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強 張樹偉
中圖分類號:G448
孤獨癥是一種發(fā)生于3歲前兒童的較嚴重的發(fā)育性障礙。以社交困難、言語發(fā)育遲緩及刻板或儀式性行為為主要特征的神經(jīng)發(fā)育障礙。孤獨癥兒童在學習過程中通常表現(xiàn)為學習動機薄弱,缺乏主動性,注意力不集中;較難安靜順利地完成作業(yè),知識技能遷移能力差,這些特點為課堂教學帶來了很大困難。
強化法是調(diào)動孤獨癥兒童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其學習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強化是指個體行為發(fā)生之后,獲得某個特定的結果(強化物),該結果有助于提高個體該行為再次表現(xiàn)的可能性。強化物是指所能增加行為出現(xiàn)的可能性,并緊跟在行為后出現(xiàn)的刺激物,個體兒童所喜歡的任何事物和事件,又稱“獎賞物”。正強化物是提高孤獨癥兒童主動性最有效的方法。科學運用強化物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選擇孤獨癥兒童喜歡的強化物
認真地測定孤獨癥兒童喜歡什么或者不喜歡什么,是辨別某種物品是否具有強化功能的重要依據(jù),強化物是因人而異的,所以教師在選擇強化物時應根據(jù)孤獨癥兒童的興趣愛好以及他們自身的特點。如人們一般會認為糖果對孩子有很好的強化作用,但實際上有些孩子不喜歡糖果,或者根本不注意它的存在,所以他們也不會為得到糖果而改變自己的行為;對這些孩子來說也許其他食物會更有強化的效果(如土豆片),或是一些一般人認為并不可愛的事物(活動),如很響的音樂或讓其獨自在一起呆著。
選擇強化物的方法一般有:詢問法——詢問本人、家長、朋友、同學、老師等;觀察法——觀察并記錄學生對每項實物或活動的關注程度或時間長度,一般來講,學生對一項實物或活動關注程度愈強、參與時間愈長,就越能推斷出他(她)對這項實物(活動)的喜愛程度;試驗法——將一項或一項以上實物/活動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其選擇或觀察其反應,對于一些比較被動或能力較差的學生,盡管他們沒有選擇任何物品,評估者也可以根據(jù)孤獨癥兒童的眼睛在物品或活動上的注視停留時間以及面部表情來判斷他們的喜好。
在確定了一種有效強化物之后,要分批分量給兒童并注意觀察孩子的表現(xiàn)。
二、使用安全無公害的強化物以及自然的強化
一些熱量過高或含有有害物質(zhì)的食物,就不太合適作為經(jīng)常使用的強化物。如薯片、碳酸飲料,應盡量避免將其作為強化物,而要選擇那些即使大量使用也不會對其身體發(fā)育造成傷害的強化物。
所謂自然的強化,就是指強化物與行為能自然關聯(lián)。比如,對于“拉開抽屜”或“擰開瓶蓋”這兩個學習內(nèi)容,自然的強化應該是:在抽屜里放上孤獨癥兒童喜歡的糖果,或在瓶子里灌好他們喜歡的飲料,讓孤獨癥兒童完成動作后能自然地得到糖果和飲料,而不是拿來糖果和飲料給他們。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多選擇使用自然強化物,讓孤獨癥兒童適應、習慣這些強化,當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再遇到這些強化物時也能同樣起到強化的作用,也就是說自然的生活環(huán)境自動地強化了他們。這能夠較好地幫助孤獨癥兒童將學到的技能泛化到日常生活中去。
三、強化物應具有持續(xù)強化效果,避免過度強化
凡事都有度,強化過度也會減小或消除強化物的作用。對孩子給予過多的強化物且強化物頻率太高,一旦出現(xiàn)過度強化,孩子的正確反應就會減少。例如食物品類的強化物很容易使孩子感到飽了,因此失去強化作用。
為了防止過度強化情況出現(xiàn),矯正者可在每次強化時只給予少量的正強化物,避免多次使用引起迅速的滿足。實驗證明,事前剝奪時間越長,強化將越有效。所謂剝奪是指個體沒有體驗到正強化物。因此,適當?shù)乜刂普龔娀锏陌l(fā)放數(shù)量,可以保證正強化物的最大有效性。另外,為了確保行為在達到目標以后仍能間歇性地受到強化并保持下去,有必要在程序結束以后,周期性地對其行為作出評價。所使用的強化物不要過于單調(diào),交替使用多種強化物會使強化效果更佳。
四、初級強化物和社會性強化物同時使用
初級強化物是指滿足生理需求的物品或活動,如食品、飲料、依戀物(活動)等。社會性強化物多指在一定條件下習得的強化物,他們因伴隨初級強化物多次反復出現(xiàn),而對孩子具有了強化作用,包括任何有此功能的刺激。社會性強化物多指微笑、夸獎、擁抱、握手等。
在平時教學過程中,在給予學生食品、飲料等初級強化物的同時,要伴以夸獎等其他具有社會性強化作用的表情與動作。這樣可以幫助孤獨癥兒童學習并注意他人的表情和動作的價值,為以后用社會性強化物代替初級強化物做準備。也可以社會性強化物出現(xiàn)在基礎強化物之前,這可以有效避免孩子過度專注于基礎性強化物而根本不注意訓練者的表情與動作。
在使用社會性強化物對孩子進行獎勵時,要注意用明確的表情和身體動作,用強調(diào)的口氣,大聲地去做——如大聲地說:“好!”“很好!”“你真棒!”以及擁抱和撫摸等動作,如果有旁觀者,要讓他們一起鼓掌、渲染氣氛。
五、及時強化
對于一項新內(nèi)容來說,如果強化物能夠緊隨行為之后出現(xiàn),那么強化效果是最好的。所以在教孤獨癥兒童學習新的內(nèi)容時,強化物一定要給得及時。一般來講,在孩子的正確反應出現(xiàn)后,延緩的時間不要超過5秒鐘,否則孩子不會在這個“獎勵”和鋼材自己的反應之間建立聯(lián)系。比如,一個從未叫過“爸爸”的孤獨癥兒童某天突然叫了一聲“爸爸”,為了保持他的這個行為,我們必須馬上給予強化。不過,并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應馬上給予強化。對于孤獨癥兒童已經(jīng)掌握了的學習內(nèi)容,強化物可以不必立即出現(xiàn),甚至可以不出現(xiàn)。比如,對一個已經(jīng)能熟練地叫出“爸爸”的孤獨癥兒童,就不必每當他叫時都立即給予強化了。
在平時,我們要多留意孤獨癥兒童在日常生活中突然出現(xiàn)的正確行為,一旦出現(xiàn),我們要及時強化。比如,很多家長反應說,我的孩子會無意識地叫“媽媽”“爸爸”等,而要求孩子叫時卻不會叫。那么家長應該反問下自己,我們有沒有在這種無意識情況下進行了及時強化?通過平時的留心觀察,對孩子的正確行為及時強化,日積月累,可以幫助孩子塑造良好的行為習慣。因此,一定要把握好強化的時機,在學習新內(nèi)容時,給予強化應快;在練習或復習已掌握的內(nèi)容時,則可以延緩強化,以鍛煉孩子養(yǎng)成延遲滿足的好習慣。
強化物的使用對于調(diào)動孤獨癥兒童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其學習效率具有及其重要的意義。所以我們要科學合理地使用強化物。指導者在評估和開展教育訓練時,一定要仔細觀察孤獨癥兒童的行為,發(fā)現(xiàn)可以增強其學習動機的強化物,并在教學中不斷地尋找和更換可以引起孤獨癥兒童動機的新的強化物,為提高孤獨癥兒童適應學習和社會生活的能力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