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皇宮庭院的黃金門,也叫太陽門(Sun Dhoka),建于1753年,其門框、門楣及飛檐頂蓋裝飾,均為銅雕鍍金,比加德滿都哈奴曼多卡宮的黃金門還要奢華,據(jù)說是谷地內(nèi)最重要的藝術(shù)品。門前有仿加德滿都杜巴廣場的國王石柱,布彭德拉·馬拉兩臂交叉于胸坐在眼鏡蛇和蓮花座裝飾的石柱頂端。他對這座城市的藝術(shù)和建筑影響深遠,是巴克塔普爾歷史上最著名的國王。
黃金門東側(cè)是著名的五十五窗宮,因55扇黑漆檀香木雕花窗而得名。這座宮殿建于1427年,據(jù)說當時國王剛好55歲。作為國王的后宮,每天傍晚,精心打扮的妃子們斜倚在雕花窗口,就像擺在櫥窗里的商品,搔首弄姿,展示自己的美貌,以獲得國王的寵幸。
我問值守黃金門的士兵能否給他拍照,穿著迷彩服的欣然答應(yīng),但手執(zhí)M4卡賓槍的武裝士兵搖頭拒絕。黃金門以黃金鑄成,怪不得要派荷槍實彈的士兵看守,沒有指望塔蕾珠女神能夠管住小偷。
可以進入皇宮庭院,但要在色彩絢麗的塔蕾珠女神廟前止步。因為門口寫著禁止非印度教徒進入,不允許拍照,還有全副武裝的士兵把守。轉(zhuǎn)過拐角,是建于17世紀的皇家水池(Naga Pokhari),現(xiàn)已廢棄,池中的青銅鎦金眼鏡蛇,筆直挺立,與池邊同樣的眼鏡蛇相對而望,它們是塔蕾珠女神的化身。
下到水池,可近距離觀察很有意思的出水口,銅嘴鑄造繁復(fù),形似鱷魚的摩伽羅(Makara)嘴里伸出一只羊頭,這羊嘴就是出水口。摩伽羅脖頸兩側(cè)有雕塑,身上還趴著小銅鱷魚。摩伽羅是恒河女神和水神伐樓拿(Varuna)的坐騎。《大唐西域記》譯為摩羯:“崇崖峻嶺,須鬣[liè]也;兩日聯(lián)暉,眼光也?!?/p>
皇宮對面遍布印度教神廟,各種風格、各種神祗。遠道而來的游客和當?shù)厝硕甲诋斈陣踝錾獾幕乩壤?,幻想和國王討價還價的快感,或者期望能夠邂逅他們尊崇的大神。
加德滿地谷地的三個杜巴廣場,以巴克塔普爾的面積最大。據(jù)說在王國鼎盛時期,有172座神廟和寺院,77個水槽,172個朝圣者休息之所和152個水井,被譽為“中世紀尼泊爾藝術(shù)的精華和寶庫”。就現(xiàn)在的情況來看,巴克塔普爾的杜巴廣場確實要比加德滿都整齊雄渾,仿佛放不下身段的貴族,孤獨清高,而又不得不向世俗低頭。
英國作家鮑威爾感嘆:“如果整個尼泊爾不在了,只要巴德崗在,就值得你飛過半個地球來看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