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道
美國拍攝的動畫電影旨在追求高額的商業(yè)價值并通過電影這種形式傳播西方國家的意識形態(tài)以及他們的價值觀,而非給兒童觀眾帶來感官上的愉悅和對其進行啟迪教育。由于動畫電影的觀眾多為兒童,所以在傳播西方價值觀時也更為隱秘,使得西方王子與公主的故事根植于我國兒童幼小的心里。因此,面對西方國家的文化入侵,從事中國本土文化的各類工作者要提高警惕,以批判的目光看待美國推出的動畫電影里所隱蔽的西方文化,并積極發(fā)展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動畫產(chǎn)業(yè),宣傳我國本土的文化,促進世界文化之間的平等交流。
一、 在西方國家的視角下重塑“他者”形象
(一)解讀凝視與被凝視之間的關系
在名為《規(guī)訓和懲罰》的哲學著作中,提出了不同地位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產(chǎn)生了一種凝視與被凝視的相互關系,表現(xiàn)出對自身文化存在優(yōu)越感的那些西方國家的哲學家面對異己文化時進行的凝視。通過凝視異己文化來定位自身,然而被凝視方在權力壓力下喪失話語權,所以,此種凝視是以自身所具有的價值觀來對自我和他者之間關系進行界定的。[1]而作為西方國家主流意識的后殖民意識正是以自我為文化中心,無視其他民族,并且在西方影視界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迪士尼公司也是這種價值取向的忠實擁護者,這在影片《風中奇緣》中對“他者”形象進行塑造時可以明顯看出,導演以西方文化價值觀來對印第安人及其文化進行解讀,憑借自身文化背景以及媒介方面的優(yōu)勢對“自我”形象和“他者”形象進行虛構。
(二)影片《風中奇緣》中他者形象的塑造
在影片開頭有這樣一個場景——當公主詢問探險家來此地的目的時,史密斯的回答居然是:我們來此地就是要幫助你們建造房子、修建道路,明顯透露出殖民者那種以文明傳播者姿態(tài)自居的強勢心理。影片還特意安排了一個“grandma willow”的角色,代表著印第安地區(qū)的文化與智慧。每當公主遭遇難題或尋求安慰時便會求助于grandma willow,而她也通常用富有哲理的回答教導公主需傾聽大自然的一切聲音,這種具有抽象性的回答正是印第安地區(qū)文化的體現(xiàn)。grandma willow利用“旋轉的箭頭”等把公主和男主人公史密斯聯(lián)系在一起,并使公主最后愛上這個隸屬殖民者的其中一員,但實際上印第安人卻并未因此而受到重視。
(三)影片《風中奇緣》塑造他者形象時存在誤導
影片以一位印第安部落的公主作為女主人公的現(xiàn)實原型,她既善良又聰明,幼年時便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幫助族人。當部落受到入侵者的威脅時,族長派公主前去查探白人的動靜,而就在此時公主遇見了略懂印第安語言的男主角史密斯,兩人之間的交流也為以后殖民者與印第安部落間建立的聯(lián)系打下了基礎。然而據(jù)史料記載當時史密斯的年齡已經(jīng)27歲了,公主卻只有12歲,代表兩個對立陣營的主角并非影片中那般親密。而電影也延續(xù)了迪士尼童話中公主與王子美好愛情的套路,將兩個敵對人物之間的關系進行理想化處理,再由迪士尼公司進行加工、進行改編,電影便由一場原本是殖民者的入侵活動而轉為一個充滿理想美滿幸福的愛情故事。而印第安部落的文化在白種人看來充滿野蠻、落后與愚昧,而且相對于他們的文化而言,是屬于一種異文化,認為印第安人就是身穿樹葉的野蠻落后的部落,因此自然需要他們這種具有高度文明的人對他們進行文明教導與開化,其實,據(jù)歷史記載,當英國的殖民者踏入美洲大陸時,屠殺了無數(shù)的印第安人,然而這一歷史事實并未在影片中體現(xiàn)出來。
二、 西方國家話語權下的印第安殖民史
西方國家的白種人踏入美洲大陸的那一刻也開啟了印第安人被殖民的歷史。歐洲白人在哥倫布宣布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時,便對美洲大陸生出了殖民的念頭。[2]美國著名學者比爾·胡克斯 ( Bell Hooks) 曾揭露了西方國家殖民者的這一心態(tài)。其著作中有一封哥倫布給朋友寫的信,信中他直言不諱的表示印第安人非常誠實、既慷慨又友善、也十分樂意與白種人進行合作。但是,哥倫布并未因此而尊重印第安人,相反將印第安人具有的這些美好品質當作征服他們甚至消滅印第安人的契機。在影片《風中奇緣》中,來自英國國家的殖民者侵入印第安部落實際上就是對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進行殖民意識的一種延續(xù)。他們?yōu)閷ふ邑敻凰烈馄茐挠〉诎膊柯涞木幼…h(huán)境,無視印第安人的生計。然而,美國卻通過自身掌握的現(xiàn)代傳媒優(yōu)秀工具將動畫電影演繹成一個美好夢幻的童話故事,其實際卻是在對印第安人進行殖民的那段丑惡歷史進行美化和隱藏。電影采取加入印第安少女和外來人員中的白人男性之間浪漫美好的愛情故事的方式,并在兩個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男女主角的共同努力下帶來了兩個種族的和解,在其西方國家話語權下建立了一個歐洲白人和印第安人之間和諧美好的烏托邦式文化社會。而事實上,女主人公波卡洪塔斯僅僅是個單純而且善良的印第安少女。作為印第安的公主,她在印第安人和外來白人相互和平共處起到了促進作用。波卡洪塔斯與父親一樣認為應謹慎地對新進入的白種人進行觀望。然而當白人定居者面對首個嚴冬時陷入生活的困境時,波卡洪塔斯則對他們傾囊相助,為他們提供食物和生存技巧。因此,影片中關于男女主人公浪漫美好的愛情其實只是殖民者幻想出來的美麗的公主愛上英俊瀟灑的白人男子,史密斯并未對波卡洪塔斯做出什么英勇無比的英雄事跡,他僅僅是由于意外受傷而回到自己的國家進行治療的。由于作為殖民者的白種人之間的權力斗爭,史密斯后來也從未回過弗吉尼亞。只是其后來的一本著作中曾提及到了那位印第安公主,稱頌了她美麗的外表以及機智、勇敢、友好的性格在其族人中出類拔萃。波卡洪塔斯這位外表美麗心地善良的印第安少女雖然在印第安部族與白人移民者間和平共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她本人的命運卻十分波折。英國國家的殖民者將波卡洪塔斯騙到英國,將其囚禁,想借此逼迫她的父親結束戰(zhàn)爭。在此期間白人殖民者說服她改信基督教,并在她18歲時嫁給大她10歲的一位名叫約翰·羅爾夫的英國紳士,最后的結局是客死異鄉(xiāng)。然而,在影片《風中奇緣2》中,整個故事的內(nèi)容卻改為波卡洪塔斯是受到邀請而去的往倫敦,是去和英國的國王進行談判并簽署雙方之間的和平條約。[3]在電影中,史密斯由于重傷而不治身亡以后,這位印第安公主的另外一個守護者約翰·羅爾夫又出現(xiàn)了,隨后這位公主便嫁給他為妻。由此不難看出,影片《風中奇緣》在西方話語權的背景下通過美國地區(qū)主流文化的代表之一動畫電影進行構建,建立了一位英國白人殖民者和印第安異族女孩所形成的拯救與被拯救的相互關系,而對于代表印第安族人的印第安公主對英國白人提供的無私幫助卻只字不提。在電影《風中奇緣》中“公主和王子幸福美滿的愛情”故事的華麗外表下,使得英國白人殖民者對印第安人進行殘害的殖民歷史得到美化,從而假象出一個充滿和諧、美滿的文化烏托邦,而對印第安人進行殘忍迫害、搶奪其家園的丑惡歷史則在影片中被完全隱藏。
三、 西方國家文化話語權的啟示
(一)西方國家文化話語權的建立
美國迪士尼影視公司在收購了以皮克斯為代表的一系列動畫公司以后,便成為動畫電影界的巨頭,其老大地位更是無人可以動搖,這部在其中期出品的動畫電影通過塑造純潔善良的人物形象以及純真美好的童話內(nèi)涵,將西方文化價值觀隱秘的進行對外輸出。無論是《白雪公主》《美人魚》還是《風中奇緣》,無不透露出其經(jīng)典的文化價值觀,在這種價值觀有意識的進行引導下,代表殖民者的白人男子一直以王子的身份出現(xiàn),而且聰明善良的印第安公主也被塑造成為了愛情義無反顧的女性形象,這種充滿叛逆和追求獨立的性格正是美國獨立主義精神的主要體現(xiàn)。
(二)影片《風中奇緣》塑造的弱勢文化
影片中正義的代表史密斯不但具有英俊的外形,而且十分勇敢,待人方面也很真誠、和善,并且樂于接受新事物,他憑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氣使白人殖民者與印第安人的矛盾沖突得以化解。其實,這個外來的白種人就是迪士尼乃至整個美國文化的象征,迪士尼公司意圖通過此角色的形象定位,來凸顯美國精神,然而真正可以體現(xiàn)這種自由、平等、友愛的美國精神的,卻是這位印第安公主,將這種精神具有的內(nèi)涵進行轉移表現(xiàn)了美國價值觀的對外輸出,同時也是對其丑惡的殖民歷史進行美化和隱藏。盡管該影片在主題曲中也提出了關于種族平等的思想觀念,但由于西方國家自我為中心的觀念下,其實際倡導的仍是以白人優(yōu)先的價值觀,迄今為止,其他種族仍處于美國文化價值的邊緣地帶。[4]而且據(jù)事實表明,當這些白人殖民者在不能得到預想的價值時,便會以幫助其文明開化的借口對印第安部落的土地進行搶奪和侵占,最終給印第安人和他們的文化帶來滅頂之災。然而電影中并未展現(xiàn)這些殘酷的史實,主要因為好萊塢要在世界上建立良好的國際形象,而且也為了對這段丑惡殘暴的歷史進行掩藏。據(jù)西方國家的權威史料記載,所謂“文明”居民登上新大陸這段歷史是血腥的過程、掠奪的過程,然而在西方文化霸權下,文化弱勢一方只能任人宰割,此段真實的歷史被迪士尼公司披上了浪漫的外衣,實際卻在宣揚西方殖民主義、西方文化為中心以及白人至上的文化價值觀,是對殖民主義的變相體現(xiàn)。
結語
總之,美國由迪士尼公司作為一個追求巨大商業(yè)價值的盈利性機構,其出品的各種動畫電影宗旨在于追求利潤的同時利用動畫電影華麗的外衣向他國輸出西方國家的文化價值觀以及他們的意識形態(tài)。由于動畫電影的主要觀眾群體是兒童,所以西方國家通過王子公主的美好愛情故事隱秘地將西方價值觀植入兒童幼小的心靈中。面對這種狀況,我國本土文化的相關工作者必須提高警惕,面對美國動畫電影中所隱含的西方文化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批判的接收,絕不可全盤照收,更要積極開發(fā)具有中國特色的動畫產(chǎn)業(yè),大力傳揚我國本土的文化,促使世界文化得以平等的進行交流。
參考文獻:
[1]胡鐵生,周光輝.作家的社會責任與政治使命——莫言小說的文化軟實力研究[J].社會科學家,2013(3):57-60.
[2]張其學.后殖民主義語境中的東方社會[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34.
[3]王寧.全球化時代的后殖民理論批評[J].文藝研究,2003(5):72-74.
[4]周琳玉.他者化與政治鏡像——對迪斯尼動畫片《木蘭》文化身份的省思[J].中國比較文學,2006(2):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