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加海
摘 要:為了解4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劑對稻飛虱的防治效果,特開展了試驗研究。結(jié)果表明,4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劑75g/hm2、105g/hm2處理防治稻飛虱,藥后7~14d有很好的防效,為89.93%~95.66%。表明該藥劑速效性好,持效期較長,安全性好,可以在生產(chǎn)上推廣應(yīng)用。
關(guān)鍵詞:4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劑;稻飛虱;防治效果
中圖分類號 S435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11-0073-02
為評價4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劑對稻飛虱的防治效果,篩選出適合松溪縣防治水稻稻飛虱的有效藥劑,筆者于2015年進(jìn)行了4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劑防治稻飛虱效果試驗。
1 試驗條件
1.1 試驗地點、作物 試驗在福建省松溪縣河?xùn)|村下畬中稻田進(jìn)行,海拔210m。試驗地為沙壤土,肥力中等,排灌條件好。水稻品種為宜優(yōu)673,6月28日播種,育小水秧,7月25日插秧。
1.2 氣象條件 試驗期間多陰雨天氣。最高溫27.3~37.4℃,最低溫21.9~24.6℃,日均溫24.0~28.6℃,雨量144.0mm,相對濕度64%~98%。
1.3 防治對象 稻飛虱。
2 材料與方法
2.1 供試藥劑 4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劑(陜西韋爾奇作物保護(hù)有限公司);25%吡蚜酮懸浮劑(陜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學(xué)有限公司);10%唏啶蟲胺水劑(四川成都皇牌作物科學(xué)有限公司)。
2.2 試驗設(shè)計 試驗共設(shè)6個處理,處理1:4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劑45g/hm2;處理2:4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劑75g/hm2;處理3:4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劑105g/667m2;處理4:25%吡蚜酮懸浮劑360g/hm2;處理5:10%唏啶蟲胺水劑375mL/hm2;處理6:清水對照(ck)。每處理4次重復(fù),隨機(jī)區(qū)組排列,每小區(qū)面積20m2。小區(qū)間筑小田埂隔離,防止串灌。
2.3 施藥時間、方法 8月6日在稻飛虱(褐飛虱為主)低齡若蟲發(fā)生期,按設(shè)計劑量加水750kg/hm2,用工農(nóng)16型噴霧器均勻噴霧一次。施藥時田間保持淺水層3~5d。水稻處于孕穗期。
2.4 調(diào)查時間、方法 施藥前調(diào)查蟲口基數(shù),采用平行跳躍取樣法,每小區(qū)取15點,每點查2叢,即每小區(qū)共查30叢,拍打稻叢,統(tǒng)計稻叢間水面漂浮的飛虱數(shù)量。藥后1d、3d、7d、14d分別調(diào)查殘留活蟲數(shù),計算蟲口減退率和校正防效。計算公式如下:
[蟲口減退率(%)=施藥前蟲口基數(shù)-施藥后蟲口數(shù)施藥前蟲口基數(shù)×100];
[校正防效(%)=[1-CK區(qū)藥前活蟲數(shù)×處理區(qū)藥后活蟲數(shù)CK區(qū)藥后活蟲數(shù)×處理區(qū)藥前活蟲數(shù)]×100]
3 結(jié)果與分析
3.1 不同藥劑的防效比較 由表1可知:4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劑45g/hm2、75g/hm2、105g/hm2處理防治稻飛虱,藥后1d(8月7日)的防效分別為53.20%、62.93%、66.63%,藥后3d(8月9日)的防效分別為64.39%、83.33%、86.51%,藥后7d(8月13日)的防效分別為74.36%、89.93%、92.32%,藥后14d(8月20日)的防效分別為79.83%、94.26%、95.66%;25%吡蚜酮懸浮劑360g/hm2和10%唏啶蟲胺水劑375mL/hm2處理防治稻飛虱藥后1d、3d、7d、14d的防效分別為35.89%、73.29%、83.98%、86.03%,75.20%、84.67%、86.62%、83.33%。
3.2 安全性分析 試驗期間各處理對水稻安全,無藥害現(xiàn)象發(fā)生。
4 結(jié)論
試驗結(jié)果表明,4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劑75g/hm2、105g/hm2處理防治稻飛虱,藥后3d防效較好,為83.33%~86.51%,藥后7~14d有很好的防效,為89.93%~95.66%,但藥后1d防效低,為62.93%~66.63%;45g/hm2處理防治稻飛虱效果較差,藥后1~14d的防效為53.20%~79.83%。表明該藥劑速效性好,持效期較長,安全性好,可以在生產(chǎn)上推廣應(yīng)用。建議4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劑防治稻飛虱,用量為75~105g/hm2,發(fā)生嚴(yán)重時,加80%敵敵畏乳油1 500mL/hm2。在稻飛虱低齡若蟲發(fā)生期施藥,田間保持淺水層3~5d,用水量750kg/hm2,均勻噴霧。 (責(zé)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