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祥+++陳新銳
摘 要: 以培養(yǎng)高職院校高素質技能及專門型人才為目標,對《綜合布線技術》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進行改革和實踐,通過工學結合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采用任務驅動和項目引導的方式完成教學,把考核評價貫穿教學全過程,著重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使課程與學生
隨著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發(fā)展,一些新的頗具應用價值的教改理論不斷形成,諸如項目化教學、工學結合、理實一體化等。教育教學改革的開展有助于課程教學的深入開展和專業(yè)群建設的不斷完善。高職教育所培養(yǎng)的學生應當不僅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高素質的職業(yè)修養(yǎng),而且具有熟練的專業(yè)技術和扎實的職業(yè)技能,這樣才能適應當前我國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的社會經濟對人才培養(yǎng)所提出的更高的要求。20世紀80年代末期綜合布線系統(tǒng)及其相關技術逐步被引入我國。隨著綜合布線系統(tǒng)的迅猛發(fā)展和綜合布線技術在我國網絡工程和樓宇建筑中的廣泛應用,綜合布線技術受到了高度的重視。同時,其作為一門專業(yè)必修課程進入計算機網絡、通信工程、樓宇自動化、物聯網工程等專業(yè)的課程體系當中。
一、準確定位,合理設置課程內容
在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職業(yè)技術學院,綜合布線技術課程是通信技術專業(yè)的一門必修課程。對應培養(yǎng)的就業(yè)崗位是計算機網絡技術員、通信傳輸工程管理員、傳輸線路的管理及維護、通訊項目工程督導、通信設備安裝、設備及線路調測及督導、網絡綜合布線工程項目經理或技術員等。其教學目標是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熟知國際、國家規(guī)范,掌握計算機網絡工程的規(guī)劃與建設、傳輸線路的管理及維護、通信設備安裝、設備及線路調測及督導、綜合布線工程項目的設計、預算、施工、監(jiān)理、驗收、測試、維護和管理的能力。但是該課程在實際教學中往往會面臨以下問題:教師覺得理論性太強,教學實施困難;學生覺得課程內容乏味,一點不感興趣;用人單位覺得學生技能薄弱,不符合工程實踐操作的要求。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學院在構建通信技術專業(yè)課程教學體系時充分強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一體化的重要性,以夯實崗位職業(yè)能力為目標,加大實踐教學的占比。具體安排28學時的理論教學和28學時實驗實踐教學。理論教學主要內容是綜合布線設計與施工。它涵蓋了綜合布線的發(fā)展及應用、綜合布線系統(tǒng)方案設計、銅纜工程施工、光纜工程施工、工程測試驗收、管理及招投標等多項知識。各知識模塊按照符合工作過程的具體任務的方式來開展教學,每個小任務就是一個小項目,并階段性地把多個小任務集合為一個中型任務,最終把更多的小任務匯總為大任務即上升為綜合大項目來完成。綜合大項目包括辦公大樓、住宅小區(qū)和無源光網絡ODN等綜合布線系統(tǒng)工程實際案例。這種方式旨在由淺入深地讓學生把各知識模塊內容融會貫通,并系統(tǒng)地掌握該課程的理論知識。實驗實踐教學主要內容是雙絞線工程布線、銅纜工程布線、光纜工程布線、天饋線工程布線、布線工程圖設計制作、布線工具的使用、測試工具的使用光纖光纜的切割及熔接和綜合性布線工程實操等多項技能訓練操作。實驗實踐教學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操作、團隊配合和工程實戰(zhàn)能力,加強學生的操作技能訓練。
二、在教學方法上突出應用技能的培養(yǎng)
1.采用現代教學手段
為了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該課程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教師可以采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等各種現代教學技術打破傳統(tǒng)課堂教學口頭授課和黑板板書的局限性,彌補教材內容的單調、抽象等不足。課前,精心制作本課程的PPT多媒體教案,注意課程內容的銜接,合理設置教學重點與難點,對于任務所涉及知識點的介紹做到圖文并茂、通俗易懂,方便學生的自主學習。課中,通過演示多媒體課件或視頻動畫講解較為抽象和復雜的概念或設計施工操作等知識點內容,如綜合布線各子系統(tǒng)的設計、設備機柜及走線架的安裝、布線路由的敷設、光纖切割及熔接、布線鏈路測試等,并通過問答或課堂練習講評的方式使學生更直觀地理解和掌握課程內容,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積極思考。課后,利用公共郵箱和QQ群建立與學生課下互動交流的綜合布線技術課程學習網絡平臺,在其中可以給學生布置課后作業(yè)、分享電子版課程資料、有針對性地給學生答疑。
2.采用現場示范教學方法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綜合布線系統(tǒng)的定義,掌握綜合布線各子系統(tǒng)的結構組成,了解綜合布線系統(tǒng)線纜的路由情況,了解綜合布線系統(tǒng)具體施工過程,可以帶學生到綜合布線系統(tǒng)現場進行教學。例如,在講授綜合布線各子系統(tǒng)的結構組成及其線纜路由分布情況時,帶學生到我院3教和4教實驗樓綜合布線系統(tǒng)現場進行示范教學,面對面地給學生講解實驗樓各子布線系統(tǒng)的設備組成、線纜類型、路由分布等實際情況,讓學生將課本的理論知識與實驗樓綜合布線現場實際情況進行對照學習,融會貫通,深入地理解綜合布線各個子系統(tǒng)的組成及特點。還可以帶學生到電信公司運維機房的主樓及到布線施工和設備安裝現場進行參觀,請電信公司工程師在現場給學生進行綜合布線系統(tǒng)相關內容的解說。通過現場示范教學,讓學生真實感受了所學知識,活躍了課堂氛圍,促進了師生之間的交流,鍛煉和提高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3.采用實物實操教學方法
在講授信息模端接、RJ-45連接頭制作、配線架連接等施工技術時,可以帶學生到學院綜合布線與光纖通信實驗室,先通過播放多媒體視頻和動畫文件,演示施工的整個過程,然后由教師一邊講解操作要點一邊利用端接工具按工程施工技術標準親自向學生展示完成實物操作的具體過程,最后讓學生輪流進行實際操作,過程中反復強調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加深學生對該章節(jié)知識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其工程實踐操作的技能。通過實物進行對照教學,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識點,對布線產品的選型有更深入的掌握。
4.采用項目式案例教學方式
在學生進入到辦公大樓、住宅小區(qū)和無源光網絡ODN等綜合布線系統(tǒng)規(guī)劃設計及具體實施的大任務學習時,教師首先通過圖文并茂的多媒體課件給學生系統(tǒng)講解上述綜合布線系統(tǒng)工程設計實例,對各個子系統(tǒng)的結構及其組成進行先拆分后綜合的解說,讓學生對于綜合布線系統(tǒng)工程項目設計流程有大體的、全局的了解和掌握,再結合我院計算機及移動通信網綜合布線系統(tǒng)結構的實際情況進行案例分析,從分析我院計算機及移動通信網用戶的需求情況入手,給學生提供學院建筑群的平面圖,讓學生分小組對我院校園現有計算機及移動通信網絡進行實地勘察,并對各子系統(tǒng)的結構、設備和線纜分布情況進行可行性分析論證。然后由分組的學生完成對新建校園綜合布線系統(tǒng)結構和布線路由的設計,用VISIO或AutoCAD繪制各子系統(tǒng)的施工圖,編制綜合布線材料清單,并根據材料清單做出工程預算。最后,由教師組織分組的學生進行工程招投標現場模擬。通過整個項目式的工程實例的完成過程,讓學生對于一個完整的工程項目的分析、設計、施工及招投標流程有具體的、深入透徹的理解。
三、優(yōu)化實驗實踐配置的方式
我院《綜合布線技術》課程實驗主要在綜合布線與光纖通信實驗室和移動通信實驗室進行技能訓練,采取分組教學,每組3人,安排有小組負責人,先由教師指導小組負責人,再由負責人指導組員,并適時安排學生到電信公司和室外施工現場參觀學習。
四、改革課程的考核方式
本課程采用開放性考核方式,重在過程考核??己藘热菁八急壤?、要求如下:1.平時表現占10%:到課率5%、回答提問占5%;2.階段測驗占20%:各個小任務完成情況;3.教學實踐活動占20%:實驗項目完成及報告撰寫情況;4.期末考核占50%:考核內容包括教材的全部理論知識,開卷筆試方式完成。
總之,我院《綜合布線技術》課程教改完全符合當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方向性要求,并已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在掌握所學知識的同時提高了實操應用的技能,為其后續(xù)升學進修或者工作就業(yè)打下了扎實的專業(yè)基礎。
參考文獻:
[1]陳新銳.淺談高職院?!兑苿油ㄐ偶夹g》課改[J].科教導刊,2013(3).
[2]劉建.淺談職業(yè)院?!毒C合布線技術與實訓》課程教學改革[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1(17).
基金項目:2013年度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職業(yè)技術學院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綜合布線技術課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