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英,易紅梅,肖 英,陳雪梅,郭利明(成都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胸心外科,四川 成都 610500)
心理治療在食管癌患者護理中的應用
李 英,易紅梅,肖 英,陳雪梅,郭利明
(成都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胸心外科,四川 成都 610500)
目的 探討心理治療在食管癌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胸心外科接受治療的原發(fā)性食管癌患者106例,依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心理治療組與對照組各53例。兩組均給予康復咨詢、復查、鍛煉、藥物康復等常規(guī)康復方法治療,心理治療組在此基礎(chǔ)上給予團體心理治療,觀察兩組治療前后焦慮、抑郁自評得分、生活質(zhì)量得分及CD3+、CD4+、CD8+等指標。結(jié)果 治療后心理治療組焦慮、抑郁自評得分均低于對照組(P< 0.05),生活質(zhì)量各指標得分均高于對照組(P< 0.05),兩組CD3+、CD4+、CD8+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結(jié)論 心理治療應用于食管癌患者護理中,可顯著改善患者焦慮、抑郁、生活質(zhì)量及免疫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生命質(zhì)量。
心理治療;食管癌;護理
食管癌是我國發(fā)病率較高的惡性腫瘤,并且呈現(xiàn)逐年高發(fā)的趨勢[1]。目前,手術(shù)、放療以及化療為治療食管癌的重要方法,并且臨床多行聯(lián)合治療[2]。對于食管癌患者來講,無論接受哪種治療方式,都需要承受生理以及心理上的雙重壓力。研究發(fā)現(xiàn),心理壓力常引發(fā)免疫及內(nèi)分泌功能障礙,推動病情繼續(xù)發(fā)展,甚至導致患者死亡。而加強心理治療、緩解心理壓力對于提高患者免疫及內(nèi)分泌功能,改善患者預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資料顯示,將心理治療應用于食管癌患者的臨床護理中,不但可緩解患者生理上的痛苦,還可緩解患者心理上的壓力,促進患者轉(zhuǎn)歸[4]。為研究心理治療食管癌患者的臨床療效,我院于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將心理治療應用于食管癌患者護理中,取得滿意效果,現(xiàn)總結(jié)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我院胸心外科接受治療的原發(fā)性食管癌患者106例,納入標準:病理診斷為食管癌患者;完成食管癌根治術(shù)或完成放化療患者;預期生存時間>90 d;KPS評分≥70分;均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正在接受其他形式心理治療,合并其他部位轉(zhuǎn)移者,合并重大臟器疾病,患有神經(jīng)、精神類疾病,依從性差者。其中女36例(33.96%),男70例(66.04%);年齡26~69歲[(55.94±4.18)歲],病理分期:Ⅰ期29例(27.36%),Ⅱ期63例(59.43%),III期14例(13.21%)。將106例食管癌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心理治療組與對照組各53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理分期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康復咨詢、復查、鍛煉、藥物康復等常規(guī)康復方法。心理治療組在此基礎(chǔ)上給予團體心理治療。治療過程共包括5各階段,第一階段:治療前1 d至治療后3 d由責任護士于病房對患者進行團體心理干預,內(nèi)容包括:①對患者進行單獨訪談,掌握患者心理狀態(tài),對患者因治療產(chǎn)生的痛苦與不良情緒表示同情與理解。②向患者講述良好的心理可提高身體免疫力,促進轉(zhuǎn)歸,不良心理則不利于康復。③讓患者認識到團體心理治療可改善不良心理狀態(tài),并讓患者了解心理治療的方式、時間安排以及如何進行成員間的互動;第二階段:治療前1~14 d由責任護士于病房對患者進行團體心理干預,內(nèi)容包括:①建立團體治療關(guān)系,制定團體規(guī)范。②為患者講解食管癌的相關(guān)知識,讓患者了解食管癌與不良心理狀態(tài)間的關(guān)系,鼓勵患者積極參與到話題討論之中;第三階段:治療后14~21 d由責任護士于病房對患者進行團體心理干預,內(nèi)容包括:①鼓勵患者之間互相支持,鼓勵患者交流患病以來的心理感受。②引導患者宣泄情緒,對患者非理性認知進行適時分析并評價;第四階段:治療后21~28d 由責任護士于病房對患者進行團體心理干預,內(nèi)容包括:①引導患者討論對食管癌的焦慮與恐懼,敞開患者心扉,鼓勵患者之間互相支持。②引導患者探討食管癌會給自己帶來的喪失,思考喪失對自身的意義。③引導患者直面喪失,引導患者重新審視生命的意義。④引導患者評估未來,鼓勵患者勇敢挑戰(zhàn)生活,提高生活質(zhì)量;第五階段:治療后29~56 d由責任護士于病房對患者進行團體心理干預,內(nèi)容包括:①引導患者回顧患病后軀體癥狀及情緒變化,認真感受軀體癥狀與心理癥狀的相互作用;②引導患者分享接受心理治療的感受,體驗患者間的互相支持與幫助;③鼓勵患者保留自我表達的良好習慣,以便獲取社會支持;④鞏固治療成果,引導患者積極對待離別情緒,心理治療結(jié)束。
1.3 觀察指標 觀察治療前及治療后第8周兩組患者焦慮、抑郁自評得分、生活質(zhì)量得分,兩組CD3+、CD4+、CD8+等免疫細胞水平。焦慮得分依據(jù)《焦慮自評量表》[5]進行評價,抑郁得分依據(jù)《抑郁自評量表》[6]進行評價,《焦慮自評量表》、《抑郁自評量表》均包括20個項目,4級評分,所得分值越高,其焦慮、抑郁就越顯著。生活質(zhì)量得分依據(jù)《健康測量量表SF-36》[7]評價。CD3+、CD4+、CD8+等以流式細胞儀檢測。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內(nèi)比較行配對t檢驗、組間比較行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組內(nèi)、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焦慮、抑郁自評得分比較 治療后心理治療組焦慮、抑郁自評得分均較治療前降低(P< 0.05),對照組與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心理治療組焦慮、抑郁自評得分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焦慮、抑郁自評得分比較 (分)
*與治療前比較,P< 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免疫細胞情況比較 治療后心理治療組CD3+、CD4+水平較治療前均顯著升高,CD8+水平顯著降低(P< 0.05),對照組治療前后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CD3+、CD4+、CD8+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如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CD3+、CD4+、CD8+水平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P< 0.05
2.3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zhì)量得分比較 治療后兩組生活質(zhì)量各指標得分均較治療前增加(P< 0.05),且心理治療組生活質(zhì)量各指標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zhì)量得分比較 (分)
由于食管癌病死率較高,相當多的患者常把食管癌與死亡相聯(lián)系,患者不但要承受疾病帶來的軀體痛苦,而且還要承受較大的心理壓力,從而產(chǎn)生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8]。Hopwood等[9]研究發(fā)現(xiàn),焦慮、抑郁不但會對癌癥患者臨床療效及依從性造成影響,還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研究發(fā)現(xiàn),患者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的產(chǎn)生和其認知方式關(guān)系密切,其焦慮、抑郁程度以及應對方式是否積極與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呈顯著的負相關(guān)。在長期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影響下,患者免疫系統(tǒng)的免疫識別及監(jiān)視功能將顯著降低[10]。研究發(fā)現(xiàn),長期心理應激狀態(tài)可改變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以及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素軸的正常生理功能,影響免疫系統(tǒng),致使免疫系統(tǒng)紊亂,進而加重患者心理應激反應[11]。資料顯示,術(shù)后以及放化療食管癌患者多存在免疫系統(tǒng)功能紊亂的病理征象,并且其程度可以隨患者心理應激狀態(tài)的變化而變化,情緒極端的患者不但治療時間延長,且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也相對較高[12]。李曉艷[13]研究發(fā)現(xiàn),心理治療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焦慮與抑郁,改善其免疫細胞水平。董旭卉等[14]將心理干預應用于食管癌患者的臨床護理,顯著改善了患者的焦慮程度及臨床體征。施春燕[15]、唐秀英等[16]也得出了同樣的結(jié)論。
尊重患者,傾聽患者訴說是緩解食管癌患者心理壓力的重要手段。為此,本研究將心理訪談放在第一階段進行,這樣既可以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還可以掌握患者心理狀態(tài),為進一步實施心理治療做準備。食管癌患者非??释@取與食管癌相關(guān)的知識,向患者講解相關(guān)的知識能夠緩解患者內(nèi)心的壓力,解除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故在第二階段中安排了為患者講解食管癌相關(guān)知識的環(huán)節(jié),方便患者了解食管癌的相關(guān)知識,以減輕其內(nèi)心的負能量。隨著團體心理治療的進行,患者對團體逐漸產(chǎn)生了歸屬感,并且能夠互相分享因食管癌產(chǎn)生的心理上的體驗,患者常??梢詫ζ渌颊叩闹v述產(chǎn)生共鳴。在日常條件下,患者常常心存顧忌,難以講出自己的心理感受,無法釋放內(nèi)心的壓力。團體治療可為患者營造支持性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中,患者完全可以拋棄顧忌,盡情宣泄,徹底釋放內(nèi)心壓力。在本研究中,心理治療組治療后個觀察指標顯著改善,且改善程度均優(yōu)于對照組,與上述學者研究結(jié)果較為一致,提示心理治療能夠有效釋放食管癌患者內(nèi)心的壓力,緩解患者焦慮、抑郁,改善免疫細胞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值得推廣應用于臨床。
[1] 王振怡.術(shù)前心理護理干預對食管癌患者依從性和血壓、心率、焦慮的改善效果[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4,22(20):2905-2909.
[2] 周曉梅,倪杰,陸雁.臨床心理護理程序?qū)κ彻馨┓派渲委熁颊呱钯|(zhì)量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11):1028-1031.
[3] 唐玲,鄭斌,李德蓉.心理護理干預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良情緒及治療依從性的效果觀察[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15,12(2):105-107.
[4] Cheng QM,Kong CQ,Chang SY,et al.Effects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ancer[J].Clin Res Hepatol Gastroenterol,2013,37(3):283-288.
[5] 王霞,陳玉龍,王暉.心理因素對老年彌漫性食管痙攣的影響及抗焦慮抑郁治療研究[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15,12(6):20-23.
[6] 湯曉丹.心理護理聯(lián)合奧氮平和鹽酸帕洛諾司瓊預防焦慮、抑郁患者化療所致嘔吐的療效觀察[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15,12(3):126-127.
[7] 張嫣然.經(jīng)顱直流電刺激在抑郁癥治療中的應用[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15,12(6):12-15.
[8] Huang MC,Chang W,Han CY,et al.Esophageal cancer:common health problems and health management[J].Huli Zazhi,2013,60(1):99-104.
[9] Hopwood P,Sumo G,Mills J,et al.The cours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ver 5 years of follow-up and risk factors in women with early breast cancer:results from the UK Standardisation of Radiotherapy Trials(START)[J].Breast,2010,19(2):84-91.
[10]Manjili MH,Najarian K,Wang XY.Signatures of tumor-immune interactions asbiomarkers for breast cancer prognosis[J].Future Oncol,2012,8(6):703-711.
[11]陳瑜,楊金山,孫靈通,等.抗抑郁治療對老年食管癌術(shù)后抑郁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5,14(7):583-585.
[12]顧小波.腔鏡下食管癌根治術(shù)治療高齡食管癌效果分析[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16,13(1):46-47.
[13]李曉艷.心理護理對乳腺癌患者負面情緒和免疫功能的影響[J].免疫學雜志,2013,29(12):1048-1051.
[14]董旭卉.心理護理干預模式對食管癌患者生命體征及焦慮程度的影響[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4,22(28):4321-4324.
[15]施春艷,趙紅姬,張陽,等.心理干預對改良根治術(shù)后乳腺癌化療患者免疫功能及不良情緒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31):4855-4857.
[16]唐秀英,牟紹玉.選擇性心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血清細胞因子和不良情緒評分的影響[J].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35(5):730-733.
四川省衛(wèi)生廳科研基金資助項目(編號:090117)
R735.1
A
1672-6170(2016)05-0164-04
2016-04-22;
;2016-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