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 鵬
人工流產后實施計劃生育干預的臨床效果
卞 鵬
目的 探討人工流產后實施計劃生育干預的臨床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接受人工流產的96例患者臨床資料,隨機分為對照組(n=46,常規(guī)處理)和觀察組(n=50,給予計劃生育服務干預),比較分析1年后2組患者避孕知識知曉情況、避孕措施應用情況及意外懷孕和再次人工流產情況。結果 1年后,觀察組患者避孕知識得分(8.69±0.52)顯著高于對照組的(5.78±0.3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6.121,P=0.001);避孕措施應用率[90.00%(45/5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6.09%(35/46)],意外懷孕率[4.00%(2/50)]、再流產率[0.00%(0/5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7.39%(8/46)]、[10.87%(5/46)],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人工流產后實施計劃生育服務干預可有效提高女性避孕知識知曉率,減少意外懷孕率及在流產率,應用價值顯著。
人工流產;計劃生育服務干預;效果
人工流產是指妊娠3個月內采用人工或者藥物的方法來終止妊娠,是意外妊娠及避孕失敗后的有效補救途徑。然而,人工流產后往往對女性生殖系統(tǒng)造成嚴重傷害,甚至引發(fā)多種并發(fā)癥[1],影響婦女身體健康及生活質量。因此,對人工流產后的婦女實施計劃生育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為了探討人工流產后實施計劃生育干預的臨床效果,選取河南省泌陽縣計劃生育服務站收治的人工流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96例人工流產患者,年齡21~32歲,平均年齡(27.6±3.4)歲,均為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河南省泌陽縣計劃生育服務站接受人工流產的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46)和觀察組(n=50)。對照組:年齡20~30歲,平均年齡(24.12±2.69)歲;已婚29例,未婚17例;妊娠時間(14.21±3.52)周;13例首次妊娠,23例2次妊娠,10例妊娠3次及3次以上。觀察組:年齡21~31歲,平均年齡(25.41±2.45)歲;已婚31例,未婚19例;妊娠時間(13.58±4.02)周;16例首次妊娠,22例2次妊娠,12例妊娠3次及3次以上。2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有可比性。
1.2 干預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處理,包括人工流產前發(fā)放宣傳手冊、術中常規(guī)準備、術后隨訪觀察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之上給予計劃生育干預,其干預途徑如下:(1)設計調查問卷,主要內容為避孕節(jié)育的相關知識;(2)根據調查問卷的結果,實施針對性的避孕節(jié)育知識的宣傳,引導女性了解人工流產對身體可能造成的傷害及其注意事項,樹立積極避孕的良好意識;(3)向婦女介紹人工流產后的藥物使用規(guī)范及工具,并囑咐女性在流產后1個月后來院復診[2];(4)向人工流產后的女性開展專題講座,關于如何避孕節(jié)育,并推薦有效的避孕方法,向其提供咨詢電話,一對一咨詢指導[3]。
1.3 觀察指標 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問卷內容包括:避孕知識、節(jié)育知識、人工流產并發(fā)癥等內容,總分為10分,共10項,1項1分。總分越高,表明避孕節(jié)育知識水平越高。觀察并記錄2組人工流產前及流產1年后的避孕節(jié)育知識水平,及其人工流產后1年內避孕措施應用、意外懷孕、再次人工流產的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包SPSS 20.0分析處理本研究數(shù)據,避孕節(jié)育知識知曉采用“x±s”表示,用t檢驗;避孕措施、意外懷孕及再次人工流產率采用“%”表示,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避孕節(jié)育知識知曉程度情況 實施前,觀察組避孕節(jié)育知識知曉程度為(5.12±0.36)分,對照組為(5.02±0.45)分,2組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實施后,觀察組避孕節(jié)育知識知曉程度為(8.69±0.52)分,對照組為(5.78±0.39)分,2組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6.121,P=0.001)。
2.2 避孕措施應用情況 觀察組避孕措施應用率達到90.00%,與對照組(76.09%)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21.01,P=0.002)。見表1。
表1 避孕措施應用情況[n(%)]
2.3 意外懷孕及再次人工流產情況 人工流產后1年,觀察組中,2例意外懷孕,占4.00%,沒有再流產;對照組中,8例意外懷孕,占17.39%,5例再流產,占10.87%。2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9.101/28.104,P=0.002/0.031)。
人工流產是指婦女妊娠3個月內采用人工或者藥物的方法來終止妊娠,可分為手術流產及藥物流產。臨床中較常用的方法有負壓吸引人工流產術、藥物流產術及其鉗刮人工流產術等[4]。目前,人工流產是解決育齡女性意外懷孕及避孕失敗的重要途徑,并受到廣大女性的青睞[5]。然而,近年來,由于人們生活觀念的轉變、性行為的開放,加上避孕知識的缺乏,使得意外懷孕者日益增加,隨之而來的是未婚流產率、重復流產率不斷上升,已嚴重影響到女性身體健康及生活質量[6]。因此,如何有效降低未婚流產率、重復流產率成為目前研究的重要課題。
臨床中常見的計劃生育干預方法有流產后咨詢服務、生殖健康服務、護理服務等,均可取得較顯著的干預效果[7]。本次計劃生育干預中,通過問卷調查方式,了解人工流產后女性的避孕節(jié)育知識情況,進而采取針對性的干預方法,如宣傳教育、開展專題講座、提供咨詢熱線等,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計劃生育[8-9]。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實施計劃生育干預后,女性避孕知識程度顯著高于對照組,且避孕措施應用率也高于對照組,而意外懷孕率、再次人工流產率均低于對照組。結果表明,人工流產后實施計劃生育服務干預,可有效提高女性避孕節(jié)育知識知曉度,降低再次流產率及意外懷孕率,具有臨床推廣應用的價值。
[1] 高琳,周杰,王建華,等.人工流產1730例相關因素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4,21(3):124-125.
[2] 汪曉仙,倪燕.657例育齡婦女人工流產原因分析[J].當代醫(yī)學, 2008,15(15):52-53.
[3] 沈念春,劉睦宇,彭春香,等.人工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干預效果初探[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0,18(9):533-536.
[4] 梅麗,李斌,劉傳勇,等.廣州市人工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的現(xiàn)狀分析[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3,29(3):484-486.
[5] 任秀朋,張麗,杜麗榮,等.不同婚育狀況女性人工流產及相關知識知曉現(xiàn)狀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3,21(7):449-453.
[6] 尤彩瓊.人工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干預實施效果的問卷調查[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3,20(6):763-764.
[7] 李秀芬.人工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干預效果分析[J].當代醫(yī)學, 2015,21(11):161-162.
[8] 張春枝.人工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干預的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30(13):188-189.
[9] 宓杭萍.人工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的實施效果分析[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旬刊,2012,3(14):249.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5.026
河南 463700 河南省泌陽縣計劃生育服務站婦產科 (卞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