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智園
摘 要:課堂教學是中小學教學活動的基本形式,優(yōu)質(zhì)、高效的課堂教學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前提條件,是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保障。實現(xiàn)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應明確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有效教學情景,采取因材施教,合作學習,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和適時進行激勵性評價等措施。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轉(zhuǎn)變角色;合作學習;課堂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0-364-01
一、轉(zhuǎn)變角色,用好語言藝術(shù)營造課堂氛圍提高教學效率
教師要帶著感情走進教室,做到入課堂則情滿課堂,登上講臺則情溢講臺,達到開人心智,啟人思維的效果。對待調(diào)皮的學生及課堂偶發(fā)的不良現(xiàn)象不氣惱、不抱怨。對待有問題的學生則是留待課后先指出他們不對之處,再耐心給予講解,用行動與情感去改變他們,從不放棄他們。這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和教師進行交流。教師的教學語言在教學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恰當?shù)慕虒W語言可以更好地傳遞數(shù)學知識,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教學語言的恰當與否直接影響著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和掌握情況以及課堂的實際教學效果,廣大教師必須對此引起足夠的重視,不斷地鉆研課堂語言,提高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和數(shù)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巧妙設計教學問題,激活學生思維提高教學效率
恰到好處的提問,不僅能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揭示問題的本質(zhì),也能激活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反之,提問方法不當,不但不能切中問題的要害,反而易使人感到乏味和厭煩。因此,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也要重視課堂提問的設計,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結(jié)合學生實際,創(chuàng)設多種形式的數(shù)學問題。首先,要有針對性。教師所提問題,應與本次教學內(nèi)容有關,有針對性、有明確的目的,不能模棱兩可。其次,要有深度。提問是為了激活學生思維,促使學生調(diào)動自身思維的每一根神經(jīng),思考問題。因此,教師所提問題就要有一定的深度,不能只讓學生回答“是”與“不是”或“對”與“不對”。再次,要有層次。不同學生的智力發(fā)展水平、知識的接受程度等不同,這就導致了學生存在好、中、差之分。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應結(jié)合學生實際,分層次設計問題,既要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又要符合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切忌一個學生回答不上來就馬上讓另一位學生回答,這非常影響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
三、訓練多樣性的思維模式提高教學效率
訓練思維速度;這主要是在課堂上進行訓練的。因此,教師應合理安排課堂的教學內(nèi)容,運用形象生動的教學模式來訓練學生的思維速度,從而提高數(shù)學的教學質(zhì)量。教師要安排教材中的練習作為檢查的速算題。教師也可精心編寫概念性強、靈活性高、覆蓋面廣的選擇、判斷、簡答題等,開展專項訓練,從而提高學生快速答題的能力。訓練思維質(zhì)量;教師可充分組織學生對于某些解題思路、解題方法的特點等展開討論。這樣有助于學生主動積極思考,從而能有效提高其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訓練逆向思維;啟迪學生從相反的角度思考問題,培養(yǎng)起逆向思考問題的習慣,這樣有助于拓展學生的思路,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訓練發(fā)散思維;這可以充分調(diào)動起學生的求知欲與好奇心,讓學生自己進行獨立的思考,不斷探索新的知識,并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解決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以打破問題為起點,講結(jié)論作為重點的封閉式教學,重新構(gòu)造出一種以探究為關鍵的開放式教學模式。
四、巧用多媒體提高教學效率
思維一般都從問題開始。問題可以造成一種急切期待的心理狀態(tài),具有強烈的誘惑力,能激起探索、追求的濃厚興趣。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通過光、聲、影、色等刺激學生的各種感官,會使課堂教學過程形象化、直觀化、趣味化,讓學生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盡可能地減少學生的學習疲勞,突破教學疑難問題,將看似靜止的、孤立的知識活動起來,使學生容易找出事物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從而獲得正確、清晰的概念。例如,在教學“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一課時,教師可運用多媒體課件演示“圓心到直線的距離在不同位置下的關系”,把直線和圓設置成黃、藍兩種顏色,為學生打造鮮明的視頻效果,再把直線和圓兩個設置為定圓和動直線。演示直線和圓相交、相切、相離,在直線向圓運動的過程中,再運用音效插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
五、精選作業(yè),安排小組合作學習提高教學效率
初中數(shù)學教學,布置的作業(yè)并非越多越好。相反,如果教師一味地給學生布置大量的作業(yè),學生就會不堪重負,進而產(chǎn)生抄襲、應付等不良后果,久而久之,必定會形成惡性循環(huán),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精選習題,在作業(yè)的選擇上要做到涵蓋的知識面廣、題型全面、重點突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時,還要將課堂練習、課外作業(yè)、階段練習以及單元練習安排成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步步地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此外,教師還應要求學生必須獨立完成作業(yè),準時上交,不能照搬照抄,更不能拖欠,以便更好地發(fā)現(xiàn)學生作業(yè)中存在的錯誤并及時對其進行糾正。通過這樣精選作業(yè),可以從根本鞏固學生所學,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落到實處。教師需要密切關注各小組情況,引導學生進行課內(nèi)外的合作延伸,并對部分有學習困難的小組實施及時的幫助。小組合作學習總的評價標準是小組的成就,對學生學業(yè)方面的進步做出評價,對小組的工作以及合作情況做出評價。小組評價標準需要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開始的時候就已明確,小組評價標準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前提條件,小組合作任務不同則標準可以不同,讓學生在合作式探索和相互學習中更深入理解課本知識,或者在課堂內(nèi)讓學生對某個問題進行短時間的辯論思考。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要使學生的思維活動得到充分的表達,讓學生在每次合作學習過程中有充足的時間去獨立思考、發(fā)表個人意見以及對問題進行相互討論。要求越具體就越能使學生明確所要達到的目標,越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
以上幾點是我在教學實踐中的一點感悟,影響課堂效率的因素是很多的,作為一名教師應該高度重視課堂教學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接受知識,掌握知識,從而在有效的時間內(nèi),取得一個良好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