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玉 趙雪
穴位按摩結合語言訓練對自閉癥兒童語言交流障礙的療效觀察
李海玉 趙雪
目的:對穴位按摩結合語言訓練對自閉癥兒童語言交流障礙的療效進行觀察。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40例自閉癥兒童語言交流障礙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語言訓練,觀察組則采取穴位按摩聯合語言訓練。后對兩組患者的療效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5.00%,P<0.05。結論:采取穴位按摩結合語言訓練治療自閉癥兒童語言交流障礙患者,療效顯著。
穴位按摩;語言訓練;自閉癥兒童;語言交流障礙
語言交流障礙為自閉癥兒童的主要癥狀的一種,為有效改善患者的交流障礙,多采取語言訓練,有一定的效果。而于語言訓練同時采取穴位按摩處理,能有效提高臨床療效[1]。本文就該問題探討穴位按摩結合語言訓練對自閉癥兒童語言交流障礙的臨床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40例自閉癥兒童語言交流障礙患者,病例選取時間為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所選患者年齡在2歲至10歲之間,其視覺、聽覺及發(fā)音器官均正常,經臨床診斷確診為自閉癥兒童,且語言交流障礙。將所選取的4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每組各有20例自閉癥兒童語言交流障礙患者。對照組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齡在2歲至9歲之間,患者平均年齡為(5.68±1.54)歲;觀察組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齡在2歲至10歲之間,患者平均年齡為(5.95±1.45)歲。對照組、觀察組兩組自閉癥兒童語言交流障礙患者的一般資料情況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臨床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觀察組兩組自閉癥兒童語言交流障礙患者均采取語言訓練,而觀察組患者于此基礎上采取穴位按摩治療,45min/次,1次/5周,持續(xù)治療4個月。
在對患者進行語言訓練時,主要內容為采取對視訓練、注意力訓練、配對訓練、動作及手勢模仿、口部肌肉模仿及發(fā)音訓練、家庭強化訓練等訓練;而穴位按摩則分為口唇按摩以及頭部按摩。
1.3 觀察指標
對對照組、觀察組兩組自閉癥兒童交流障礙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判定、比較,若患者經治療后語言狀態(tài)于同一階段有進步則為好轉;若經治療患者的語言狀態(tài)上升一階段則為顯效;若經治療患者的語言狀態(tài)無進步則為無效。臨床治療總有效例數=顯效例數+好轉例數。
1.4 數據處理
選取SPSS19.0軟件對本次文章結果數據進行分析處理,p<0.05結果數據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果指標中顯效、好轉、無效及總有效例數等均為計數資料,采用例數(%)進行結果數據的表示,對照組、觀察組兩組結果數據對比采用χ2檢驗。
結果數據表明,對照組中13例患者治療有效,占65.00%;觀察組中19例患者治療有效,占95.00%,結果數據比較有差異,P<0.05。詳細數據見下表。
表1 兩組自閉癥兒童語言交流障礙患者的療效比較
自閉癥兒童的主要臨床表現為語言障礙、社會交往障礙、行為刻板僵硬以及興趣范圍狹窄等,而其中語言障礙為主要癥狀之一,表現為語言表達及理解方面障礙,以及缺乏實際意義交流等[2]。
為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情況,多對自閉癥兒童語言交流障礙患者采取語言訓練,主要通過采取對視訓練、注意力訓練、配對訓練、動作及手勢模仿、口部肌肉模仿及發(fā)音訓練、家庭強化訓練等措施進行疾病改善[3]。
對視訓練是指患兒及訓練者相對而坐,呼喚患兒姓名,將其喜歡的玩具或食物放于視線前,將患兒視線引至訓練者視線前。注意力訓練則通過播放患者感興趣的影片讓其觀看,調節(jié)播放時間,循序漸進。配對訓練則為準備兩份物品,將兩份物品放置于桌面兩端,訓練者將其中一個放置于另一端相同物品旁,示范后讓患兒模仿,若不能模仿則協(xié)助其進行。動作及手勢模仿,即訓練者先進性動作示范,患兒模仿后進行手勢示范。其中操作性動作有推、擺、拉、拍等,生活自理能力有洗臉、穿衣、刷牙、吃飯以及喝水等,社交動作有拍手、再見等。若患兒不能完成模仿,則協(xié)助其進行??诓考∪饧鞍l(fā)音訓練即采用吹蠟燭、吹肥皂泡等游戲對患者進行唇部肌肉訓練,同時通過實物演示對患者進行擬聲語的聯系。若患兒有口形但無發(fā)音時,可將患兒一只手放于訓練者喉部,感知后模仿發(fā)音。家庭強化訓練,是指患者家屬于日常生活中對患者所學會的技能進行強化,并應用于生活中[4]。
語言訓練同時,采取穴位按摩治療對于改善患者腦區(qū)血流灌注以及局部組織營養(yǎng)供應、血氧供應有較好的臨床價值,從而有效改善患者的腦功能,促進提高語言能力。在對患者進行穴位按摩時,主要為口唇按摩及頭部按摩[5]??诖桨茨κ侵甘褂媚粗钢父褂诨颊咚疁?、迎香、地倉穴、翳風、下關、承漿穴、頰車等穴位沿順時針方向進行按摩,每個穴位100次左右。頭部按摩則是以百會、印堂、風府、腦戶、大椎及啞門等穴位進行按摩,每個穴位100次左右。
本文結果數據亦顯示,采取穴位按摩結合語言訓練使得自閉癥兒童語言交流障礙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95.00%顯著高于單純采取語言訓練的患者臨床有效率65.00%,數據比較有差異,P<0.05。
綜上所述,在對自閉癥兒童語言交流障礙患者進行治療時,采取穴位按摩結合語言訓練,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可積極推廣使用。
(作者單位: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yī)院)
[1]周惠嫦,張盤德.穴位按摩結合語言訓練對自閉癥兒童語言交流障礙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8,3(23):24-26.
[2]高宇翔.自閉癥兒童言語交流障礙的早期干預策略述評[J].綏化學院學報,2013,33(1):122-126.
[3]陳立早,王麗菊.針刺結合語言訓練治療腦卒中患者痙攣型構音障礙[J].針灸臨床雜志,2011,27(8):24-26.
[4]劉樹瓊.基于語言訓練配合針刺手法和按摩治療腦癱伴語言障礙[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下旬刊),2012,03(9):27-27.
[5]楊文玲.重癥構音障礙患兒治愈的1例報告[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下旬刊),2011,02(10):25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