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安
歐陽娜娜悄悄隱藏在觀眾席里和大家一起看完了一個關于她15歲這一年的VCR,然后才走到臺前。當然要看,為什么不呢?她對世界充滿好奇,也包括對自己。15歲這一年她在臺北家中只待了6天,“日夜兼程”去了很多地方,做了很多事,多得連自己都記不過來??峥岬暮谖餮b有小別針卡在腰后,臺上正面拍照完美get。這位甜美的少女呈現(xiàn)出自然舒展,自信和務實。
此次來京是為宣傳她即將到來的生日音樂會巡演。巡演第一站6月15日從臺北啟程,6月29日在日本收官。北京站將于6月18日在世紀劇院舉行,此外內地還包括蘭州、重慶、成都、深圳共五個城市,她要與樂迷一起共同迎接她即將到來的16歲。
這是我必須付出的代價
歐陽娜娜六歲開始學習大提琴,11歲時贏得全臺灣大提琴比賽第一名。13歲時考取世界著名的柯蒂斯音樂學院,并獲得全額獎學金。她固然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也有極好的音樂天賦,可她從不吝嗇汗水的付出:“麻麻說:‘天才不努力也是沒有成績的?!奔词苟煸缟?:30起床跑步,每天練琴八小時,家人出國不能同行,同學們在玩她還在練琴,她都認為是值得的?!斑@是我必須付出的代價”歐陽娜娜說。小升初時,她拿下全臺特優(yōu)第一名,并保送師大附中中學音樂班。
在她的 《成為最好的自己》一書中可以看到她對刻苦的明確態(tài)度:“突破體力的極限,付出大量的汗水與努力是必須的,為了克服技巧上的難題,最好的方法就是先超越自己的體能極限……媽媽說,把你的目標定在不可思議的高度,即使失敗了,你仍在眾人之上!”
這種吃苦的精神和忍耐力于她的年紀來說似乎不可思議。在媽媽傅娟的日記里,記錄了娜娜拍第一支廣告片的情形:翻了兩百多個跟頭,后背腫起來,卻毫無抱怨,她對任何指令都是微笑和說“好”!視頻拍完,拍平面,然后是配音。半夜收工時笑著跟每個人說謝謝和再見。
近期在日本錄制節(jié)目時,也因為太勞累而頭暈嘔吐,她的隨行如她一般敬業(yè),怕弄臟現(xiàn)場,迅速伸手接住了嘔吐物,娜娜調侃說:“這也是不錯的體驗啊,第一次用手接觸胃酸”,說著她自己也樂了。十五歲的年紀也能這般風清云淡。
這是我的選擇
這位即將年滿16歲的少女時常將“媽媽說”掛在嘴上,但她也有超出同齡人的獨立和理性?!拔曳浅G宄乙裁础薄ⅰ斑@是我的選擇”是她的高頻詞。2013年歐陽娜娜首次觸電《北京愛情故事》,2014年參演了香港電影《破風》,2015年參與郭敬明的《是!尚先生》,這些都是她的決定。歐陽娜娜的父親歐陽龍和母親傅娟都曾經(jīng)是演員,而姑姑歐陽菲菲是流行歌手,代表作有《感恩的心》、《熱情的沙漠》。娜娜覺得進入演藝圈好像是一種必然,“我的家庭環(huán)境就是這樣的,就是自然而然地會喜歡?!?/p>
2015年她離開了柯蒂斯音樂學院,這也是她的決定。其實她下一學年的獎學金申請已經(jīng)通過,所以并不存在被開除一事。但這是她綜合多方面因素自己做出的選擇,其中包括不愿將家庭分為兩半,因為她未成年必須有家長陪伴,媽媽只能帶上妹妹一起在美國陪讀,但也有其它原因,沉穩(wěn)的她并不愿意向外界公開全部信息。
她也承認到目前為止人生最大的挫折就是決定要離開學校這件事情。在公布之前她預設了很多種反應和立場,但輿論來得比設想的要強烈,歐陽娜娜后來承認,當時的確有些承受不住,后來想明白“我的事情跟你們有什么關系嗎?這是我的人生,我只需要對自己負責,對愛我的人負責?!辈贿^她很清楚大學時會返回美國繼續(xù)深造,那時她將獨立前往,至于是修音樂,還是修電影都有可能,而且媽媽也全力支持她自己做出選擇。那么,她今天的資歷都將成為她的加分項。
Q&A
歐陽娜娜的專輯《15》錄制于2015年,她15歲,收錄了15首她的古典演奏作品?!?5》獲肯定登上日本公信古典榜第二位,也和她的超級偶像馬友友共同入圍“內地專業(yè)2016華語金曲獎,年度最佳古典音樂專輯”。
Q: 與偶像一同入圍有沒有壓力?
A:因為不是一個重量級的,所以沒關系。他是大師級的啊。
Q:每天都背那么重的大提琴累不累?
A:累是肯定的。但這是我自己的選擇。不過背琴也是有學問的,用力有講究,要讓它成為你身體的一部分,就其實也沒那么累。它現(xiàn)在和我一起跑了世界的很多地方,有時也會心疼它,坐飛機的時候會單獨給它買一張票。雖然它可以托運,但那對它不好。
Q: 現(xiàn)在的練琴時間還有多少?
A: 不太固定,但這次巡演之前會有一段閉關的日子。
小時候有一段時間睜開眼睛就是練琴,練完琴吃中飯,吃完中飯接著練琴,練完琴吃晚飯,吃完又練琴,然后睡覺。還蠻懷念那段時間,希望在接下來閉關的日子里能重新回到那種狀態(tài)。
Q: 這次曲目設計有什么變化?
A: 加入了一些流行音樂,只有人們愿意來,你才能繼續(xù)與他們分享古典音樂啊。其實之前我都拒絕演奏流行曲目,因為我是演奏古典音樂的,干嘛要拉流行音樂。但媽媽認為音樂的本質是感動人,如果這個音樂感動不了你,就和你沒有關系。這和艱深和技巧沒有關系。
小時候有一次好玩和鋼琴老師一起拉了林憶蓮的《至少還有你》,阿姨跑來跟我說“你知道嗎,剛才我都聽哭了?!薄澳瞧渌哪兀俊薄捌渌臎]聽?!笨墒牵阒榔渌切┕诺湟魳肺揖毜煤每?,各種技巧。所以,我發(fā)現(xiàn)大家都是在找有共鳴,有感動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