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清華
某個早晨我躺在床上,陽光灑在身上暖暖的,突然被一種莫明其妙的情緒困擾著。我到這個城市已經(jīng)三十年了,過去的事情就像從前住過的小鎮(zhèn)子一樣被我拋在腦后,而回憶這種事,我總覺得并不是我這個年紀應該有的,這會使我想起那個小城的破敗,我以為我可以遠遠地拋開它直到忘記。身在大都市的我已經(jīng)習慣了繁華和淡漠,但這天早晨,我知道蟄伏在我心里的過去還是蘇醒了,它們渴望和我一樣被喚醒,我想這是我不能控制的,既然這樣,我就只能像一個老人一樣開始回憶。
能作的人總是被人看輕,尤其是一個女人。
小姑林尋就是這樣。
林尋在整個興業(yè)村出名的原因在于她是個心高的人,她不像她的父輩一樣安于那塊黑土地,她一生都在嘗試離開這片土地。她是一個能作的女孩,直到37歲的時候,興業(yè)村對她的評語仍是“能作”兩字。作會害死人的,作有什么好,老人們都這么說。林尋和能作的關(guān)系就像她身邊的空氣和水的存在一樣自然,人活著能少了空氣?
小姑林尋出生在農(nóng)村,那是個有山有水的好地方,那里的山水孕育出無數(shù)像林尋這樣圓潤美麗的女孩,據(jù)說那里的女孩子個個水靈靈的,可能源于那里濕潤的氣候,也可能和那古老的小城特有的底蘊有關(guān)。現(xiàn)在這座古城已經(jīng)多了很多現(xiàn)代的建筑物,它的古老總是和神秘分不開,曾經(jīng)有很多歷史學家來考察過它,這使得林尋長大后在介紹家鄉(xiāng)時無端生出一種自豪感。小姑生于20世紀60年代,在她出生之前家里已經(jīng)有了4個孩子。爺爺林興是興業(yè)村出了名的善良老實的人,家里第五個孩子的出生帶給他快樂的同時,也讓他陷入了愁苦之中。家里實在是太窮了,4個孩子同時上學,寄宿的和走讀的哪個不需要糧食??恐鴸|一家西一家奶水養(yǎng)大了的小姑,也許是因為吃了百家飯,她從小就不認生,小臉總是笑盈盈的,鄰居們會逗著她玩說,林尋,你吃了我家的地瓜,給我家做兒媳婦吧。林尋總是點點頭說,好啊。那時的她在周圍人的眼里是可愛的。
久病的奶奶最終還是撒手西去。都說屬羊的人命苦,林尋在5歲時失去了媽媽,周圍的人從她身上再一次詮釋了這句老話。她太小了,盡管那么多哥哥姐姐哄著她,她還是意識到自己和別的小孩子不同了。夜里的煤油燈下不會再有媽媽驅(qū)趕飛蟲的扇子,那成群的飛蟲前仆后繼飛向燈光,又一個一個地墜落在她面前。她常常一個人坐在院子里望著四周夜幕籠罩的群山,她的視線卻怎么都走不出這山。
轉(zhuǎn)眼林尋上了小學,林尋不是天資聰明的學生,但也不笨。只是她的心思全用在如何打扮自己上,她從小就有這個天賦。比如她會用燒焦的木條涂黑眉毛,洗好的衣服壓在枕頭下弄得平平整整再穿。別人流行梳小辮子的時候,她偏扎一個高高的馬尾;別人剪一個齊眉劉海,她卻故意剪成厚厚的斜劉海,腦后再歪歪地扎一個短短的馬尾。她的衣服自然是撿姐姐們穿小的衣服,卻要按著她的身材收緊腰身,按著顏色搭配衣服,補丁盡量隱藏在里面。學校院里種了些鳳仙花,她會在端午節(jié)時找些明礬和花一起搗爛,纏在指甲上一晚上就可以染紅,伸出的十指紅中帶著黃,平添出一種別樣的美麗。這樣的心勁用在學習上自然是不行,她的成績總是在倒數(shù)的行列里。終于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因為沒有寫作業(yè)被老師罵,她怎么也不肯再去上學。退學在家的小姑把爺爺林興氣得柳條打折了幾條也無濟于事,他無奈地放棄了。不上學了,小姑天性中的野性徹底蘇醒,她會領(lǐng)著一群男孩爬上鄰居家屋頂,故意踩漏那層薄薄的油氈紙,也會悄悄地把鄰居家掛著的燈籠弄滅等。投訴式的告狀幾乎要把林興逼瘋了,他覺得女兒除了跟他一個姓以外,哪一點像他們林家的人呢。他的好名聲早晚會被小姑敗光,林家怎么出來這么個禍害?
不上學了,總要有事情做。林興把林尋送去十里外孫大娘那兒學學針線活,爺爺林興覺得學些針線活會讓林尋有個女孩樣,因為作為一個女孩總要有點女孩的樣,再說家里的姐姐們都出嫁了,家里的這三個男人太需要一個會針線活的人,會些針線活也免得這些男人們笨手笨腳地去縫那些補丁了。雖然林興并不覺得林尋會是塊什么料,也不對她抱什么希望,但他仍想通過這件事讓林尋能夠好好在家待著專心干一樣事。
林尋到了孫大娘家待了不到一個月,就把孫大娘家里能找到的衣服的鈕扣重新釘了一遍,她覺得自己的手藝已經(jīng)學會了,不用再學下去了,于是在一個黃昏的夏日跑回了興業(yè)村。她覺得她是個聰明人,不用跟別人這么用心地學什么東西,她一看就會,不應該被關(guān)在屋子里重復這種枯燥。跑回家以后,她得意地向父親展示自己的作品,一個棉線勾織的蓋簾,一個繡好的鴛鴦枕套。林興高興壞了,得意地向周圍的鄰居們展示女兒做的每一樣東西。但幾天之后的一件事讓他氣壞了,那天孫大娘找上門來,站在院子里指著林尋縫過的衣服給林興看,林興高興地說:“孫大娘,林尋在你家干了不少活???”孫大娘氣極了說:“哎,你好好看看這些衣服扣子?!绷峙d仔細一看才發(fā)現(xiàn)每件衣服的扣子顏色形狀都弄得不一樣,他覺得自己把街坊孫大娘害苦了,只能低眉順眼地向?qū)O大娘賠罪,把衣服的扣子重新買了一些送去。林興對女兒感到失望,感到她不可救藥。林尋卻不以為然,她對父親說:“我是個成大事的人,不像那些小姑娘,她們就是干這種活的人,這些活我會比她們干得都好,我以后要掙大錢給你花?!绷謱ひ獟甏箦X的話迅速傳遍了興業(yè)村,林興窘死了,一個13歲的黃毛丫頭憑什么說這樣的大話?家里的煤油錢還是靠雞蛋攢出來的呢!她才吃過幾斤大米?這興業(yè)村哪一個人家不是在地里干活?
興業(yè)村的一個外嫁表侄女來林興家串門,隨口說鄰居生孩子了,需要一個保姆,看看誰家的孩子能去,一個月五塊錢。林興動了心,想了一下對她說:“把我女兒帶去吧。這個不成器的丫頭,再待在這里還不知道會給我闖出什么禍呢!”侄女說:“叔,你舍得嗎?她可是夠小的了?!绷峙d一咬牙說:“你領(lǐng)去吧。讓她在外面闖闖,她就知道一個丫頭該有個丫頭樣?!绷峙d派人把外邊瘋跑的林尋找回來,指著侄女對林尋說:“你想好了,你跟姑姑去看小孩干不干?”侄女說:“看一個半歲的小孩。”林尋望著表姑說:“給不給錢?。俊敝杜敌φf:“給啊,五塊錢呢?!绷謱ず敛华q豫地說:“我去?!睜敔斖鴪詻Q的女兒想,這孩子怎么不像我們林家的人啊,林家的人都是靠老老實實在地里干活掙錢的,連第一遍洗衣服的肥皂沫都要留下來洗別的衣服。她真的不像是我親生的孩子。也好,讓她受點苦就知道掙錢哪有那么容易。
跟著表姑走了十里路,坐了兩個小時汽車,來到了九十里外的縣城,小姑傻眼了,震驚了。街上有那么多人,那么多房子,房子里是燈火通明的,不像她們興業(yè)村一到晚上家家都要點上煤油燈。還是山連著山,但縣城的一切卻讓小姑邁進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一切都那么新鮮,原來山和山也是不同的,興業(yè)村遠了,縣城近了。馬上投入的小保姆生活讓小姑新鮮又疲勞,小姑學會了城里人拿腔拿調(diào)的口音,她從小就迷戀打扮自己,這使她幾乎是無師自通地學會了當時一個女孩應該學會的家務活,她學會了裁剪城里人穿的衣服款式,走在街上不再有人看出她是個鄉(xiāng)下人。她在手工方面的天分徹底得到周圍三姑六婆們的一致認可,任何一種毛衣的款式只要她看過一眼,就能原樣模仿編織下來。她的業(yè)余時間在為一個個待嫁新娘準備嫁妝的日子里度過,當然每個姑娘欣喜中總會給小姑或多或少的手工錢,因為這個嫁妝是省不得的,一個沒有手工活嫁妝的姑娘在當時是受人恥笑的。這三年的經(jīng)歷使她有機會站在一個新的窗口看到外面的世界,也開啟了她成為女人的第一課。一個夏日的夜晚,小姑忙完手邊的針線活,突然覺得自己的肚子有些痛,驚恐地看著自己的下身流著鮮紅的血,她飛奔著找到表姑,氣喘吁吁地說:“姑,我流了好多血,我是不是要死了?”表姑笑翻了,說:“傻丫頭,你成人了?!绷謱ふf:“我現(xiàn)在不是人嗎?”表姑說:“你以前是人,但現(xiàn)在你成為一個真正的女人了?!毙」玫皖^想了一會,說:“噢,我是女人了?!?/p>
嬰兒總有長大的時候,終于有一天小姑失去了她平生的第一份工作,此時距離她離開興業(yè)村已有三年時間。她拿著行李和三年中攢下來的錢回到了興業(yè)村,爺爺高興又害怕,趁晚上沒人問小姑說:“你不是做錯事被攆回來的吧?”小姑苦笑著說:“爸,你怎么這么想呢,人家小孩長大了,我當然回來了,我真給你掙錢了,我也能給你掙錢了?!蹦弥畠菏掷锏腻X,父親第一次感到女兒長大了,眼前的女兒挺拔得像棵白楊,枝葉招展著卻有說不出的寂寞,他知道女兒的心思,女兒是一匹拴不住的野馬,總是要出去的。沒有嘈雜和繁華的興業(yè)村是那么寂靜,河水和她三年前離開時一樣,甚至院里楊樹的枝干,買東西照例去村子里唯一的小賣店,一切都是一成不變,所不同的是村子終于有了電。窗外的天還是那片天,小姑的心里卻有了一些不同,她的眼神總有一些恍惚,她變得孤僻起來,喜歡一個人在村外的山岡上徘徊遠望,興業(yè)村的人都說這丫頭出去變傻了。但是沒過多少日子小姑又活躍起來,放映隊在各村巡回放映電影,小姑又恢復了過去的野性,領(lǐng)著村子里的年輕人跟著放映隊到各村追著電影看,踏著月光去,踩著月光回。這下村子里的男人們不干了,上地里干活回到家里只見冷鍋冷灶,孩子哇哇哭也沒人管。林興罵女兒,你自己愿意看電影就算了唄,挑動了這么些年輕的跟著你一起瘋,你怎么就閑不住呢?你怎么就不能老實在家待著呢?你怎么這么不像我的女兒呢?小姑對父親說:“你知道晚上一個人走路多嚇人,人多一些才熱鬧嘛。再說又不是我逼她們?nèi)サ?。城里人想什么時候看電影就什么時候看,我想看個電影要跟著放映隊跑,我也不想這樣,但我能怎么樣?我也要當個城里人?!睜敔敱慌畠旱南敕▏樍艘惶f:“你以為誰都能當城里人呢?你念過幾天書?你爸你媽是城里人嗎?”小姑低頭想了一下,嘆口氣,說:“我總有一天要做城里人的?!?/p>
很快到了林興的60大壽,出嫁的姐姐們照例是要回來的,長大的兩個兒子也商量著要替父親過個隆重的生日。小姑收起了玩心,每天起早貪黑地準備過生日的食品,生日宴上小姑唱著歌深深地給林興叩了一個頭,說:“爸,我長大了,你們不用再擔心我了?!绷謽I(yè)看著自己的女兒,這個不像自己家的女兒,說:“丫頭,你什么時候收收心我就知足了?!蹦且灰剐」猛娴煤墀?,她好像要把離家這三年對父親的思念都宣泄出來,那一夜也是林興60年的人生中最輝煌的一夜,作為生日宴上的兩個主角,他們忘記了過去的不快,沉醉在這短暫的消失了代溝的和諧中,燈火闌珊下的幸福讓小姑忘記了自己想飛的心,就在這里不也很好嗎。等待他們的不可避免的分離發(fā)生在一星期后,林興中午在院子里正干著活,突然倒下,父親的離去再次擊倒了小姑。她不能忘記三年前她和表姑走出村時,無意間回頭看到樹后躲藏著父親的臉,父親的目光一直注視著她的背影,她流著淚不敢回頭一直往前走,怕自己會改變主意。16歲的小姑再一次讓村里的老人有了茶余飯后的話題:從小沒媽的孩子命苦啊,林尋的命真苦啊。小姑重新恢復了剛回村時的孤僻和恍惚,她時常一個人到東山上父母的墳地旁坐著,或者躺在草地上看天上飄浮的白云,云朵不斷地聚集又消失在山邊,她的世界卻只有這么小。
一年后的秋天,小姑從濱城回到興業(yè)村,她突然對哥哥說:“我要去城里干活?!备绺绾荏@訝。小姑說:“我在城里看到有家鎖廠招工,我想去干活?!备绺缫宦?,差點沒氣壞,他快要結(jié)婚了,家里有這么多的活需要妹妹干,妹妹卻要跑去城里干活。他堅決不同意小姑去干活,小姑說不讓她出去她就絕食。哥哥只好去勸妹妹,說:“你等我結(jié)完婚再走不行嗎?”林尋聽到這樣的話跑到屋子里,打開柜子指著一疊疊的東西說:“你的東西我早都準備好了,什么都不缺,有了新嫂子照顧你,我沒什么可掛念的了。我也該離開這個家了。”
17的小姑再次向城市出發(fā),她已經(jīng)發(fā)育得像個大姑娘了。城里的三年時光使她免受陽光的暴曬,她已經(jīng)不像個農(nóng)村姑娘,粉白的臉蛋和黑油油的頭發(fā)襯得她愈發(fā)美麗,剪裁合體的衣衫總是引領(lǐng)興業(yè)村追趕美麗的潮流,而她在37歲時卻變得枯黃瘦小,和20年前的她簡直判若兩人。她在興業(yè)村是一個異類,她不屬于興業(yè)村又似乎不屬于城市,小姑帶著這樣的困惑再次踏上了旅途。這一次她走得太遠了,村里的老人們說,她沒有什么可留戀的了,她把該放下的都留在興業(yè)村了,只有東山留在她的記憶中。
小姑到了城里,開始在鎖廠干臨時工,干啥都積極,總有使不完的力氣,不久就有不少人明著暗里地問她有沒有男朋友,她高興得一夜睡不著,但是這樣的問詢一般在得知她是農(nóng)村女孩以后就沒有了下文。這樣的結(jié)果讓小姑再次明白了自己和城里的女孩是不一樣的,盡管她們都在干一樣的活,她們的身份卻鎖定在那小小的卡片上。一個偶然的機會,小姑認識了同鄉(xiāng)的朱海松,朱海松也在鎖廠干臨時工,小姑給他發(fā)了一個月的原料,小姑開始覺得在胸膛里有只小鹿跑來跑去,這是她第一次愛一個男孩。同村的張靜說:“你完了,你喜歡上一個農(nóng)村人,你不是一直想離開農(nóng)村嗎?”小姑說:“我不在乎?!睆堨o說:“你傻啊,你怎么忘了你原來是怎么說的?!毙」谜f:“我沒忘記,但我真的喜歡朱海松啊?!敝旌K陕犝f小姑是父母雙亡的,很珍惜她,兩人一來二去的,就有些不舍在里面,朱海松也學著城里的年輕人那樣給小姑寫情書,小姑接到情書卻傻眼了,信里的字倒是大多認得,但她只上了三年學,有些字她不會寫啊。小姑拿著情書找到張靜說:“你幫我寫回信吧。”張靜看完信,笑著說:“你連情書都給我看啊,這樣吧,你說我寫吧?!毙」媚睿瑥堨o執(zhí)筆,念情書的小姑和寫情書的張靜一樣的認真,熱鬧的幾封情書就這樣你來我往地傳遞在小姑和朱海松之間。小姑和朱海松交往了半年,小姑突然發(fā)現(xiàn)朱海松的眼神總是有些躲閃,接著半個月,朱海松不再約小姑出去玩了。小姑很奇怪,有一天小姑照常要去窗口等工人來領(lǐng)原料,站在高高的貨架后面,幾個人的聲音傳過來:“朱海松,你怎么不理林尋了呢?”一個沮喪的聲音傳過來:“別問了,太煩了,我父母他們知道林尋從小就很野,又沒父母,上次他們看見林尋穿個喇叭褲嘴唇抹得那么紅就有些看不上她,不想要她當兒媳,讓我們分手呢,已經(jīng)給我介紹了同村的一個姑娘。”“那林尋怎么辦?。俊蓖宓娜藛?。朱海松低著頭說:“我也沒辦法啊,我從小就聽父母的。”小姑的淚一下子涌了出來,她知道以朱海松的個性是會放棄的,他從小就是個孝順孩子,自己是斗不過他父母的。小姑沖出去,看著朱海松說:“你不用選了,我們分手吧。”說著轉(zhuǎn)身走了。林尋畢竟是第一次愛一個男人,心里總是放不下。晚上,林尋最后一次把朱海松叫到工廠外的院子,問他:“你真的不想跟我好了?”朱海松說:“你肯定不會得到我父母的承認,他們說我們是兩條道上的人?!绷謱は肓艘粫?,說:“是啊,我們不是一個道上的人。”
林尋把張靜找來,說有事想說說,張靜看著林尋的表情平靜得像秋天的湖水就很奇怪。張靜說:“聽說你和朱海松分手了,是嗎?”林尋說:“張靜,我現(xiàn)在知道了,沒有什么愛情,我以前以為有愛情。我不相信愛情了,愛情不屬于我這樣的人?!睆堨o說:“你和朱海松分手你就不相信愛情了?”林尋說:“我曾經(jīng)是相信的,但朱海松變得多快,他已經(jīng)不愛我了。”張靜說:“他變了有什么關(guān)系,你沒變不就行了嗎?”林尋流下眼淚說:“問題是當我知道他不再愛我的時候,我卻松了口氣,我好像一直在等他說分手似的。我爸以前總說,你以后能找個像我這樣對你好的男人就不錯了,我一直以為我會找到一個比我爸好的男人,現(xiàn)在我才知道,我永遠都找不到像我爸這么好的男人了?!睆堨o沉默了一會兒,這世界上有比爸爸對我們更好的男人嗎?林尋說:“其實我和朱海松分手也好,我以后都不會回農(nóng)村了,朱海松一定得回家伺候父母。我不想一生都待在山里面,頭頂上永遠是那一塊天。我不知道我屬于哪里,是興業(yè)村還是城里?好像哪里都不要我。”張靜感嘆:“其實你們真不應該開始,早知現(xiàn)在何必當初呢?”林尋苦笑,說:“你知道我是多么懷念朱海松寬厚的肩膀嗎?好像回到了小時候趴在父親背上的那時候。我知道我得和朱海松分手,為什么我一直想哭,我的心卻又這樣的平靜?愛一個人太痛苦了,我再也不想思念了。張靜,你幫我介紹一個婆家吧?!睆堨o哭了,說:“你也不用這樣吧,為了一個朱海松?!绷謱て届o地說:“愛又怎么樣?朱海松也有海誓山盟,愛情是騙人的東西,我不會再相信了,我以后要按自己的想法活,不想再看別人的臉色,我就是我?!?/p>
選擇一旦定下來,林尋開始了走馬觀花地相親,最終定下來的是城西的一戶李家的老二李光,媒人說一個農(nóng)村姑娘能找個城里的小伙已經(jīng)不容易了,李光沒有工作也不是大事。李光和小姑見了幾面就成了親,小姑拿自己的婚姻為賭注踏上了通往城市的路,只是她沒想到她踏上的幾乎是一條不歸路,這條路她走得很辛苦、很累?;楹蟮诙晷」糜辛撕⒆?,22歲的小姑渾身散發(fā)著母性的魅力,她有了自己單獨的戶口本,捧著這小本,她已經(jīng)分不清自己是欣喜還是平靜,她似乎和從前的一切都割斷了,她真的不再是興業(yè)村的人了。她開始投入到母親的角色中,在鎖廠和家里兩點一線地生活。張靜笑話林尋說:“林尋,你現(xiàn)在好像變了一個人啊,不太像你了。”林尋聽了淡淡一笑,說:“其實我本來就是現(xiàn)在這樣啊,我想要的只是一個家而已?!绷謱ぷ鍪抡J真,家里的一切都要打點得明明白白。她和李光不同,李光是一個甩手掌柜,他認為家里活就應該由老婆干,他在家里的位置就是一個戶主似的頂梁柱。林尋知足了,她離開興業(yè)村過著現(xiàn)在的生活,就像做夢一樣,她是滿足的。就在林尋覺得一切都隨著即定的軌道向前走的時候,周圍悄悄地有了變化。先是家里的老房子拆遷了,接著是兩個人陸續(xù)失業(yè)。兩人帶著孩子寄居在一個租來的小房子里,開過飯店,也打過短工,這段時間里兩人爭吵多于甜蜜,這樣一折騰,兩人的積蓄也差不多敗光了,房子也賣了。李光開始酗酒,開始打林尋。張靜也感慨,說:“林尋,做一個城里人又怎樣?你不是還這么累嗎?”林尋苦笑說:“做一個農(nóng)村人不也累嗎?別人都說我是為了離開農(nóng)村才嫁到城市,說我虛榮,其實我只是想看到更多的天,我只想知道城里的天是不是比我們山里的天大?!?/p>
再次見到朱海松已經(jīng)是五年后,街上的小商店宛如雨后的春筍一下子冒出來。朱海松著一身西裝,兩人對面走過又都回過頭來,視線交織的瞬間明白了彼此的懷念。朱海松做著古董買賣,也沒有什么店鋪,就是全國各地跑,32歲的小姑林尋開始和朱海松一起到各地去收古董,漸漸兩人的一些風言風語傳到李光的耳朵里。李光也很惱火,自己沒有能力掙錢養(yǎng)家老婆才說出去掙錢的,現(xiàn)在這城里的男人不都是這樣在家看孩子,等老婆出去掙錢郵回來,可別像有的人妻離子散啊。李光開始催促林尋回家,林尋卻不想回去。這一段外出的生活對小姑來說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她看到了一個更廣闊的世界,一個不同于興業(yè)村和濱城的世界,她沉醉在其中。三年后的一天,他們到了一個海邊小城,她終于看到了夢想中的大海。晚上她有些想孩子,一個人坐在海灘上聽著潮聲,想起長眠東山的雙親一輩子沒有跨出過大山,林尋非常難過,她想,她要努力掙錢讓孩子從小受到最好的教育,她想讓兒子看更多的世界,她準備明天就多郵些錢回家,讓孩子多買些書。林尋興沖沖走回旅館,只見屋內(nèi)一片狼藉,朱海松不見了。林尋頓時明白了一切,朱海松一定是出事了,她早就預感到了。她早勸過他不要倒賣文物,朱海松偏不聽,不過沒想到的是這一天會這么快到來。好不容易解除嫌疑的林尋灰心喪氣回了家,李光見了就有些幸災樂禍。林尋說:“我現(xiàn)在沒錢掙你就高興了?”李光說:“我出去掙不就得了?!绷謱ふf:“你要是能掙到錢我還用跑出去掙錢?你這幾年掙了什么錢?有錢也是去賭、去喝,你拿回家?guī)讉€錢?”李光辯解說:“我沒掙回過錢嗎?我這一夏天去拉磚頭曬得后背都起皮了,你看看?!绷謱ひ慌ゎ^說:“我們離婚吧。我們不能在一起了,孩子我要。”李光一下跳起來:“離婚,憑什么離婚,告訴你,我在床下放了炸藥,要死大家一塊兒死。你以為你和朱海松那點破事我不知道?”林尋說:“我想離婚不是為了他,這段時間我想明白了,我們不是一路人,綁在一起就是個錯誤。我們在一起十多年了,我都35了,還有幾年好時候?我就想一個人清靜地過下去,再也不想替你付那些賭債,也不想有人再上門來找我要醫(yī)藥費了。”一個月后,小姑的一紙離婚訴狀遞到了法院,李光卻說什么也不肯離。第一次起訴離婚沒有判離,林尋站在法院門口,氣得大罵李光:“你為什么不同意?我還會再起訴。”李光辯解說:“我以后改還不行嗎?”林尋望著她的丈夫,說:“你要是能改早就改了,還用等到現(xiàn)在嗎?”李光說:“反正我就是不同意。”六個月后林尋再一次遞上了起訴書,她知道這一次她應該會完全解脫,雖然她并不知道離開李光以后她要去哪兒,但此時,她只想遠遠離開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男人。
小姑和李光要離婚的事一傳開,興業(yè)村的人又多了一些閑題:一個不安分的女人是一個什么下場,一個能作的女人連丈夫都不要了。氣得林尋的哥哥直罵小姑,小姑說:“我出了什么丑了?你就當少我這個妹妹吧?!备绺缯f:“你以為我想認你這個妹妹?你和朱海松的事誰不知道啊,我們林家的臉都讓你丟盡了?!绷謱ひ簧鷼鈷炝穗娫挘谝淮吻逍训卣J識到她早已是孤兒,她拋棄了興業(yè)村,興業(yè)村也拋棄了她,她已經(jīng)回不去從前了,不再是從前的她。她突然發(fā)現(xiàn)她并不了解自己,她一直在找著什么,卻一直沒有找到。她痛苦地想,我到底想要什么樣的生活?現(xiàn)在她知道,找到了又怎樣,她也仍舊只是過著、活著,一直會持續(xù)到她生命結(jié)束的那一天。
離婚判決書下來前的一星期,李光卻出了車禍。望著躺在病床的丈夫,林尋心里很痛苦,她悄悄藏起了判決書。李光的情況卻變得越來越差,他望著忙前忙后的小姑說:“你終于解脫了,我恐怕是不行了。林尋忍著淚說:“你不要多想,我和孩子還等你快點好呢?!崩罟庹f:“你別騙我了,我知道自己的事,我唯一感到高興的是我還有老婆孩子。我死了以后,你找個好人嫁了吧,別像我這樣的?!绷謱ぱ矍耙黄瑴I,說:“你別這么想,等你好了我們回家。我不跟你離婚了?!币粋€月后,帶著種種不舍的李光走了,林尋把丈夫的骨灰和離婚判決書一起灑到江水里,她流著淚望著眼前的一片水光想,李光是個好人,卻不是好丈夫。如果當年她沒有選擇李光,李光會是什么命運呢?也許李光的人生會和現(xiàn)在不一樣,也不會死。消息傳到興業(yè)村,有惋惜的,有幸災樂禍的,也有無所謂的。林尋好像被興業(yè)村遺忘了。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半年后,林尋總是覺得胸部隱隱作痛,先是聲音嘶啞,后來又出現(xiàn)氣促,咳血。林尋拿著檢查報告坐在公園的十字路口,耳邊響起她剛才哀求醫(yī)生的話:“醫(yī)生,你告訴我吧,我還有多少時間了?”醫(yī)生說:“你沒有家屬嗎?叫你家屬來吧?!绷謱た嘈φf:“我就是家屬,我沒有別的親人了。你就告訴我吧?!贬t(yī)生上下打量了她一會兒,說:“好吧,一個月?!薄耙粋€月而已嗎?可我的孩子怎么辦?。酷t(yī)生,還能再拖長一些時間嗎?”小姑急切地問。“保重吧。”醫(yī)生說完離開了辦公室。
夕陽的余暉拉長了小姑的身影,小姑想到了東山的父母,想到了李光。小姑一個人邁著沉重的腳步走向兒子的學校。領(lǐng)著一臉困惑的兒子,母子倆走向江邊,兒子不解地問:“媽,你怎么了?!毙」妹鴥鹤拥念^說:“孩子,你記住,這里是什么地方,這里有你爸爸。如果有一天這世上只留下你一個人,你要記住,你一定要好好活著。媽媽會在一旁看著你的,會給你加油的。”兒子一臉不屑,說:“媽,你說啥呀。”林尋昂起頭竭力不讓淚水流出來,輕松地說:“兒子,總有一天你會離開媽媽去更廣闊的世界。媽媽從小就想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大,但我直到現(xiàn)在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你長大了要替媽媽看看啊,看到后告訴我。”母子倆沿著江邊走了許久,夜空的星星閃爍得有些發(fā)冷。剩下的時間,愛美的林尋變得憔悴枯干,她瘦得已經(jīng)只剩下骨架。一切都以最后來計算:最后一次散步,最后一起爬山,最后織的一件毛衣,最后織的一雙拖鞋,最后的托付,最后的37歲生日,最后的……
她一直在出發(fā)。
該去的去了,該來的還會來。
小姑林尋的骨灰照舊灑在江里,她將隨李光而去,不管她要去的世界是溫暖抑或是冰冷,滔滔的江水在這里拐了個S形的彎后流向興業(y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