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
數字化放射影像與X線影像在骨質疏松測定中的對比研究
張春
目的 對比研究數字化放射影像和X線影像在骨質疏松測定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接受骨質疏松測定的患者101例作為研究對象,患者均在相同條件下,分別實施數字化放射影像和X線攝像測定,分別對兩種方式的測定結果進行比較。結果 常規(guī)X線診斷骨質疏松的準確率、靈敏度和特異性分別為82.18%、83.33%、78.26%,數字化放射影像診斷的準確率、靈敏度和特異性分別為98.02%、98.72%、95.65%,數字化放射影像診斷結果顯著優(yōu)于常規(guī)X線,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數字化放射影像測定骨質疏松的靈敏度和特異性大大提高,具有臨床推廣和應用價值。
數字化放射影像;X線攝像;骨質疏松測定
骨質疏松指的是患者的骨代謝發(fā)生障礙,骨形成、骨吸收異常,進而導致鈣磷代謝失調,骨密度降低的情況,多見于老年群體中[1]。骨質疏松的發(fā)生會導致患者出現駝背、腰疼等癥狀,并容易發(fā)生骨折,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對骨質疏松患者的測定是及時診斷、及早治療的基礎[2]。本文就做骨質疏松測定的患者101例作為研究對象,探討數字化放射影像和X線影像的臨床應用價值,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第一人民醫(yī)院接受骨質疏松測定的患者101例作為研究對象,患者均因駝背、腰腿疼痛等癥狀就診,疑為骨質疏松。其中,男56例,女45例,年齡58~75歲,平均年齡(67.5±4.3)歲,病程1個月~3年,平均病程(1.1±0.7)年。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分別數字化放射影像和X線影像測定,其中X線攝片(德國西門子公司,型號規(guī)格:80 m A型X線診斷儀,)對其全身骨進行檢查,并通過數碼探測器獲得骨密度的測定結果;數字化放射影像測定(生產廠家:美國通用醫(yī)療器械公司,型號規(guī)格:definium 6000型數字化X線攝影機),將患者的非優(yōu)勢手放到專用手模板上,按操作說明預先設定好曝光條件,并輸入患者的基本信息,通過儀器自行檢測,將原始圖像傳送到計算機上,并在數字化成像系統及軟件的輔助下進行數據處理,獲得檢測結果。
1.3 觀察指標和評價標準 分別觀察不同方法測定結果,并以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制定的骨質疏松癥診斷標準[3]作為依據,分別對兩種方法的診斷準確率、靈敏度、特異性進行計算。同時,記錄并比較兩種方法的檢測時間與輻射量。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實驗數據采用SPSS 12.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種診斷方法診斷符合情況比較 101例患者中,符合陽性診斷和陰性診斷標準的分別有78例和23例,其中常規(guī)
X線診斷的準確率、靈敏度和特異性分別為82.18%、83.33%、78.26%,數字化放射影像診斷的準確率、靈敏度和特異性分別為
98.02 %、98.72%、95.65%,數字化放射影像診斷結果顯著優(yōu)于常規(guī)X線,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χ2=14.207,5.614,14.302,P=0.000)。見表1、2。
表1 常規(guī)X線影像診斷結果(n)
表2 數字化放射影像診斷結果(n)
2.2 兩種診斷方法檢測時間與輻射量比較 數字化放射影像和X線影像的檢測時間分別為(2.3±1.1)min和(8.0±1.9)min,輻射量分別為(0.001±0.001)mrem和(5.5±1.5)mrem,對比兩種診斷方法的檢測時間與輻射劑量,數字化放射影像檢測時間比X線影像檢查更少(t=26.092,P=0.000),且輻射劑量顯著更少(t=36.843,P=0.000),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加深,骨質疏松問題也應得到更多的重視,臨床診斷骨質疏松以影像學方法為主,傳統的X線影像測定骨質疏松雖然經濟性好,但也有較高的誤診率[4]。而數字化放射影像測定是通過DR數碼探測器對骨量吸收X線的差異進行分析,并將數字信號轉化為骨礦含量,進而獲得骨密度值的的一種方法,屬于改良光密度吸收法。其在傳統X線的基礎上結合了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新型影像學診斷技術,將模擬影像信息轉化為數字信息后[5-6],不僅分辨率得到顯著提高,而且成像速度、檢查范圍均大幅度提升,結合其強大的后處理功能,降低了噪聲影響,可以為骨質疏松患者的定量分析提供更為可靠的依據,檢查的精確度大大提高。
本文對數字化放射影像和X線影像的診斷靈敏度、特異性、準確度進行比較,可見數字化放射影像優(yōu)勢十分顯著,另一方面,在檢測時間和輻射量的比較上,數字化放射影像也得到明顯的改善,為患者的臨床治療提供了可靠的依據[7-8]。
總之,數字化放射影像測定骨質疏松不僅具有傳統X線診斷易操作、檢查快、費用低的特點,又有診斷范圍廣、靈活性強的優(yōu)勢,可以在臨床診斷中推廣應用,獲得更好的醫(yī)學價值。
[1] 顧翔,李佳錄,于愛紅,等.骨質疏松椎體骨折與相關椎體骨疾患的影像鑒別診斷[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2,18(11):1011-1016.
[2] 余衛(wèi),姚金鵬,林強,等.胸側位像椎體壓縮骨折診斷忽視原因淺析[J].中華放射學雜志,2010,44(5):504-507.
[3] 宋建成.數字化放射影像與X線影像在骨質疏松測定中的對比觀察[J].醫(yī)學信息,2014,21(18):243-244.
[4] 杜寶春,丁洋凱,張利群,等.恥骨聯合X線影像透光度與年齡關系的探討[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14(10):295-296.
[5] 郁金惠,林秉淞.多發(fā)性骨髓瘤的X線與CT診斷[J].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3,8(29):49.
[6] 徐妍妍,李斌,鄒海波,等.X線、CT、MRI在評估癥狀性骨質疏松椎體壓縮骨折手術治療中的價值[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4,94(11):832-835.
[7] 潘彩華,譚巧云,李偉峰,等.1 157例住院老年人骨密度測定及骨質疏松患病率臨床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1,17(15):81-82.
[8] 黃紅軍,田社民,勝秋艷,等.16層螺旋CT在燒傷后慢性骨髓炎診斷中的臨床應用[J].當代醫(yī)學,2012,18(8):153-154.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6.073
青海 811600 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第一人民醫(yī)院放射科 (張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