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2-0128-02
教師的成功離不開細節(jié),因為教師每天所面對的是無數個活生生的對世界和人生充滿渴望和憧憬的靈魂,這就更需要教師用心,用愛,用細節(jié)去面對自己的教育生活。作為老師要關注每一堂課,關注每一個學生,關注課堂細節(jié),提高課堂效率,我認為教師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注意:
一、抓細節(jié)養(yǎng)習慣
小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體現在日常數學教學的細微末節(jié)之中,往往容易為我們所忽視。而小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也正要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一點一滴地加以耐心培養(yǎng)。一旦養(yǎng)成了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那他們也就可謂是學會了學習,教師也就做到了“教是為了不教”。
教學中,我嚴格要求學生課前必須準備好學習用具,不得在課堂上翻包倒桌,影響自己和他人學習。杜絕了課堂上常見的用什么才找什么的不良現象。另外我還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預習的習慣。數學知識的緊密性,邏輯性,無不要求學生必須具有與新知識相關的已有知識做基礎。有效預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增強學習信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課堂上我常常根據不同學生的自身情況采取不同策略,循循漸進,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書寫工整、規(guī)范的習慣;養(yǎng)成審題認真、解題后驗算的習慣;養(yǎng)成積極提問和回答問題的習慣;養(yǎng)成專心聽講,勤做筆記,愛思考的習慣。極大地促進了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抓細節(jié)突破教學關鍵點
在數學教學研究中,我們討論的總是教學的重點與難點。然而在鉆研與處理教材乃至課堂教學中,除了重、難點外,還有著一個關鍵點的問題,教學就是要在確定與處理教學關鍵點上下功夫的。在我們確定與處理教學關鍵點時,首要的是抓住兩方面的矛盾。一是學生在認識學習過程中經驗之間或新舊知識間的矛盾;二是教材內容安排是否合理與認識順序之間的矛盾。必須要針對數學學科的特點,做好確定與處理教學關鍵點的工作。
抓住“關鍵性細節(jié)”去生成、突破教學關鍵點。在課堂教學中細節(jié)有許多,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盡管如此,我們沒必要也沒這種可能去解決所有的細節(jié),一個精彩的細節(jié)給人感覺是燦爛的,相反的也會有啟迪,我們要記住這些或精彩或失敗的細節(jié),積少成多,建立起自己的“細節(jié)庫”。
細節(jié)難點的突破在數學教學中尤為重要,而突破知識細節(jié)的難點功在課前教法上的思考,思考老師的引導是否在新舊知識鏈接的生長點上,思考是否得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教學中突破知識細節(jié)的難點功還在于課堂中的應變,要正確處理數學知識課前預設和課中生成的關系,準確把握知識的準線,不能超越學生的認知水平。
三、關注課堂細節(jié),生成精彩的課堂
課堂是由多個細節(jié)組成的,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生成精彩的課堂,還需要我們不斷從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出發(fā)去關注每一個課堂細節(jié)。
首先,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學生的“亮點”。
在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課堂,教師經常會安排學生之間進行合作、交流、互動,在學生進行討論交流的過程中,其實有很多學生已經通過操作掌握了某個知識點,但不知如何表達,因此,在操作活動中,會出現一些不容易被人發(fā)現的細節(jié)行為,如果教師能及時捕捉這些細節(jié),讓他成為一種生成性教學資源,那課堂會更精彩。
如:一位老師在教學《角的認識》時,要求學生在小組里玩一玩活動角,并和組內同學說說自己的發(fā)現。合作后,他請一位學生說說自己的發(fā)現,學生含糊其詞表達不清楚,他就讓這位學生把自己的角與另外一位同學的角比一比誰的角更大,在比的時候,這位學生悄悄地把自己做成的角兩邊的距離拉開了,他看了連忙抓住這一細節(jié),問:“你為什么要把自己做好的角兩條邊拉開一些?”這位學生紅著臉說:我想讓我做的角比他做的角大,經老師這一引導,這位學生就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角的兩邊叉得越開,角就越大,很多同學也發(fā)現了這個規(guī)律。
其次,教師要及時發(fā)現學生的“誤點”。
課堂教學中往往會出現很多教師意想不到的內容,有時候這些內容是不夠正確的,有時候甚至會出現比較尷尬的問題。很多時候,教師在課堂上往往會忽視這樣的細節(jié),一個勁地奔向自己教學的目標,而有時這種錯誤是一種難求的教學資源,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點撥、引導學生的偏差,巧妙地挖掘其中的“問題”資源,成為課堂生成的教學資源。
如:我在教學“3的倍數”一課時,列舉出一些3的倍數讓學生觀察,分析3的倍數有什么特征,有一位學生產生了這樣一個想法:“一個數的各個數位上的數的和,如果是3、6、9,那么這個數是3的倍數;如果不是3、6、9,這個數就不是3的倍數?!庇谑牵野褑栴}拋給大家:“這位同學很善于思考,提出了自己的猜想,我們不妨先命名為‘某某猜想,但這個猜想是否正確,還需要大家來驗證?!痹谟懻撝?,有學生贊成,理由是:21的各個數位上數的和是2+1=3,因而21能被3整除。也有學生反對,根據是:57的各個數位上數的和是5+7是12,不是3、6、9,而57卻是3的倍數。大家的驗證結果,激起了那位學生的靈感,他將自己的想法做了修改:如果一個數的各個數位上數的和不是一位數,再把它的和的各個數位上的數相加,一直到是一位數為止,看它是不是3、6、9。這就使原本一個錯誤的猜想演繹成正確的定理。學生有了錯誤,要給足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錯誤,糾正錯誤。教師則應把它作為教學的真正起點,要站在學生的角度,“順應”他們的認知,掌握其錯誤思想運行的軌跡,摸清其錯誤源頭,然后對“癥”下藥,找到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如此細節(jié)處理得當,不僅使學生的不斷碰撞,產生新的火花生成靈動課堂,而且能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對課堂教學細節(jié)的處理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敖虒W細節(jié)”是多類別多角度的,有無數的未知境界需要我們關注和探究。教師要處理好教學中隨機創(chuàng)生的課堂細節(jié)。教師精妙的教學細節(jié)就是教學的閃光點,關注細節(jié),在每個細節(jié)上找到機會,著手細節(jié),“對癥下藥”就能做好工作,事半功倍。在打造細節(jié)的同時成就人生,成就高效。
作者簡介:
程梅(1981.12-),女,漢族,山東東營人,青島大學小學教育專業(yè),東營市河口區(qū)仙河鎮(zhèn)中心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