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中國人究竟該信仰什么
信仰問題是一個根本性問題。一個人的信仰,決定了他的全部行為。一個民族的信仰,決定了這個民族的未來。有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而沒有信仰的民族是可怕的”。用這種錯誤的觀念來觀察中國人,注定是錯上加錯。在這些人心里,大抵是用宗教以偏概全了信仰。誠然,很多中國人不關(guān)心宗教,但心中的信仰千百年來一直有著豐厚的土壤,這個信仰浸潤在血脈中,成為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
很少有人能說清,中國人到底有多少種信仰?但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與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有關(guān)的宗教信仰。
中國是個多宗教的國家。中國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中國公民可以自由地選擇、表達自己的信仰和表明宗教身份。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1997年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中國現(xiàn)有各種宗教信徒一億多人,宗教活動場所8.5萬余處,宗教教職人員約30萬人,宗教團體3000多個。宗教團體還辦有培養(yǎng)宗教教職人員的宗教院校74所。
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中,中國各宗教文化已成為中國傳統(tǒng)思想文化的一部分。中國的宗教徒有愛國愛教的傳統(tǒng)。中國政府支持和鼓勵宗教界團結(jié)信教群眾積極參加國家的建設(shè)。各宗教都倡導服務社會,造福人群,如佛教的“莊嚴國土,利樂有情”,天主教、基督教的“榮神益人”,道教的“慈愛和同、濟世度人”,伊斯蘭教的“兩世吉慶”等。
第二類:與孔子、毛澤東有關(guān)的思想信仰。
思想信仰,顧名思義,指的是你一直堅持的某種思想。在你內(nèi)心深處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是一種什么樣的力量在支撐著你。中國,一個擁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國,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從春秋時代孔子的儒家思想一直到近代的毛澤東思想無一不影響著中國人的價值判斷。
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說的創(chuàng)始人。儒家思想在中國歷史上占據(jù)重要的地位,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文化支柱。作為一個思想家,孔子用格言方式發(fā)表了許多對世界對人生的看法,他的思想歷來也是思想信仰的主流。
在當代中國人的信仰之中,對毛澤東的信仰和崇拜,應該一直是非常奇特的信仰現(xiàn)象。它源自傳統(tǒng)儒教對圣人的崇拜和信仰,并以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作為這一信仰、崇拜的文化基礎(chǔ)。但是,正因為傳統(tǒng)的儒教,可以分為政治儒教、哲學儒教、倫理儒教、生活儒教和宗教儒教若干層面那樣,儒教對于圣人的崇拜和信仰,同樣也與政治、哲學、倫理、生活、宗教緊密相關(guān),從而使圣人信仰或圣人崇拜滲透這些重要內(nèi)涵。所以,當代中國人的毛澤東信仰現(xiàn)象,同時也源自于當代中國人對30年改革開放在文化、信仰層面的認同與爭議。
1980年代,“文革”結(jié)束后的那幾年,毛澤東走下了神壇;30年之后,毛澤東再次登上了神壇。佛教寺廟、道教宮觀、民間神廟、土地爺、灶王爺?shù)募漓攵Y儀之中,隨處可見人們祭奉的毛澤東像。有的地方,干脆就掛出了“毛主席神廟”的招牌。人們想升官、求發(fā)財、保平安、考大學、希望生活安定,乃至于整治腐敗、以清官自勉,也要求祀于、祈福于毛主席。
不可諱言,在這種信仰方式之中,深藏著中國人對于毛澤東一代偉人的敬重和懷念。然而,在毛澤東信仰之中,人們燒香、上供、叩頭、跪拜、行禮,各種崇信方式,無不表達了人們對當下社會生活的理想要求和正義批評。特別是在觸及、事關(guān)人們對社會變遷、貧富分化、生活中的不穩(wěn)定現(xiàn)象的各種議論之時,毛澤東信仰幾乎就是一種正義和批評的化身,似乎成為了一個價值標準,再次成為社會輿論中象征著正義、公平、貧富均等的精神符號。
第三類:與財神、土地神有關(guān)的民間信仰。
民間信仰,是指民眾自發(fā)地對具有超自然力的精神體的信奉與尊重。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傳統(tǒng)的信仰、儀式和象征不僅影響著占中國社會大多數(shù)的一般民眾的思維方式、生產(chǎn)實踐、社會關(guān)系和政治行為,還與上層建筑和象征體系的構(gòu)造形成微妙的沖突和互補關(guān)系。
中國人的民間信仰眾多,護家有門神,灶頭有灶神,理財有財神,科第有魁星,婚姻有月老,求子有送子觀音,航??繈屪娴?,應有盡有。一個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吉兇禍福,無不有相應的神或鬼督察照料。
對于每個個體而言,信仰并非天生而有,也并非生而堅定。信仰需要建樹,也需要時時校正方不至迷失。然而,現(xiàn)代人卻普遍信仰缺失,原因何在?
認為信仰沒用?,F(xiàn)代人大多是功利的。我們每天為了衣食住行而奔忙,不由自主地變的很現(xiàn)實。信仰說到底是個虛的東西,不能給我們帶來金錢物質(zhì)利益。簡單一句話:“信仰中沒有顏如玉,信仰中沒有黃金屋”。沒好處,我信你干啥?
教育問題??陀^地講,我們的教育不鼓勵人有信仰。從小學開始,各級教育沒有類似“宗教掃盲”的課程,我們上過“法律基礎(chǔ)”、“文學鑒賞”、“大學生思想品德修養(yǎng)”之類的課,但“宗教基礎(chǔ)”這門課,我們有意無意地忽略了。
歷史原因。相比西方人,中國一直沒有統(tǒng)一的官方宗教,民間信奉的也多是各種不倫不類的改良宗教。古時候就沒基礎(chǔ),現(xiàn)在這樣也可以理解。
社會風氣。我們看到過太多的本本分分憑良心做事的人,在社會上混得不好;反倒是一些不擇手段沒有底線的人吃香的喝辣的。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既然沒信仰會有那么大好處,誰還會抱住一個所謂的信仰不放呢?
然而,信仰是民族的根,時代再變,我們?nèi)匀恍枰叛觥?/p>
傳統(tǒng)美德需要信仰。今日人們生活越來越富有,也越來越精彩,可是很多人在金錢、利益、名譽的對沖下,忘記了做人根本,傳統(tǒng)美德在很多人身上蹤跡難尋。孝道缺失,很多老人成為子女們推來踢去的皮球,空巢老人不再是新鮮事物;誠信的缺失,導致很多人淪為“老賴”,甚至因此與親友翻臉;仁、義、禮等傳統(tǒng)美德的缺失,也讓部分人在生活中渾渾噩噩,如無頭蒼蠅。
當今中國人的信仰,有必要重拾傳統(tǒng)美德的價值,讓充滿道德內(nèi)涵的軀體去面對當今生活。擁有良好傳統(tǒng)美德,往小處說可以保證自己少做錯事、壞事,往大說則有“茍利國家,不求富貴”的偉大品格,這正是當代中國人應該追求的。
新時代精神需要信仰。時代再變,我們的生活方式也在變,在這基礎(chǔ)上出現(xiàn)了新的精神情操。如,這幾年蓬勃發(fā)展的社會志愿服務精神就非常值得我們信仰。無論大街小巷還是重大國際盛會現(xiàn)場,我們都經(jīng)??吹缴鐣驹阜照呱碛?,一些貧困山村、空巢老人家中,他們忙碌的身影換來人們感動的眼淚。新時代精神還包括我們提倡的文化自信、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無私奉獻等。
新時代精神是對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吸收和進化,實際上是今天所說的“中國精神”,它是新的時代精神坐標。
對未來美好生活的信仰。當代中國人的信仰,還應包括對未來美好生活的信仰。共產(chǎn)黨誕生給中國帶來巨大希望,改革開放以來取得舉止矚目的成就,更是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生活面貌。即便如此,當今仍有西方反華勢力一直試圖抹黑中國,國內(nèi)也有少部分人總覺得“外國月亮比中國圓”,轉(zhuǎn)而發(fā)泄對現(xiàn)狀的種種不滿,平日牢騷滿天飛。
我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信仰,就是要相信黨、相信國家,相信我們的民族智慧和力量。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共產(chǎn)黨制定了一系列深化改革開放措施,取得了重大成果,令人鼓舞。循著中國夢方向,我們已經(jīng)吹響“四個全面”號角,將來必將攻克更多困難、取得更多輝煌成果,這些都構(gòu)成了我們對未來美好生活信仰的根源。
(《三晉都市報》2016.4.14、新浪網(wǎng)2015.3.10、新華網(wǎng)2015.3.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