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祥
?
耿飚勇奪天險婁山關(guān)
婁山關(guān)紅軍戰(zhàn)斗遺址
1935年1月初,中央紅軍斬關(guān)奪隘,渡過烏江向遵義挺進?!半p槍軍”王家烈部望風披靡,丟盔棄甲,狼狽逃竄。劉伯承飛馬趕往前線指揮戰(zhàn)斗。他們冒雨疾進,從東、南兩面兵臨遵義城下。迷信烏江天險的遵義守軍,這時還蒙在鼓里,當他們看到紅軍的先頭部隊時,還以為是“自己人”哩。
當天夜里,紅軍攻占遵義。
第二天云開雨歇,老百姓開門一看,滿街都是紅軍,便紛紛議論起來:
“他們是怎么渡過烏江的呀?”
“神人相助,有‘水馬’作坐騎……”
這種“水馬渡烏江”的傳說被編得活龍活現(xiàn)。黔軍的頭目為了掩蓋自己的失敗,也有意制造這種輿論。一時間,紅軍有“水馬”“盔甲”的神話,成為人們的談資。進駐遵義的一支先頭部隊,干脆把“第一水馬司令部”的字樣號在房子上。
耿飚的紅四團是緊隨智取遵義的紅六團到達遵義的。長征以來,他們一直在大山里鉆,一看到遵義那鱗次櫛比的建筑,大家一陣歡呼。遵義是貴州第二大城市,市面繁華,民風古樸,當大家用洪亮的聲音傳告拿下遵義的消息時,三天三夜沒有得到休息的疲勞一下子跑得無影無蹤。
進入遵義東門,耿飚讓司號員吹休息號,以便大家整理一下被戰(zhàn)斗和泥濘搞得有些慘不忍睹的軍容,精神抖擻地出現(xiàn)在人民群眾面前。各連司務(wù)長開始籌劃采買,準備在這里補充糧食、被服、藥品和其他軍用必需品。
背包剛剛放下,部隊就被一大群學生伢、老倌子圍上。他們一定要看耿飚的“水馬”和“盔甲”。耿飚怎么解釋,他們也不信,再三地說“莫要保密啦,我們都是‘干人’(窮人)嘛,與紅軍是一家呀”等。這時,楊成武的傷已痊愈,回到了部隊。他便乘機開展宣傳工作,說得他們眉開眼笑地走了。
耿飚抓緊布置宿營。在烏江南岸時,部隊因為渡江沒過上新年?,F(xiàn)在,耿飚便讓各單位按照紅軍老傳統(tǒng),著手安排開聯(lián)歡會、會餐等活動,以兌現(xiàn)他所作的“到遵義補過新年”的許諾。
耿飚來到剛剛設(shè)立的團部,通信主任潘峰正在張羅著架設(shè)電話線,通信員正在找地方安釘子掛挎包。這時,劉伯承總參謀長和聶榮臻政委突然進來了。他們一進門就說:“不行不行,四團不能休息,有任務(wù)?!?/p>
“嗯?”耿飚剛剛解開腰帶扣,武器、圖袋都沒解掉,立即又扎緊了,只是把地圖抽了出來。
劉伯承說:“六團實際上是智取遵義,因此,敵人有3個團的兵力從北門逃了。這是一股后患。必須殲滅這些敵人。”他在耿飚已經(jīng)展開的地圖上指點著說:“你們立即出發(fā),去占領(lǐng)婁山關(guān)、桐梓。就是說任務(wù)還很重!”
聶榮臻說:“六團昨天比較疲勞,該用著你們這個主力團了。怎么樣?”
說實話,板凳還沒坐熱,就讓紅四團追擊敵人,這確實是沒想到的。但耿飚與楊成武交換了一個眼色,爽快地答道:“堅決完成任務(wù)?!?/p>
首長們看出了耿飚的心思,強調(diào)說:任務(wù)緊急,兵貴神速,不能在遵義停留。早飯也不能在這里吃,到途中去吃干糧。
“是!”耿飚和楊成武立正答道。
劉伯承又對戰(zhàn)斗作了具體指示,要求他們“奪關(guān)快、傷亡少”。最后還特地囑咐:“記住,要利用公路旁邊的第一根電話線與你們師部聯(lián)絡(luò)。我隨時等你們的消息?!?/p>
集合號把全團又匯攏起來,部隊浩浩蕩蕩地開出城門。這時,那些出去采買的給養(yǎng)員也匆匆趕回,一面入列,一面還在議論著“豬肉才兩角錢一斤,鹽巴倒要4角”“×連差點買下一口肥豬”“×連買了3匹布又退掉了”等,看情形大家對在遵義仍未過上年的事有點“遺憾”。但是,半小時后,這點遺憾很快就沒有了,全團只是踩著泥濘,向前、向前……
從遵義到婁山關(guān)約90里,看著戰(zhàn)士們幾乎是一溜小跑的勁頭,耿飚對楊成武說:“你看大家還是很有精神的嘛,倒是我們過慮了?!?/p>
“當然啰,這就是我們紅四團的精神。沒有這兩下子算‘鐵軍’嗎?”楊成武高興地回答。
他們拍馬奔馳,向隊伍前頭馳去。
當天下午,部隊抵達板橋鎮(zhèn)。按照預期的部署,途中估計會有遭遇戰(zhàn)。果然,由通信主任潘峰率領(lǐng)的尖兵與行軍中的黔軍后衛(wèi)接火。黔軍大約有一個排,一觸即潰,向婁山關(guān)逃竄。顯然,這只是黔軍的一只“觸角”。而他們賴以頑抗的,是婁山關(guān)天險。
據(jù)群眾反映,駐守板橋鎮(zhèn)的王家烈部本來就沒打算與紅軍交手,而是早就準備逃跑。這時,天色已近黃昏,大婁山的山澗叢林里,升起團團霧靄,將遠近高低的山巒鎖纏得嚴嚴實實。在這種情形下追擊,顯然無益。上級決定要紅四團在板橋休息一夜,準備明日向婁山關(guān)攻擊。
一聽說休息侍命,一些沒有其他任務(wù)的戰(zhàn)士也不擇條件,就地一躺便呼呼睡去。耿飚與李英華參謀長向上級呈送了宿營報告,又安排潘峰找向?qū)?、調(diào)查敵情社情、繪制行軍作戰(zhàn)地圖之后,便與楊成武向街上走去。
按照紅軍的老傳統(tǒng),紅四團要向板橋鎮(zhèn)群眾宣傳共產(chǎn)黨的主張和政策,宣傳紅軍的任務(wù)。當時,紅四團大部分是福建、江西人,講起話來貴州人聽不懂,耿飚只好發(fā)揮湖南話的“特長”,擔負起“宣傳”和翻譯的角色。當耿飚揭露國民黨的欺騙、地主老財?shù)膭兿鳌④婇y的掠奪,說明“干人”的貧窮與痛苦是從何而來時,群眾紛紛痛訴苦情。
有一戶五口之家,除了一位年輕婦女有條滿是破洞的短褲之外,其他人只有光著身子度日。這就是貴州軍閥長期統(tǒng)治的“政績”。群眾一致要求“紅軍先生”為他們申冤報仇。當晚,這個死氣沉沉的山區(qū)小鎮(zhèn)便燈火通明,充滿了歡聲笑語,許多青壯年紛紛要求參加紅軍。
耿飚正在與老鄉(xiāng)談話,忽見潘峰從山坳里帶回一位老獵人。據(jù)他介紹,從板橋到婁山關(guān),除了一條公路外,還有一條羊腸小道。這條小道過去曾是通往桐梓的唯一路徑,后來修通了公路,便無人再走小道。接到這個情報,耿飚真是喜出望外。老獵人說,這條小道年久失修,路上都是亂石頭,而且比公路要遠10多里路。耿飚心想,這對我們紅軍當然不在話下。
第二天一早,忽然得到師部要紅四團休整一天的命令。耿飚和楊成武決定利用這一天補過新年。板橋鎮(zhèn)雖不大,但也有幾家富得流油的土豪,耿飚讓大老李和他們談買賣,他們家里藏著的一些肥豬、雞鴨、臘肉,都成了紅軍的年貨。于是,紅四團官兵壓抑在心底的“過年”的欲望又被引發(fā)出來,上上下下動手準備,搞了一頓豐盛的午餐。
當耿飚正在吃飯時,有一位拄著拐棍的老人,手里提著一包東西,說是要親自送給團長。耿飚出去見老人。老人對他說:“我見您的軍隊是這樣的好,不罵人,不打人,說話個個都和和氣氣,像對親戚一樣,我從心里佩服,特地送來一袋云南白藥,表示我和我全家的敬意?!惫㈧蚶先说乐x,請老人和自己一道吃飯,可老人不肯,急匆匆告辭而去,連姓名也沒有留下。
長征途中,這袋云南白藥和與它配用的“保險子”救治了不少紅軍傷員,直至陜北的甘泉戰(zhàn)役,耿飚脖頸負傷,也是用它臨時救急。
吃完飯,部隊繼續(xù)休息,耿飚率領(lǐng)偵察分隊前往婁山關(guān)進行實地偵察。
婁山關(guān)的險峻真是名不虛傳。它位于婁山山脈的最高處,四周山峰環(huán)立,中間兩座山鋒宛如兩把利劍刺向天穹,形成一道狹窄的隘口,真是座“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的雄關(guān)。從遵義通往桐梓城的公路,沿著山間谷地蜿蜒而上,正好經(jīng)過關(guān)口。要奪婁山關(guān),必須從正面沿公路仰攻。耿飚分析:守敵是侯之擔部的3個團,經(jīng)過烏江之戰(zhàn),已是紅軍的手下敗將,對付這樣的驚弓之鳥,倒沒有什么困難。但地形對紅四團十分不利,如果從左邊直插云霄的高山和右邊刀削般的絕壁之間取道硬攻,部隊肯定要付出很大代價。這不符合劉伯承總參謀長“奪關(guān)快,傷亡少”的要求。因此,必須采取正面強攻、側(cè)翼偷襲的戰(zhàn)術(shù)才能奏效。但是偷襲必得有路。左面的懸崖峭壁當然無法利用,右面的高山峻嶺或許可以攀登。耿飚和參謀們在地圖上審視良久,想找出老獵人提供的那條小道,以便派出一支奇兵,從側(cè)背給敵人以有力的打擊。
當晚,側(cè)翼偷襲的戰(zhàn)術(shù)傳達到每個連隊干部,要大家連夜研究方案并及時上報。同時找來10多個當?shù)鼐用?,由耿飚與李英華向他們詳細了解通往桐梓的小道的情況。經(jīng)過全團反復醞釀,最后耿飚決定:偷襲分隊先沿舊有的小路向婁山關(guān)抵近,然后橫翻山嶺,殺上婁山關(guān)側(cè)后。在當?shù)鼐用竦膮f(xié)助下,偵察隊和工兵排很快就征集了竹竿、繩索、鉤鐮等登山工具,全團也完成了臨戰(zhàn)準備。為了保證戰(zhàn)斗勝利進行,耿飚又確定了各級指揮員的代理人,以備萬一在戰(zhàn)斗中傷亡,有人接替指揮。
第二天,部隊由板橋鎮(zhèn)出發(fā),向婁山關(guān)前進,8時許逼近山腳。到達婁山關(guān)后,部隊立即展開攻勢。第一營為前鋒,擔任正面主攻,營長季光順率領(lǐng)全營以第一梯隊隊形展開前進;第二營為第二梯隊,集結(jié)在山腳下待命。但偵察隊和右側(cè)的迂回部隊則早在3小時前、天還未亮時已由李英華和潘峰率領(lǐng),隱蔽地向右側(cè)山峰運動,覓路攀登右側(cè)高山,向敵后攻擊。
耿飚剛到山腳下,關(guān)上的守軍就開始射擊了。有的參謀不禁罵道:“見鬼!還有兩千多米他們就打槍,真是嚇破膽了?!?/p>
這時,通訊班已經(jīng)按照指定的第一根電話線接通了師部的電話。耿飚到電話機那里準備向師部報告戰(zhàn)斗開始情況,就聽電話員們在那里一個勁地說:“怪事!”耿飚問怎么回事,電話員報告說:“我們還沒搖鈴哪,電話里就有人嘰嘰喳喳亂嚷嚷?!惫㈧闷鹇犕惨宦牐?,電話里已經(jīng)有人在通話,一方說:“共軍來了好幾個團,正在向我們猛攻,聽到?jīng)]有?我們頂不住了?!甭曇粲旨贝儆挚只?,夾雜著沙沙的射擊聲。耿飚揚揚手,招呼楊成武一起來聽。這時,另一方以命令的口吻說:“軍座交代,你們無論如何要頂住。已經(jīng)派一個師去增援你們,快到松坎了。你們千萬要注意東邊的那條小道,加強警戒,提防共匪利用它偷襲桐梓城。記住沒有?否則軍法從事!”
這分明是侯之擔部在與王家烈的軍部通話。原來,耿飚部在按劉伯承、聶榮臻的指示,利用原有遵義至桐梓的電線桿第一根電線溝通聯(lián)絡(luò)時,無意間與黔軍的線路搭在一起了。雖然黔軍線路事先被紅軍剪斷了,但由于雨后地上積水,兩個斷頭掉在積水中,經(jīng)雨水傳導,又接通了。這倒為耿飚截獲守軍情報提供了方便。從王家烈部和侯之擔的對話中,他們不但證實了右側(cè)確實有一條小道直達桐梓,而且還了解到黔軍有好幾個團仍散布在山后的公路上,正在運動之中。
這真是一個及時的情報。想不到這條小路還真是守軍的一個空虛缺口。于是,耿飚把這一情況通報全團,并指定專人專門監(jiān)聽和記錄黔軍的電話。又命令側(cè)翼偷襲部隊改隱蔽前進為虛張聲勢地行軍,造成襲擊桐梓城的態(tài)勢,以“兵不厭詐”的手段干擾黔軍的防御決心。同時命令:正面攻擊的第一營暫緩出動,待布置好壓倒守軍的優(yōu)勢火力后,一并總攻。
一個小時后,總攻前的一切部署都按計劃完成,耿飚正要發(fā)令,誰知“計劃不如變化,變化不如電話”。正在這時,電話鈴又響了。負責監(jiān)聽的戰(zhàn)士興奮地向耿飚招招手,耿飚與楊成武趕緊走過去。這次發(fā)話的,還是王家烈軍部那個家伙,但已不是剛才那種漫不經(jīng)心的官腔了,而是用一種緊張得幾乎發(fā)抖的聲音在喊:“喂!侯師長嗎?在你們側(cè)后,發(fā)現(xiàn)共匪主力,正在向桐梓運動。軍座要你們立即撤退,不然就會被截斷后路。我們先走了,聽到?jīng)]有?”另一方則用恐慌的腔調(diào)說:“聽到了。我馬上執(zhí)行。你們得掩護兄弟一下?。 睂Ψ讲坏人耷恢v完,“咔”地掛掉了電話。從此,再也聽不到他們通話了。
楊成武說:“敵人要跑?!惫㈧f:“他們跑不掉——立即總攻!”
婁山關(guān)紅軍烈士紀念碑
10多把軍號,吹響了向婁山關(guān)進軍的沖鋒號,所有輕重機槍霎時間向婁山關(guān)噴出一條條火龍。勇士們一躍而起,向婁山關(guān)猛撲上去。
婁山關(guān)守軍作垂死掙扎,一堆一堆地躲在石頭后面和掩體里,守著狹窄的關(guān)口。他們用機關(guān)槍、手榴彈、石塊,向紅軍射擊和投擲。紅四團主力部隊則利用各種地形,準確地向敵人射擊。槍炮聲和喊殺聲,回蕩在婁山關(guān)的山谷里。突然,接連不斷的手榴彈爆炸聲從山頂上傳來,守軍頓時炸了營。原來,是李英華和潘峰率領(lǐng)的側(cè)翼偷襲部隊趕到了。他們在沿那條廢棄的小道行進到敵人左翼時,從斜刺里向守軍后方插去,有時要越過高高的山梁,有時要潛入深深的山谷,有時還要淌過一條條山溪。有的地方根本就沒有路,他們便披荊斬棘,開出一條小徑來。遇到斷崖陡壁時,矮的地方他們就搭人梯;高的地方,就用竹竿綁上鉤鐮,鉤住崖邊小樹,再把繩子套在樹蔸上,一個一個地往上攀登。經(jīng)過兩個小時的艱苦行進,終于占領(lǐng)了婁山關(guān)左邊的山頭,按計劃參加了總攻。
當這些從天而降的“神兵”把集束手榴彈丟在守軍頭上的時候,敵人還以為是他們自己的增援部隊打誤會了呢!
耿飚把上述的戰(zhàn)斗情況用電話直接報告給紅一軍團。軍團領(lǐng)導在電話中不斷地鼓勵他們。
夾擊成功大大鼓舞了紅軍的斗志,戰(zhàn)士們上起刺刀,與守軍逼近格斗?!半p槍軍”見紅軍上了關(guān)口,已經(jīng)無險可守,不顧軍官的恫嚇,紛紛棄槍丟炮而逃。紅軍則如摧枯拉朽,一口氣追殺下去。從婁山關(guān)分水線(最高點)上看下去,沿途到處是逃跑的黔軍扔掉的槍枝、彈藥、煙槍、軍服、臂章、棉被、雨傘、包袱、背簍和亂飛亂飄的文件。紅軍戰(zhàn)士只揀武器彈藥,誰也不拿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耿飚登上婁山關(guān)。首先看到的是敵尸橫陳,污血斑斑,敵傷兵負痛哀號、俘虜跪地求饒。有個俘虜軍官發(fā)了煙癮,鼻涕眼淚糊了一臉,看起來似乎比死還難受。再行幾步,見有茅屋數(shù)間,一座石碑矗立在路旁,上面刻有“婁山關(guān)”3個字。這時,耿飚身居高山雄關(guān),頭頂藍天白云,心胸感到無比開闊,不禁想起了古人“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的詩句,便要了筆墨,在石壁上寫下了這兩句。
從此,婁山關(guān)成為中國革命里程碑上一個永遠閃光的名字。在耿飚第一次由南向北攻占婁山關(guān)之后不久,紅軍又一次由北向南二下婁山關(guān),經(jīng)過兩度鏖戰(zhàn),雄關(guān)更加巍峨壯麗。這個后來被毛澤東在《憶秦娥——婁山關(guān)》中喻為“真如鐵”的“雄關(guān)”,確實被中國工農(nóng)紅軍“而今邁步從頭越”了。
王家烈在關(guān)上筑了許多工事,本想以此擋住紅軍,可惜他太迷信“關(guān)”的威力,讓耿飚一腳踏破“山頭”。占領(lǐng)婁山關(guān)后,紅四團邊追邊打,當天占領(lǐng)了桐梓城。
桐梓是古代傳說的“夜郎國”都城。那個“夜郎自大”的典故源出于此。也許正是由于這個歷史淵源的緣故,久居這里的“土皇帝”王家烈也像古代夜郎國王那樣學會了吹牛皮??上В@次他的牛皮吹破了。
進駐桐梓之后,耿飚才發(fā)現(xiàn)王家烈確實把這座小城苦心經(jīng)營了一番。王家烈和侯之擔都是桐梓人,所以桐梓人在貴州軍閥部隊里當官的特別多,因而這里的洋樓比別的城市多。遵義沒有電燈,而這里卻有電燈。這座兩萬人的山城,有寬闊的公路,有幾家工廠,還有一個小發(fā)電廠,因此吸引了貴州的軍閥、商人都來這里聚集,或建上一幢小樓。紅軍一到,他們?nèi)巳强?,那些樓房都做了紅軍的宿營地。
紅軍每個排都分了一座小樓,這簡直把戰(zhàn)士們樂壞了。他們這里看看,那里摸摸,問這問那,怎么也弄不明白那電燈“怎么燈頭沖下”,那留聲機里“怎么藏著唱戲的”。
在戰(zhàn)士們休息時,供給處的大老李們可忙壞了。他們抓緊時間購買布匹,準備給全團人員每人做一套衣服。
楊成武為了讓大家開開眼界,看看“電”是怎么“發(fā)亮”的,就與電廠老板聯(lián)系,協(xié)助他們?yōu)楸磺娖茐牧说碾姀S恢復發(fā)電。他們的工作主要是為電廠運煤。擔架連和團直機關(guān)人員忙了一下午,電廠點火了。大家正瞅著電燈看它怎么“著”呢,陳光師長和劉亞樓政委來了,見了耿飚第一句話就是:
“你們馬上出發(fā)!”
“向哪?”
“向北。占領(lǐng)牛攔關(guān),向松坎前進?!?/p>
從師長、政委的神情中,耿飚感覺到這次任務(wù)非同小可。于是,經(jīng)過簡短的動員,全團在進入桐梓不到半天后,連電燈如何亮也沒看上,就打起背包,重新踏上了征程。
當天,紅四團奔襲40里,夜宿牛攔關(guān)。偵察隊四處派出活動小組,連連抓到黔軍散兵。一問,原來是耿飚的部隊插到黔軍前衛(wèi)部隊的序列里來了。王家烈還不知道紅軍已經(jīng)占了牛攔關(guān),4個團的兵力還在稀稀拉拉地沿公路行軍呢!獲此情報,耿飚便利用居高臨下的有利地形,擺開伏擊陣勢,打了他個措手不及,當即消滅兩個團,剩余兩個團被紅軍一陣猛沖,潰不成軍,一部分縮回松坎,一部分遁入山林。
為了占領(lǐng)松坎,耿飚也不戀戰(zhàn),吃了干糧就走,一路上見黔軍就打,打完再走。這些黔軍也怪,常常是一觸即垮,這又得歸功于他們自己制造的那些“水馬”“盔甲”之類的神話。在途中曾出現(xiàn)過這樣的笑話:尖兵在黑夜中與王家烈一股部隊遭遇,他們扭頭就跑,連跑邊喊:“紅軍先生,機槍扔在草垛里啦!”原來他們都曉得紅軍“繳槍不殺”的政策。
紅四團一夜奔襲,拂曉趕到松坎。那里的一股黔軍剛剛做好早飯,還沒吃一口,就被紅軍趕出了鎮(zhèn)子。俘虜驚訝地說:前天你們還在婁山關(guān),怎么一夜之間就到了?難道你們的“水馬”在旱地上也能跑?
當時,耿飚還不知道遵義正在召開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即遵義會議),紅四團只是按照命令在松坎警戒。師部令紅四團就地警戒川西方向,并休整7天。1月17日,耿飚奉命調(diào)到紅一師任參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