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祖銀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0-109-01
在教學中,有辛勤耕耘二十多年的地理教師曾發(fā)出一個感嘆:我怎么越來越不知道如何教學、越來越感到彷徨,跟不上教育發(fā)展的要求。新課標強凋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fā)展有用的地理;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積極開展探究式學習、合作學習、自主學習。由封閉式學習向開放式學習的重心轉移,特別是合作學習是世界許多國家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chuàng)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它不僅在改善課堂內的社會心理氣氛,提高學生學業(yè)成績、促進學生良好的非認知品質的發(fā)展等方面具有積極作用和顯著實效,而且還在許多方面創(chuàng)造性地推動了現(xiàn)代化教學理論的發(fā)展。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親近地理
我們知道地理是來源于生活的,離開了現(xiàn)實生活,地理將是一片死海,沒有生活的地理是沒有魅力的地理。作為地理教師要為學生感悟親近地理創(chuàng)設和諧的情境,激起學生對新知學習的熱情與好奇,拉近學生與新知的距離,為學生的學習作好充分的心理準備,觸動學生的生活積累,使學生能有所悟,能自悟自得,并能在實踐活動中深化感悟,讓學生親近地理。
讓學生擁有一種快樂能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tài)。教師每天要保持一個愉快的好心情,要尊重愛護學生,欣賞學生的優(yōu)點并及時的給予贊揚。只有營造了這樣的 教學氛圍才能煥發(fā)他們熱愛地理的興趣,他們才能自主的合作學習地理學科。
二、合作學習地理學科的要求
傳統(tǒng)的地理學習方式只介紹知識,然后再讓學生在訓練中鞏固知識,沒有自己動腦去發(fā)現(xiàn)知識的過程,這樣使學校傳統(tǒng)上注重的是個人作業(yè),不幫助他人,分數(shù)是惟一重要的,每個人的成功與否主要取決于個人在測驗中的成績。在現(xiàn)實生活中情況就大不相同了,幾乎所有工作的核心都是協(xié)力配合、相互交流,有效的調節(jié)和分工是大多數(shù)現(xiàn)實生活情境的特征。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合作學習把合作的觀念引入教學系統(tǒng),不僅僅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而且也是為了順應教育社會化,培養(yǎng)社會所需要人才的需要。
合作學習著眼于提高全體學生的學業(yè)成績,使他們更加熱愛學校,善愛同學,愛護班級,有與他人協(xié)同活動的能力,學會自尊自愛,善于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以他人眼光看待問題,尊重不同的價值觀念,能從不同的角度解決問題等,比較好的解決了如何使學生學會、會學、好學、樂學等世界教育改革的熱點問題,使教學在社會化的道路上前進一大步。
三、師生合作學習地理
在教學設計中,采用“實踐——觀察——總結”的教學步驟,先由學生在教師不加指點的情況下進行實踐操作,留給學生探索的空間,讓學生自己去想、去說、去做同時,在實踐中,也必然有部分學生會碰到一些障礙,可讓他們合作討論,也可以讓他們提出問題。然后,教師再適當?shù)臅r候向學生展示規(guī)范操作的全過程。這時學生們有的急切地想知道自己實踐操作是否正確,他們的注意力就會高度集中,從而使教師的“導”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堅持主體性原則,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地理課堂學習活動中來,形成“師生互動”的互動式教學氛圍,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效果。教師注意以平等的身份參與合作,用引導、商量、啟發(fā)質疑等方法引導學生探討、切磋并互相補充,使師生真正成為一個“學習共同體”,做到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
合作式教學要不斷創(chuàng)設質疑釋疑的情境,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有問題可思,有問題想問。例如:學習了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之后,教師提問:“假如地軸不是傾斜的、假如地軸更加傾斜,將會有哪些現(xiàn)象發(fā)生變化?如何變化”?又如在七年級下冊書中死海一圖的處理,可設計以下問題:人漂浮在死海水面上為什么不會沉?死海是怎樣形成的?為什么叫死海?4、怎樣理解“死海不死”?通過以上巧妙設問讓學生學會思考,培養(yǎng)其新的思想、觀念及思維方法。
四、小組合作學習地理
《學記》中就指出:“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爆F(xiàn)代心理學告訴我們:在解決簡單問題時,獨白面對比眾說紛紜的效率高;但面對復雜問題時,群策群力卻比孤軍奮戰(zhàn)更有效,群體討論產(chǎn)生的解決方案在數(shù)量和質量上都勝過個人。新的地理學習方式提倡除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外還有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學生興趣的激發(fā),有利于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更加貼近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有利于教師客觀、公正的評價,更生動,富有親切感。在學習《中國的疆域》這節(jié)課時,課前老師準備好空白的中國地圖和剪好的各行政區(qū)圖,在課堂教師可以通過競賽式來完成拼圖。先明確告訴學生活動的目的,以前后兩張桌子四個同學組成的小組為單位,比一比哪個小組完成得又快又準確。活動完成之后,由老師和同學共同選出表現(xiàn)最佳的小組。就這樣組內合作,組間競爭,既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加深記憶,又激起了學生主動學習欲望,活躍了課堂氣氛。
綜上所述,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合作學習已成為主流教學理論與策略之一,它正深刻地改變著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 也是當前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地理知識的重要途徑。在地理課堂教學中,要盡量給學生提供自主合作學習的機會,并引導他們獲取知識,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讓地理課堂煥發(fā)生命的光彩,使學生真正成為地理這門學科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