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慧
當今的初中生,他們到底在想什么?他們的價值觀、人生觀到底是什么?為此我們在暑假做了一些調查。絕大部分學生有明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學習刻苦,朝氣蓬勃。但個別學生存在不正?,F(xiàn)象,表現(xiàn)為:學生無動力,整天迷戀在網絡游戲、科幻小說等里面;幻想著男女相戀的學生生活與浪漫的自己也未知的愛情生活;追求生活上的享受,物質生活的刺激。加強學生價值觀教育迫在眉睫,不容遲緩。
一、學生的價值觀形成需要社會家長教師的正確引導
如今的初中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由于生活環(huán)境、學習環(huán)境的改善,家長為了讓學生考上好大學,大都讓孩子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缺少老一輩革命家的那種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氣概,缺少吃苦耐勞的精神。要正確引導教育學生認識人生的目的、意義、態(tài)度,要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積極向上,在實現(xiàn)個人理想的同時,熱愛國家、熱愛人民,具有為全社會謀福利的奉獻精神,歷史上由于人生目標的激勵而成才的事件不勝枚舉,但我們可用身邊實際的人和事,進行時時刻刻的真人、真事、真實的教育,讓他們知道,做到真善美,并非是一件難事,而且是一件非常容易做到的事情,長此以往,他們就會有一個很好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當年魯迅的《一件小事》不知道教育感化了多少人,不知道多少人為此感悟了什么是自己的人生目標,可見一件小事的激勵作用有多么巨大。
二、學生的現(xiàn)實觀與價值觀的教育
當今學生現(xiàn)實的價值觀越發(fā)明顯,他們從親人朋友那里看到和學到的現(xiàn)實生活,讓他們沒有完全了解生活,就開始與個人的價值觀進行了聯(lián)系。從而他們希望找到一個既能滿足自己的價值觀,又能符合特定職業(yè)要求的職業(yè)與學校。由于他們面臨升學和就業(yè)的壓力而追求各學科的“實用價值”,就是自己不感興趣的學科,只要中考要考的,就會集中精力去學。這點在初衷是對的,但一定要讓他們懂得,這是你文化底蘊與價值觀的一個小小的臺階,不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強迫,這樣做他們的價值觀取向以后才不會扭曲。
三、發(fā)揮初中生同齡人的作用,促進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初中生同齡人的相互影響是巨大的,我們應該有目的地發(fā)揮那些有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的初中生典范性的榜樣作用,來激勵和啟發(fā)他們。不用找一些離他們生活學習很遠的同齡人的事情,來古板地進行說教,更不能用同齡人的小明星進行教育,因他們在生活學習中沒有看到也沒有體驗到,這是個“未知數”的教育,不會有效果的。只能用他們了解到的與能體驗到的實際生活中的同齡人的實例,進行有效的教育,他們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才能逐漸更好地形成。
四、充分利用學校與班級各項活動對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
活動,顧名思義就是只有把事情像水一樣活起來,人們的思維才跟著事情一起行動起來。我們要進行學生的價值觀的教育,就必須把與價值觀相關聯(lián)的事情(也就是各項活動)做起來,這樣學生的人生觀才會與我們做起來的各項活動一起行動起來。在我們做的過程中,他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才會不斷地進行演變,以至于達到更好。我們可以開展“崇尚科學,反對邪教,熱愛祖國”的主題班會,加深學生對邪教本質的認識,樹立對科學、人生的熱愛,對祖國的摯愛;可以開展“學雷鋒,做好同齡人榜樣”的活動,在學生中樹立“助人為快樂之本”的信念,養(yǎng)成真善美的情操;可以開展“新世紀偉人的足跡”征文活動,以樹立偉人的榜樣作用,激勵學生積極向上。
總之,學生學習與生活中的每一個時期,都是一個人人生觀、價值觀成型的重要階段。作為一名教師,時刻要樹立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意識,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結合智育和德育的理論與實踐,通過關心學生、熱愛學生,開展各種有意義的活動,來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校園環(huán)境,營造一個活潑和諧的班級氛圍,讓學生在這樣一個寬松、快樂、健康的環(huán)境中學習成長。當然,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就要求我們每位教師與時俱進,腳踏實地,真抓實干,經過長期的努力與引導,讓學生逐步形成,并在形成過程中讓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對社會有用之才。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