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利江
初中數學課的內容豐富,知識點多,在學習方式上的要求已不局限于小學的簡單模仿,而是需要對一個知識從不同角度去分析,在頭腦中架構新的知識體系,運算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都需提高,但對于剛剛從小學升入初中的孩子來說是困難的。作為教師怎么去轉變這種局面,給剛上初一的學生在學習上開好一個頭,這是至關重要的。根據多年從教的經驗,我認為應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改變單一的教學模式
初中生的抽象思維還處于發(fā)展階段,初中數學知識對他們來說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單一的老師教、學生學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不能滿足教學要求的,或者說是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的。有經驗的老師都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和認知,從課的內容出發(fā),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游戲情境,逐漸將學生的思維從游戲帶入課堂。如我在教授“有理數加法運算”時,讓學生猜想,這種加法的法則和什么游戲相像,大家都想到了和輸贏游戲很像,把枯燥的法則學習變成了一種游戲,這樣不僅提高了課堂效率,而且還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
素質教育要求師生之間是一種民主平等的關系,師生雙方在教學內容上是傳遞與接受的關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充分發(fā)揚民主,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比如,在數學課堂上,有學生在有的地方有異議,然后在全班同學面前給教師提了出來,這時我們不能為了教學進度而打消學生的這種疑問,首先應該表揚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其次,仔細考慮自己是否真的出錯了。最后,如果有錯要及時改正。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互動、互惠的師生關系。
三、對學生進行激勵性教育
“鼓勵別人一句,強于指責別人百句?!泵總€人都希望自己無時無刻不得到別人的肯定與認可,誰都不希望自己總是被別人指責。在學習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會希望得到教師的表揚和稱贊,因為在學生眼里,教師的嘉獎是教師對自己的肯定。在這種動力的驅使下,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了激發(fā),就會將學習當做是一件幸福的事。這也就從側面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熱情,是快樂學習的具體表現形式之一。
四、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
學生的認知能力是不同的,理解問題的能力也是千差萬別的,對于同一問題,老師都用同一把尺子來衡量,是不會有好的收效的。我們要考慮所有的學生,將差別性教學深入應用在課堂上。從引入新的內容上來講,數學的內在關系是緊密相連的,教師可以通過回憶學過的內容來引入新內容,此時則通過第三層次學生去回憶學過的內容,使其加深印象。第二層次的學生則解決新內容的引出,第一層次的學生則完善第二層次學生的內容。在解說新的內容時要先考慮到第三層次的學生,循序漸進。在課堂鞏固練習上,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操練,第一層次的學生比較得心應手,教師則讓學生操練轉變形式的習題,可以給第二層次的學生比較有難度的習題進行操練。另外,教師要認真對待第三層次的學生,提供難度小的習題有助于他們加深記憶。
總之,一節(jié)好課的評判是多維的、不同角度的。作為教師,在以教書育人為目的的大前提下,運用什么樣的教學方式與方法是逐漸形成的,逐漸形成個人的教學風格,只要我們多進行思考與總結,那么,一節(jié)好課離您就不遠了。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