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騰輝
?
發(fā)表議論深化中心
□劉騰輝
【導語】
在記敘文中適當穿插議論性的文字,對所記敘的人或事物發(fā)表意見、主張或看法,這樣可以使文章錦上添花,收到畫龍點睛的效果。
請欣賞學生佳作《綻放》片段:
我難道不應該像小花那樣,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不在乎別人怎么說,怎么看待自己,活出自己的精彩嗎?我難道不應該像小花那樣,在困難和挫折面前,毫不畏懼,勇往直前嗎?
上述片段,作者以反問式議論,表達了自己內心深處的感悟和認識,進一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技法指津】
在記敘文中展開議論的主要形式有三種:
1.先議后敘。這種形式指在文章開頭,先就某個人或某件事提出問題,發(fā)表作者自己的觀點和評價,然后轉入正文,寫人、記事、寫景、狀物。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開頭:“我家的后面有一個很大的園,相傳叫作百草園?,F(xiàn)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賣給朱文公的子孫了,連那最末次的相見也已經(jīng)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弊髡咴陂_頭就點明百草園“那時是我的樂園”,這種議論起著總領全文、點明中心、引出下文的作用。
又如學生佳作《我的第一次“探險”》的開頭部分:
人生的道路是坎坷的,每個人在一生之中都會遇到許許多多的挫折、困難,我也不例外。
作者以議論開頭,點明了人的一生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從而引出了下文對往事的回憶,自然貼切。
2.夾敘夾議。這種形式指文章各段落一邊記敘,一邊議論,記敘與議論密切結合,貫穿始終。這不僅可以增強文章的條理性,而且能使文章逐層深化,增強文章的說理性。在我們學過的課文中,《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就運用了這種形式:
……
做了再說,做了不說,這僅是聞一多先生的一個方面——作為學者的方面。
……
他“說”了,跟著的是“做”。這不再是“做了再說”或“做了也不一定說”了。他“說”了就“做”。言論與行動完全一致,這是人格的寫照,而且是以生命作為代價的。
……
聞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學者,熱情澎湃的優(yōu)秀詩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標。
作者在記敘和描寫的同時,不時地穿插適當?shù)淖h論,有力地表現(xiàn)了聞一多先生高貴的品格和精神,大大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再如學生佳作《小人物的魅力》片段:
……
沒想到,在某一日的清晨,竟能遇到這樣一個人,一個身殘志堅的街頭藝術家。沒想到,他竟有如此大的魅力,讓許多人都駐足聆聽。
平凡的他們,不像舞臺上的歌星影星那樣耀眼,也不像腰纏萬貫的富豪那樣一擲千金。但他們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宣揚著人性的美好,閃耀著愛的光芒。
上述片段,作者在敘述和描寫的同時,穿插適當?shù)氖闱楹妥h論,敘議結合,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如選文倒數(shù)第一段,作者通過對比,發(fā)表議論,認識深刻。
3.先敘后議。這是指文章先集中筆墨,對人物或事件進行詳細的記敘和描寫,然后再發(fā)表議論。這里的議論是對記敘對象或內容的進一步闡述,是直接表達作者的評價、感情。因而,它往往起到畫龍點睛,揭示、深化文章主題的作用。如學生佳作《我家的“小淘氣”》的結尾:
這,就是“小淘氣”——外形獨特,活潑可愛,天真調皮,個性十足。它是那么地惹人喜愛。如果是你,也一定會喜歡上它的??v然它很頑皮,很淘氣,但這就是它的天性。我們應該學會包容,學會與它成為朋友。
作者在前文敘述和描寫的基礎上,通過抒情和議論,抒寫出內心的感悟和認識,從而有力地深化了文章中心。
此外,在記敘文中穿插議論,我們還應該注意以下幾點:1.議論要建立在敘述和描寫的基礎上,力求角度新穎,含義深刻;2.議論要少而精;3.議論的語言要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