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娟
摘 要: 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過程,除接受學習外,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也是數(shù)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其中的自主探索學習方式在小學低年級就體現(xiàn)在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讓他們自覺、主動地獲取數(shù)學知識。本文從增強學生的數(shù)學閱讀意識、激發(fā)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三個方面論述低年級學生數(shù)學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yǎng)。
關鍵詞: 低年級 數(shù)學學習 自主學習 學習興趣
一、增強學生的數(shù)學閱讀意識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會學習首先要學會閱讀。一提到閱讀,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讀文學著作,其實學習數(shù)學同樣也需要閱讀。特別是一、二年級的小朋友才剛開始識字,但閱讀對他們同樣重要。隨著閱讀量的增加、閱歷的豐富,學生將會體會到數(shù)學閱讀豐富的內涵,也將感到數(shù)學問題比不是想象中那么深奧、難以理解,而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充滿樂趣的。
二、激發(fā)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興趣
教學中應運用各種變換的教學手段促使學生興趣發(fā)展,特別是一堂課的練習,切忌單調的形式和簡單機械的重復,否則不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在教學中要注意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入手,喚起他們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感受,使學習成為學生發(fā)自內心的需求。筆者認為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最重要的是要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具體從以下方面進行闡述。
1.導入注重“趣味性”
低年級兒童,樂于猜謎語、聽故事。運用謎語、故事的形式導入教學內容,對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例如,在教學“20以內的退位減法”時,有一課時,教材中提供了一張“小兔子采蘑菇”的圖片,上面小兔子說了一句話“一共有11個蘑菇”。當我們能夠用一個故事的形式,將“小兔子采蘑菇”的故事講得生動形象一些時,小朋友們將更有興趣跟隨我們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學習熱情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2.新授增強“直觀性”
形象的東西直觀、生動,讓人印象深刻,同時也更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學“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的認識時,我事先準備好一些長方體、正方體、帶有三角形的積木、圓柱等,讓學生自己上臺看一看、畫一畫,充分感知它們的特征。隨后讓學生自己找一找身邊、教室里有哪些東西的表面是這些形狀的,學生瞬間興趣濃厚,在愉快的活動中獲得了知識和喜悅。
3.練習注意“多樣化”
(1)把握教材,進行針對性練習。
練習應該從教學內容和學生兩方面的實際出發(fā)。首先,就是必須根據(jù)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準確把握住各部分知識結構中的重點和難點。
例如,在教學一年級上學期“認位置”這一課時,一年級的學生分清“左右”還是有一定困難的。如果僅憑老師課堂上的一些講解分清左右,可能印象不會很深,而且容易出錯。因此,要設計一些具有針對性的練習幫助他們鞏固“認識左右”這個知識點,同時突破這一難點。
(2)因材施教,進行層次性練習。
練習的設計應遵循由易到難、由低到高的發(fā)展順序,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快樂體驗,使學生的學習更積極主動。
例如,在教學一年級上學期“幾和第幾”的知識時,不同的學生由于理解力等方面的差異,并非人人都能掌握好。因此,可以設計不同的練習,讓不同學生都有自己的發(fā)展。基礎較差的學生,可設計基礎題讓他們練習?;A好一點的學生,可以讓他們做一些結合“認識左右”的題目。通過這類有層次性的練習,每個學生都獲得了成功的體驗,樹立了學習信心。
(3)寓教于樂,進行趣味性練習。
低年級小學生注意力不穩(wěn)定、不持久,對某一事物集中一段時間就會開始分散、就不感興趣了,他們喜歡多變的東西,對游戲非常喜愛。
例如,可以利用游戲進行教學,把學生對游戲的興趣轉移到學習上。通過口算接力、組數(shù)對口令、你問我答、找朋友、開火車、奪紅旗等數(shù)學小游戲,能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消除學生的疲勞感,使學生快快樂樂地學會新知識,一舉多得。
(4)發(fā)散思維,進行開放性練習。
開放性練習是答案不唯一、解題方法不統(tǒng)一的練習。這類練習題有利于促進學生積極思考、發(fā)散思維,充分調動學生的內部智力活動。
例如,在一年級上學期學生在學習“20以內的進位加法后”,開始設計這樣一道開放題:( )+( )=5+7=( )+( )=( )+( )=( )+( )=( )+( ),讓學生明確題意后,自由填寫,答案不唯一。這題完成后,還可以進行一些變化,又可以產生許多新的問題,請不同學生練習,讓其思維活躍起來。
三、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在低年級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我深深發(fā)現(xiàn)如果學生不是自己主動地“發(fā)現(xiàn)”和探索知識,教學效果始終不盡如人意。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手段,幫助他們提高自主探索問題的能力。
1.發(fā)揮學生的觀察力
一些低年級的小朋友不愿意探索問題,首先就表現(xiàn)在他們不愿意觀察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中的“蛛絲馬跡”。那么,我們要想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探索能力,首先必須從培養(yǎng)觀察能力開始。
例如,在一年級下冊的教材中,有一類型的題目都是通過表格的形式呈現(xiàn)的。有時候通過觀察表格,發(fā)現(xiàn)要解決表格中的問題,必須將表格橫著看,才能發(fā)現(xiàn)已知量與未知量之間的關系,進而求得結果。
2.鼓勵學生進行質疑
低年級學生雖然年紀小,但他們的想象力是無窮的,對外界事物也保持著高度的好奇心和質疑力。對于書本上的疑難、重點,學生往往通過老師的講解,有一定的理解,但另一部分學生則可能一知半解。
3.幫助學生理清解題思路
低年級學生的邏輯思維發(fā)展水平還不是很高,作為教師,我們要幫助他們理清解題思路,讓他們的自主探索問題的道路變得更通暢。
總之,由于低年級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不強,需要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向他們滲透自主學習意識。在教學中要及時幫助、輔導他們,讓他們的自主探索能力得以發(fā)展,有利于他們終身學習能力的發(fā)展,必將使他們受益匪淺。
參考文獻:
[1]數(shù)學課程標準解讀.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