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平
女子競走是中國田徑強項,僅教練王魁指導過的運動員,就曾奪得兩枚奧運會金牌,十幾個世錦賽和世界杯賽冠軍,創(chuàng)造了一大批世界紀錄。
大姐徐永久
隊里都叫她徐大姐。她是中國田徑第一個世界冠軍,1983年挪威卑爾根世界杯競走賽女子10公里個人和團體兩金得主,連續(xù)三屆榮獲全國十名最佳運動員稱號。
1988年初,她因折磨多年的坐骨神經(jīng)痛而退役。談及作出這個艱難決定時,她神情似乎有點黯然:“我這輩子有兩大遺憾,一是傷重實在練不下去了,現(xiàn)在右腿還陣陣發(fā)麻;二是沒趕上女子競走進入奧運會?!?p>
退役后,幾經(jīng)周折,她放棄了去大連體委做官的機會,回到沈陽體工隊大院。其間,在機關干過一陣,1995年后,她拿起教鞭,主管省少體校的競走訓練。僅一年多,她所帶的隊伍在全國少年比賽中,就獲多項男女冠軍。1997年,她升任省隊主教練,先后帶過近40人,有全國男子50公里第一,也有2001年世界杯團體冠軍成員。
現(xiàn)在的年輕人,與她三十多年前進隊時比,差異很大,價值取向與思維、行為方式都大相徑庭。這讓她遇到了難題,成天在琢磨如何將技術(shù)、體能和意志、思想練到位。
“那時我們多單純多自覺啊,從貧困農(nóng)村來到能吃飽穿暖的體工隊,特別滿足,一門心思就是練,整個青春歲月在宿舍、食堂與運動場三點之間轉(zhuǎn)圈。教練王魁被人叫成‘魔鬼,可見我們當時多苦多難!”
徐永久的隊員多在16到19歲,這個年齡段有點特殊,師長的由衷之言不大聽得進,弄不好還產(chǎn)生逆反心理。如果不與實效掛鉤,類似“付出才有回報,要靠真本事吃飯”之類說辭就顯得蒼白無力,經(jīng)常是多次談話效果也不明顯。有時不能當面批評,要回頭再作冷處理。
為了對孩子負責,她不得不拉下臉面,該嚴管的就得嚴管。有時候一生氣,她也會扯著嗓門嚷嚷:“你們也該知足了,一個月工資就拿四五千,當年我的第一個世界冠軍,到手獎金才1750塊。咱們最起碼也得對得起這份工資吧!再說,你們現(xiàn)在有多大壓力?前人都蹚了不少路,哪像我們,世界上第一批搞女子競走的,未來一切都是未知數(shù)?!?/p>
徐永久回憶說:“當年輿論也受不了,說大姑娘走道像跳搖擺舞、扭大秧歌,難看死了。還有人引經(jīng)據(jù)典說會影響女性生理,真把我們嚇壞了。我都想回爐再練中跑。好在我們的指導堅決不放,我們最終也都選擇了堅持。你們該相信前輩的話。”
多年來,她手下的男隊員中長短距離都有,項目特點不同,比賽時長不一,要拉到一起訓練,讓徐永久很是頭疼。除大冬天外,搞長距離就得起大早,天熱會影響訓練質(zhì)量。大部分日子,她開著摩托車跟在隊尾,靠車燈監(jiān)督訓練,保障安全。好在她選線路經(jīng)驗豐富,“要選好適合訓練坡度、彎道要求的普通公路,能形成封閉圈子,汽車還要少”。她的隊員從未與汽車發(fā)生過碰撞,也沒有發(fā)生過較重的崴腳踩踏事故。
她是高級教練,還是位權(quán)威裁判,曾經(jīng)參與國內(nèi)奧運會選拔賽等重大賽事的執(zhí)法。
兒子6歲時,她調(diào)往大連,兒子跟著爸爸在沈陽,在兒子最需要母愛之時,她沒能在身邊。
“我明年就要退休。我努力了,此生無悔”,徐永久說。
屬貓的王妍
競走這種體能和技術(shù)缺一不可的項目,王妍連頭帶尾干了18年!人都說她是屬貓的,有九條命,打不死。其實,她并非完全靠天賦,運動生涯的三起三落便是佐證。
2001年11月第九屆全運會,王妍做準備活動時,一改平日的低調(diào),主動與電視臺記者打招呼:“今天是我最后一次比賽了,給我多拍一點??!”
年底,30歲出頭的王妍回到生活多年的遼寧省軍事體育航海運動學校,恰逢競走隊歸口,遷往省田徑管理中心。因王妍年齡偏大,杜兆才校長就把她留在了學校。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脫產(chǎn)學習和實踐,2003年6月,她成為主持工作的訓練科副科長,2006年又升任科長。盡管環(huán)境不陌生,但她的角色由隊員轉(zhuǎn)變?yōu)榉照吲c管理者。海校不再擁有競走隊伍,她要主管省級賽艇、皮劃艇、帆板、曲棍棒、壘球、自行車等隊,運動員多時達四五百人。隔行如隔山,她面臨新的挑戰(zhàn)。
一個分不清皮劃艇,靠死記硬背“坐的是皮艇,跪的是劃艇”的外行,回校僅僅一年,就對每個項目的技術(shù)訓練規(guī)律基本掌握,多數(shù)隊員的情況了如指掌。她的特殊經(jīng)歷使不少領隊和教練員在做技術(shù)預案與思想工作時,常常以她為例:科長也經(jīng)歷過三起三落呢!
1983年,她12歲就到王魁手下,15歲時就破了世界紀錄。當時的媒體猛爆王魁的評語,“神童”的稱謂不脛而走。然而,由于過早超量訓練,加上童年玩單杠一次狠摔在地,肩膀、頸椎傷一直未能痊愈,所以,就有了1988年她的第“一落”。她當然不愿離開隊伍,就主動攬下做記錄、打水、幫大家買車票等雜活,只要隊里需要的,她什么都干。這三年,她體重從不到50公斤長到超過65公斤,人們斷定王妍的運動生命已經(jīng)結(jié)束。
但誰能想到,1992年王妍體重回到49公斤。1993年8月德國斯圖加特世界田徑錦標賽被罰,讓她耿耿于懷。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獲得銅牌,1999年世界田徑錦標賽獲得亞軍,王妍再度崛起,恢復的速度驚人,
1997年,王魁不再帶隊,教練由張阜新接替。也許是開始時磨合不好,她又遇到了瓶頸,將近兩年,一直在堅持與退役的十字路口痛苦徘徊。王魁來了電話:“前幾年我們的確練得過了,但你現(xiàn)在胃口好,心肺功能好,晨脈43次,只要練得動,什么別不往心里去,再打一屆奧運會。”這幫她下決心咬定青山,迎來了她運動生涯的第三個高峰。1999年,西班牙塞維利亞世界田徑錦標賽女子20公里競走決賽,她和隊友劉宏宇并肩沖向終點線。中國競走還從未在這一世界頂級田徑賽事中拿過金牌。她穩(wěn)住腳步,高高興興地掛上了銀牌。賽后她說:“進場后,裁判可以執(zhí)行突然死亡法。要是打內(nèi)戰(zhàn),風險太大。我們姐妹誰拿金牌不都一樣嗎?”
王妍懂得感恩,她毫不諱言“沒有王指導就沒有我的運動生命”。她所在的海校離王魁住地約33公里,逢年過節(jié),她都要開車去看望教練,有時還攜上戰(zhàn)友劉宏宇、谷燕等,給老教練做飯炒菜搞衛(wèi)生。2010年春,她被任命為海校主管訓練的副校長后,再忙再累,探視的習慣都不變。
2010年8月,王魁80歲生日,興高采烈,最讓他深感驚喜的是王妍托人請國際田聯(lián)送來一幅精致的生日賀匾,上有田聯(lián)主席熱情洋溢的致辭與簽名。
隊里人都說:“在王魁手下練過,就什么都難不倒了?!?/p>
犟牛金冰潔
金冰潔1970年出生,屬狗,但其個性活生生是條犟牛。
1991年夏,王魁帶領中國競走隊熱火朝天地備戰(zhàn)第三屆世界田徑錦標賽,主力金冰潔卻提出不干了。
王魁目瞪口呆。論年齡,她剛20歲出頭。論條件,1米69的個頭,協(xié)調(diào)性柔韌性出眾。論戰(zhàn)績,更為一流,1983年入隊,過兩年就拿亞洲冠軍,之后連破女子10公里世界紀錄;1987年紐約世界杯競走賽,她孤軍奮戰(zhàn),站上了領獎臺;1989年第二屆全國青運會,她包攬全部冠軍,再次雙破世界紀錄;1990年3月在合肥所創(chuàng)20分37秒70的5000米場地全國紀錄,一直保持到2012年。
王魁認定這是一顆新星,她將引領世界新潮流?,F(xiàn)在是怎么啦?
王魁知道一點內(nèi)因,語氣坦率而誠懇:“你沒見上父親最后一面,是我不對,我也很難過。我們?nèi)蝿仗?,但我萬萬沒想到他會這么快離去?!?/p>
金冰潔拿出體檢報告,說:“我實在頂不住了,尿血老不見好?!?/p>
王魁瞅瞅單子,又看了一下她那有點變黃的瘦臉,終于網(wǎng)開一面,“那你先回家,其他的放一放”。
金冰潔飛速趕回彰武老家,見到的是新墳頭上父親的遺像。聽哥哥說,父親突發(fā)腦溢血,斷氣前還一直念叨她的名字。
金冰潔泣不成聲,父親虛歲才49,這個打擊讓她難以承受。一段時間,她根本無法正常訓練,別人再勸再幫,始終拉不回她的心。她屬于技術(shù)型運動員,認定自己無法適應那種長期超負荷的“魔鬼訓練法”。之后幾年,她以隊員兼助理教練的身份先后在甘肅、上海干了一段,其間帶的一名吉林籍隊員在全國比賽中成功掛名。
1995年新年剛過,金冰潔去大連找了王魁。她說:“我爸的事過去了,我很難過,但我決不怪你。你還派人去蛇島采藥,我很清楚。但我現(xiàn)在實在練不動了,再說年齡也大了,想回遼寧工作,你一定要幫我?!蓖蹩龁柷迩闆r,當場寫了張字條。
葫蘆島市體育局熱情歡迎她,讓她先在葫蘆島市體校任教,后來擔任體育中心大型活動部部長。市里的比賽,她與同事搞得井井有條。
市游泳館一直由物業(yè)中心代管,請人承包,虧損帽子長期摘不掉。2014年春,金冰潔兼任游泳館負責人。到游泳館不久,一位大媽在深水區(qū)嗆水,被救生員救起后,不僅不感謝,還闖進金冰潔辦公室吵吵:“我在超市摔一跤,哪家不給個三百五百的?”金冰潔不卑不亢地說:“我們的水有問題嗎?設施有問題嗎?救援及時吧?再說,你也沒受傷,就這么一點點不舒服,我們賠什么?”老大媽悻悻地走了。館員們大松一口氣,說“金姐畢竟在王魁手下練過”!
2008年春節(jié),金冰潔一家三口回老家彰武過年。大年初一天剛亮,縣公安局的一個同學匆匆來電:“你的車借給別人了嗎?車后座有一本你的訓練教案?!钡玫酱_認后,她直奔殯儀館。雖然全身裹著白布,但丈夫熟悉的身軀輪廓令她發(fā)瘋般地撲了上去。丈夫先前是省田徑隊短跑主力,曾拿過全國青年亞軍,昨晚還在一起吃飯看春晚呢。她死活不信,想上去看個究竟,卻被人死死拽住,直到追悼會才見上他一面,從此陰陽兩隔。
中年喪夫,幾個月里,金冰潔不知吞下多少淚水,可日子還得過下去,她家的體育情結(jié)不能斷。
兒子喜歡短跑,在興城體校訓練。過去,當業(yè)余教練的活主要由丈夫擔當?,F(xiàn)在,這副擔子全交給了她。金冰潔沒有辜負家人的重托,兩年后將兒子送進了江蘇省田徑隊,主項200米。一有機會,她會趕到南京探親,兒子有賽事,她千方百計看電視與視頻,評點一番,還不時將報刊網(wǎng)絡上發(fā)表的蘇炳添、謝震業(yè)的心得一一轉(zhuǎn)告。她說:“出不出成績我們無法左右,但要對得起教練,對得起自己,對得起社會?!泵糠陜鹤踊丶?,金冰潔都會到火車站接送,陪他到田徑場跑步,給他當按摩師。
悲喜人物劉宏宇
1975年出生的劉宏宇,在中國競走圈是個特例,大器晚成,大喜大悲,退役前兩年經(jīng)歷了冰火兩重天。
1999年是劉宏宇創(chuàng)造奇跡的一年。春天,她獲得世界杯競走賽20公里個人和團體兩項冠軍。初秋,在西班牙塞維利亞世界田徑錦標賽再獲20公里競走冠軍。
第二年的悉尼奧運會是實現(xiàn)她三大賽大滿貫的絕佳機會,她也具備了這個實力。比賽途中,她被裹進第一集團。為掌握主動,她在15公里處發(fā)起沖鋒,脫穎而出??上?,她忘了“槍打出頭鳥”的老話。16公里處,一輛摩托車擋在她面前,戴頭盔的裁判舉起了示意罰下場的紅牌。劉宏宇趴在路過的欄桿上泣不成聲,久久不起,現(xiàn)場攝像機與頭上盤旋的直升機長時間向世界傳送著令人動容的一幕。
多年后,談及那次從天堂摔進地獄的經(jīng)歷,劉宏宇淡淡而言:“競技體育殘酷,天經(jīng)地義,讓人沒想到的是悉尼比賽怎么罰下這么多人。走在前五名的人全部被罰,其中的意大利運動員在歷史上從沒出過事?!?
奧運會后,劉宏宇跌跌撞撞爬起來,但能力與狀態(tài)已非昔比。2001年全運會,她拼了老命,也只拿了個第三。多年纏身的傷病使她渾身像散了架一樣,她只能選擇退役。
回到多年來形影不離的遼寧海校,在校長辦公室門口,她遲疑了一陣,心里很復雜。
校長杜兆才對競走項目十分偏愛,對劉宏宇的情況也了如指掌,先前一直主張她堅持下去,這次也松了口:“你歲數(shù)也不小了,老傷又是個繞不過去的攔路虎,這里醫(yī)療條件太有限,撤退也是一種選擇。你想到哪個部門?”
劉宏宇回答很痛快:“服從分配,我什么都要從頭學起。”
杜兆才說:“那就先到人事科吧。工作雖然煩碎,但政策性原則性強,工作要求細,可以得到全面鍛煉?!?/p>
劉宏宇開始了數(shù)百人的考勤統(tǒng)計,負責辦理招生和退役,上保險,辦出國手續(xù),管理每位運動員的工資、證書、成績冊。她要求自己決不能出錯,后來學校多次考評,還真沒出過什么差錯。
2003年,海校派她去北京第二外語學院學英語,畢業(yè)后再參加電腦培訓,劉宏宇都以優(yōu)良成績結(jié)業(yè)。
她經(jīng)常要去沈陽出差,去省人事廳、省體育局辦事。當時高鐵還沒修通,大連到沈陽間往返足足800多公里路,一個來回,緊趕慢趕,兩頭黑是常事。攤到這種差事,她一大早五六點鐘就走。好幾年,在省帆板隊當教練的老公帶隊在外省集訓,年幼的兒子根本無暇顧及,她都硬著頭皮挺了過去。
劉宏宇帶頭參與全民健身運動。下班后,只要天氣好,她就在戶外快走,前幾年走1公里只用六七分鐘。近些年,她在大連市民比賽中拿過兩項成年第一,去山東臨沂參加全國半程馬拉松8人接力,她跑第七棒,一點兒沒被拉下。到了節(jié)假日,她會帶著兒子爬山、跑步、滑雪。
2010年,她被調(diào)到辦公室,任主任科員,實權(quán)沒多少,雜事更多了。
談及半輩子的感悟,當然回避不了奧運會的經(jīng)歷。劉宏宇很冷靜:“事情早已過去,不去想它了。我盡力了,就問心無愧?,F(xiàn)在更重要的是要腳踏實地,做好眼前工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