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香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0-322-02
口語交際是訓練聽話、說話能力的一種形式,是一種雙向、甚至多向互動的言語交流活動。學生只有在動態(tài)的雙向或多向的互動活動中才能增強口語表達能力,才能學會分析、歸納、評價的思維方法,才能形成由語言、做人、生存等因素構成的口語交際能力。新課標對口語交際總的要求是:具有日??谡Z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fā)展合作精神。這個目標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社會對學生語文能力的新要求。一年來,在低年級的教學實踐中,根據(jù)新大綱的要求,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在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上有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立足于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口語交際訓練
1、利用教材訓練低年級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口語交際課的教材內容都隱含著豐富的互動性,如何把握教材,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精心設計實施策略使學生比較系統(tǒng)、快捷地掌握口語交際的有關知識,提高相關技能是對老師的一大挑戰(zhàn)。例如《風娃娃》這篇課文,既是一則充滿童趣的寓言故事,又是一篇進行口語交際的好教材。課文最后是這樣寫的:“風娃娃聽了,很傷心,心想:我?guī)腿藗冏鍪?,為什么他們還責怪我呢?”這段話留給了學生一個極大的想象空間。教師根據(jù)這段話設計相關訓練,讓學生順著課文的情節(jié),展開豐富的想象,將課文內容作適當延伸。比如,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人們?yōu)槭裁磿煿诛L娃娃呢?如果風娃娃知道自己錯在哪里,它會改正嗎?怎么改呢?在教師的點撥、引導下,學生暢所欲言,描繪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畫面,一個又一個富有創(chuàng)意的構思從孩子心底流露,真令人欣喜。低年級學生以想象見長,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寬松的表達環(huán)境,讓他們不拘形式、自由表達,是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的一個好辦法。
2、依托課堂教學,強化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語言的主要陣地。長期以來,語文課堂多重讀寫,忽視了聽說。學生的口語訓練往往僅局限于回答老師的提問,很少有雙向互動的口語實踐。口語交際能力要在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中進行。師與生、生與生、群體之間雙向互動,才能體現(xiàn)“交際”。老師在課堂上營造的是一種平等和諧的氛圍,給學生提供一種自由學習、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情境,鼓勵學生大膽與人交流。從范圍來說,是全員,包括每個學生;從時間來說,是全程;從形式上說,應該是聽、想、說多樣。使學生始終在富有個性的、積極的思維中進行口語交際活動。
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體現(xiàn)口語交際的雙向互動的交際性的特點,即要進行多層次的互動交際,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如,在一次口語交際課上,我出示說話主題:“我們去‘旅游”,要求學生自由組成“旅游團”,輪流當“導游”,給大家介紹自己知道的風景名勝?!坝慰汀笨梢噪S時向“導游”提問題,“導游”要耐心解答。我讓學生先自由組團,相互交流討論,最后評選“優(yōu)秀導游”。教室里頓時熱鬧起來,同學們三個一群,兩個一伙,討論得非常熱烈。然后組織全班交流。有的說:“我要向大家介紹出米巖,出米巖有三座寺廟,還有一座敬老院?!庇忠粋€學生搶著說:“那它為什么叫做出米巖呢?”“出米巖有一個傳說,傳說在幾百年以前,山上有一個出米洞,這個出米洞很特別,有多少人它就流多少米來。后來,有個貪心的和尚想讓出米洞多流一些米,好拿去買,就把洞捅大,結果出米洞就在也流不出米來了?!薄澳莻€出米洞還在嗎?”“在啊”“我真想去看看”我笑著問?!澳憬榻B真仔細,我也想去看看啊”學生的回答,我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學生們在雙向互動的口語交際實踐中得到了聽說的訓練。這樣,才使學生從競爭、合作的經(jīng)驗中獲得自尊和尊重他人、社交能力和自我調整的能力。
3、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讓學生樂于表達。李吉林老師說過:“言語的發(fā)源地是具體的情境,在一定情境中產生語言的動機,提供語言的材料,從而促進語言的發(fā)展?!苯處熢谡n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有趣的交際環(huán)境,營造民主、和諧、融洽的交際氣氛,讓學生產生強烈的交流欲望,樂于交際,善于交流,是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充分創(chuàng)設交際的環(huán)境,使學生在這種氛圍中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流,才能有效地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
(1)關注日常生活,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生活是口語交際訓練的廣闊天地,是口語交際的源頭、活水。學生的日常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只要我們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關注現(xiàn)實生活中的精彩畫面,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讓學生進行口語交際,學生就會感到親切,樂于表達。
如在新學期的第一節(jié)課上,我面帶笑容,先用“嗨,孩子們,早上好!”的問候拉近師生間的距離,然后向同學們作自我介紹“我叫×××,是你們的老師,也是你們的大朋友。我喜歡看書、唱歌、畫畫,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和小朋友在一起。誰愿意做我的好朋友呢?”孩子們揚起小手,嘴里“嗯嗯”地搶著要發(fā)言。我就抓住時機,用與一學生對話的形式教給他們交際的技巧。我大大方方地走到一學生面前,握住他的手說:“你好,請問你叫什么名字?我可以和你做朋友嗎?”接著又提出如“你家住在哪里?”“你最喜歡什么活動?”等問題,讓學生和老師一問一答,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介紹著自己。為了使每個學生都能有機會交流,我又讓同桌互相對話,把自己想問的想說的都告訴對方,并讓說得好的同學上臺示范說。這樣,原本陌生的面孔在交流中熟悉起來,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著口語交際,課堂氣氛熱烈而融洽。這樣的情境,不僅增進了孩子們之間的友誼,更為他們日后與人成功交流起到了橋梁的作用。
(2)實物陳設,演示情境。實物展現(xiàn),能最快吸引學生的眼球。操作實物,演示一定的情境,能讓學生最快進入觀察,最想急于表達,交際訓練自然進行。教學《小兔運南瓜》這課,是我用過的最重的教具了,當我抱著南瓜走進教室時,同學們都說:“我?guī)湍?!”“為什么你們覺得我需要幫忙呢?”我說,同學們回答:“老師都快走不動了,臉都紅了?!薄罢f得好,那現(xiàn)在請同學們想想辦法,怎樣不費力地讓南瓜再回到辦公室。”同學們積極性可高了,一下子議論開去,我要求同學們要把小組討論的辦法說得清楚,選擇辦法最好的組來完成“送南瓜回家”的“光榮使命”,為了能獲此殊榮,同學們討論得更歡了,說得激動極了。交際進行得如此順利,孩子們交流得也是如此自然。
二、關注生活,利用一切機會練習口語交際
1、在課間交流中進行對話訓練。對話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說話方式,是人們運用口頭語言進行交際的主要形式之一,說話具有即時性。學生在校最多的空余時間就是課間,所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間交流中,要求學生對每一個話題的表述都盡量做到說流利、有條理、說準確,并注意選擇恰當?shù)膶υ挿绞剑纬闪己玫挠柧毞諊驼f話習慣,進行對話訓練。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在對話中不斷糾正錯誤,提高說話質量。
2、口述見聞,提高說話能力??谑鲆娐動挚煞譃椤靶⌒⌒侣劙l(fā)布會”、“談天說地”、“異想天開”等多種形式?!靶⌒⌒侣劙l(fā)布會”就是學生把在社會上、家庭中、學校里聽到的、看到的或親身經(jīng)歷的新聞講出來;“談天說地”就是把從課外讀物中得到或從別人那里聽到的人、事、物談一談,說一說;“異想天開”就是對某一事、某一物或對生活中的某一物品的使用產生想象并說出來。練,學生能在愉快的氣氛中,既回顧了電影、電視節(jié)目的內容,豐富了知識儲備,又使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得到了訓練,一舉多得,是可以經(jīng)常性、長期進行訓練的好方式。
總之,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一項長期的教學實踐活動,口語交際的能力也是一個人一生所應具備的能力。無論什么時候,教師要以滿腔熱情關愛學生,以和藹的態(tài)度親近他們,和他們交談,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讓每一個學生感受到口語交際的“魅力”,都能使自己的交際能力得到鍛煉、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