能為非作惡愈大。所以我在不久前,就提出人格長城來,要我們大家構筑人格長城。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自覺的創(chuàng)造真善美人格?!?/p>
二、讓孩子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使健全的人格錦上添花
學生僅擁有健全的人格還是不夠完美的,孩子健全的人格還得用鮮明的個性和無窮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來點綴,從而使這健全的人格錦上添花。
讓孩子充分展現(xiàn)自身的個性和創(chuàng)造力,正是素質教育的目的所向。教師不能用一種固定的模式來束縛孩子的思維,而是要給孩子以自主選擇和充分發(fā)揮想象空間。記得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家三口是這樣評價一只美麗的彩蝶的。女兒稱贊道:“多美麗的彩蝶呀!”媽媽不屑的說:“它的前生是啃吃禾苗的毛毛蟲?!卑职终f:“它昔日是啃吃禾苗的害蟲,如今卻是令人贊嘆的彩蝶?!蔽蚁?,他們說得都對。這恰恰是體現(xiàn)人個性的一個側面。我做過一個測驗,在黑板上畫了一“?!保瑔柡⒆觽冞@東西像什么。有的說像魚眼睛,有的說像黃豆,有的說像球……從那以后我的心再也不能平靜了,自己曾經(jīng)做過一件愚不可及的事。那是一次語文作業(yè),我叫孩子們用“自信”、“開朗”等詞造句,大部分孩子都寫“小剛變得自信了”,“小紅的性格開朗”,只有韋香妹寫的不同,“小路自信的伸向大路”、“冰雪融化了,小溪變得開朗起來?!逼渌⒆拥淖鳂I(yè)我都打了100分,韋香妹的作業(yè)我卻畫了一個又大又紅的“×”,并且批注“句子不通順”。現(xiàn)在想起來,我的眼前似乎天旋地轉。唉,這難道就是我要教給孩子們的嗎?我的目標呢?富有人格魅力的專業(yè)化教師?靜下心來想了想,我終于明白一個道理,孩子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鮮明的個性原來是被這平庸所扼殺的。
突然,一個富有教育意義的故事閃現(xiàn)在我的眼前。一位政客,一位律師和一位詩人在沙漠里迷了路,糧盡水絕,面臨死亡。政客面對一望無際的沙漠絕望地喊:“誰能救我出去,我一定讓他當大官?!甭蓭煋]舞雙拳歇斯底里的叫喊:“誰能救我出去,我免費為他辯護,讓他笑傲法庭?!敝挥性娙死潇o依舊,面對空空的水壺,他想象著:在清幽的山谷中,一條小溪潺潺地流著,旁邊的野花爭相吐艷,樹林青蔥。朝陽斜照在花朵上,樹枝上,露珠晶蒙剔透……“??!露珠!”詩人大叫一聲,“我們有救了!”經(jīng)過努力,三人尋找到一些灌木,趁上面的露珠還未蒸發(fā),拼命的吮吸起來??恐@些微不足道的露珠,他們撐到了救援隊的到來。“是想象救了我們!”三人激動地相擁而泣。我從自己曾經(jīng)犯下那似乎不可饒恕的錯誤上意識到,我要努力地激活孩子的想象思維,讓孩子盡情發(fā)揮那無窮的創(chuàng)造力,使孩子不斷涌現(xiàn)創(chuàng)新的火花。
參考文獻:
[1]《廣西教育》2011年03期
[2]《中國教育》
[3]《普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