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波
在號稱“世界中心”的大都市紐約,集體闖紅燈的現(xiàn)象非常普遍。行人我行我素,全然不顧車輛和其他行人,自己直接開步走,連和他人“湊一起”的意識也沒有。
這種美國式“闖紅燈”,如今已經(jīng)被美國人運用到國際舞臺上了。這一點,巴基斯坦的“空中交通警察”們應該是最有體會的。自2009年開始,美國無人機已經(jīng)大量進入巴基斯坦領空,打擊被懷疑是極端分子的目標。
盡管美國和巴基斯坦的盟友關系可以追溯到冷戰(zhàn)時期,但近年來美巴關系遇到了大麻煩,其中一個重要癥結就是美國不顧巴基斯坦反對,允許無人機甚至是武裝直升機數(shù)百次侵入巴領空。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是2011年5月,美軍海豹突擊隊搭乘兩架直升機,從阿富汗悄悄飛入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擊斃了“基地”組織領導人本·拉丹。因美方擔心泄露消息,沒有在事前通知巴基斯坦政府,此事引發(fā)巴政府的強烈不滿。
因此,巴基斯坦政府一再通過各種渠道向美國人強調,巴基斯坦領空是有“紅燈”的,美國無人機擅自闖巴基斯坦的紅燈是要付出代價的。但現(xiàn)在看起來,美國依然是我行我素。美國人傲慢的背后其實透露出重大的信號:美國的南亞戰(zhàn)略正在發(fā)生180度的大調整——美國在南亞的盟友正在從巴基斯坦變成印度,而印度恰恰是巴基斯坦的頭號敵人。
從歷史上看,過去在美國的南亞戰(zhàn)略中,巴基斯坦一直是美國最倚重的戰(zhàn)略伙伴。2001年反恐戰(zhàn)爭中,美國對巴基斯坦的戰(zhàn)略需求更明確,因為巴基斯坦是阿富汗的鄰國,巴阿接壤的西北部落地區(qū)是塔利班的天然避風港,美國反恐需要巴基斯坦這樣的前線國家大力配合。
然而最近幾年,隨著阿富汗反恐戰(zhàn)爭的基本結束,巴美矛盾逐漸暴露。特別是2011年,美國特種部隊在事先沒有通報巴政府的前提下,秘密潛入巴基斯坦,打死本·拉丹,一下子將美巴雙方的矛盾完全暴露,因為這相當于美國告訴世人,他們對巴政府不信任。
誠然,巴基斯坦與阿富汗塔利班確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尤其是巴情報機構三軍情報局長期與阿富汗塔利班關系密切,這在西方幾乎是一個公開的秘密。從2011年的拉丹到今年的曼蘇爾,這兩名重量級恐怖分子都是藏身巴基斯坦境內,巴軍方恐怕不能用巧合兩字來解釋。
更值得關注的現(xiàn)象是,美國在巴基斯坦肆無忌憚的“闖紅燈”做法甚至傳染給了美國娛樂業(yè)。近來熱播的美劇《國土安全》中,一些巴基斯坦軍方人士就被描述為十惡不赦的惡魔。美劇傳播的不僅是美國文化和美式價值觀,還隱秘地傳遞著美國的外交信號,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美國外交政策的新變化。
作為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對世界的文化影響,突出表現(xiàn)為以美劇和好萊塢電影為代表的美國文化的全球傳播。很顯然,美國政府最早從一戰(zhàn)前后就認識到好萊塢電影與文化的強大力量,可以說好萊塢帝國是在美國政府一手扶持下發(fā)展起來的。眼下,美劇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傳播范圍更廣泛,大有取代好萊塢電影成為美國文化的頭號傳播載體之勢。
“9·11”之后,好萊塢一直都在配合美國政府的政治需求,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進行一場文化上的反恐戰(zhàn)爭。在《反恐24小時》、《國土安全》、《暴君》等美劇中,我們都可以看到美國人硬生生地將中東文化與恐怖主義對號入座的主題表現(xiàn)。有意思的是,這些美劇將美國的敵人逐步從阿拉伯世界向大中東范圍擴展(比如現(xiàn)在的巴基斯坦)。這個現(xiàn)象,值得揣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