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行
兩個難寫的常用量詞
——沓和摞
漢語中有豐富的量詞,什么事物用哪個量詞與該事物的性質(zhì)形態(tài)或人們的著眼點等密切相關(guān)。性質(zhì)形態(tài)不同要用不同的量詞。穩(wěn)固不能移動的東西用“座”,可以說“一座山”“一座房屋”“一座石碑”“一座鐘”等等,而輕便靈活的東西就要用“只”,如“一只老鷹”“一只蒼蠅”“一只螞蟻”“一只手表”等等。同樣的事物,人們的著眼點不同時也可以用不同的量詞?!皦Α弊⒅仄教沟谋砻鏁r說“一面墻”,注重阻礙作用時說“一堵墻”,注重分割作用時說“一道墻”。同樣是“人”,受到敬重時稱“一位客人”“一位教授”,納入組織時稱“一名士兵”“一名學生”,無足輕重時則稱“一個平頭百姓”“一個乞丐”。
你知道什么時候用“沓”,什么時候用“摞”嗎?可以看看《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中的釋義:
沓,作量詞,用于疊在一起的紙張等較薄的東西。如“一沓報紙”“一沓一沓碼整齊”。
摞,作動詞,指一個壓著一個地往上放。如“把書摞起來”“韭菜一捆摞一捆”。作量詞,用于重疊放置的東西。如“一摞線裝書”“一摞草帽”。
這兩個量詞有相通相似之處,也有互相區(qū)別的特點。它們都必須用于“疊放”的意義,都能用于較薄的東西。不同的是,“摞”必須是上下重疊,而且碼放比較整齊。如果許多書并排地碼放在書架上,稱摞就不合適;如果許多書毫無秩序地放在一起,就只好稱“堆”?!绊场辈徽摲胖梅较颍舷禄虿⑴哦伎?;不論束縛與否,繩捆手拿都行。但一般數(shù)量較少,當一個人拿著吃力時就要稱“捆”論“疊”了。
人會怎樣跳躍?
——躥
你知道多少關(guān)于跳躍的詞?都會寫嗎?
除了跳、躍以外,常見的還有騰、蹦和躥。跳字、躍字和騰字出現(xiàn)較早,《說文解字》上就有?!稘h語大字典》解釋“跳”為“指雙腿或單腿用力使身體突地離開原位”。解釋“躍”為“跳躍;向上”。解釋“騰”,原指傳遞文書,引申指奔馳、跳躍?!氨摹弊殖霈F(xiàn)較晚,主要指雙腳并攏跳,也可以泛指跳動?!败f”口頭上常說,筆下就不多見了,在報刊上出現(xiàn)的頻率不到“跳”的十分之一。大概是因為它太難寫了,繁體字“躥”的筆畫竟然多達25筆。
躥主要有兩個義項。在《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上提到:“①作動詞,快速向上或向前跳躍。如“身體向上一躥”“兔子一轉(zhuǎn)眼就躥得沒影了”。②作動詞,〈口〉往上冒;噴射。如“火苗往上躥”“鼻子躥血”。
從使用的語境來看,“躥”的高度比跳、躍、騰、蹦要高,動作比跳、躍、騰、蹦要突然。例如古代公案小說中常??梢钥吹侥切┪:Π傩盏牟苫ㄙ\和為民除害的夜行俠客都有“躥房越脊”的本領(lǐng),想想看,一躥就能上房,這一躍的高度該有多少?絕不可用跳、躍、騰、蹦代替躥,這就說明躥的高度是一般跳躍所不能達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