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東海
【摘要】本文介紹了鋼廠測繪地理信息系統(tǒng)工程建立的方法、步驟、注意事項及其重要性。
【關鍵詞】測繪地理信息系統(tǒng)建立; 統(tǒng)一、可靠的控制基準
1、系列測量模式
我在多年的測量工作中,在鋼廠新建項目中采用一套從勘察─設計─施工─竣工─管理等全過程的系列測量工作模式。
2、平面控制測量
2.1 高精度施工平面控制網建立的必要性
在廠區(qū)內建立統(tǒng)一、可靠、精度較高的平面控制基準是建立基礎地理信息系統(tǒng)、并為現階段施工建設提供可靠測量控制基準的重要基礎。
2.2 施工控制網的等級和精度
3、施工控制點加密與編號
3.1 一級施工控制點是直接為施工服務的,對于后期擬建項目,區(qū)域性測量控制基準布設,規(guī)范規(guī)定點距在100~300m之間。按平均邊長300m設計,編號從年+001(如2015年為15,001為點號)開始順序編號。點位擬埋設在主要道路無地下和架空管線一側、距路緣石1m左右。
3.2 一級施工控制點在確定具體埋設位置時,應與總圖設計保持一致。
3.3 為了能長期永久保存,本工程中布設的三等GPS點、一級施工控制網點,擬全部埋設為不銹鋼標芯砼澆灌標。
4、外業(yè)觀測
4.1 三等GPS擬采用標稱精度不低于5mm+2ppm的GPS接收機,按靜態(tài)方式進行觀測。
4.2 一級施工控制網采用全站儀觀測。
5、高程控制測量
為實現總圖設計、施工布局相關的坐標、高程定位目標的順利實現,必須在已建立的深樁水準點和地表水準點基礎上,加強廠區(qū)高程控制網的復測。管線測量精度 相當于測站點的測量精度。二等水準使用瑞士WILD NA2+GPM3自動安平水準儀配因瓦水準尺進行施測,使用電子手簿記錄。
6、現狀圖測繪
6.1 圖根控制測量
6.1.1 圖根平面控制測量
圖根控制選點應密度均勻,須滿足地形測圖和管線回收的需要。一般情況下圖根控制應采用導線網布置,個別通視困難的地方(死胡同)可布設支導線。
6.1.2 圖根高程控制測量
圖根高程控制布設圖根水準。圖根水準以等級水準作起算,布置成附合或閉合路線。采用自動安平水準儀配普通測量標尺施測。觀測方法和精度應符合《工程測量規(guī)范》中相應的規(guī)定。
6.1.3 數據采集及成圖
采用全野外數字化方法測繪1:500竣工現狀圖,采集屬性數據。
(2)地形地物分層、代碼按下表的規(guī)定執(zhí)行。
6.2 測圖比例尺及等高距
測圖比例尺為1:500,高程注記至0.01m?,F狀圖測繪比例尺為1:500,等高距為0.5m,圖上高程點注記精確至0.01米。
7、架空管線調查及測繪
7.1 架空管線測量內容及取舍
7.1.1管徑大于50mm的各種生產流程工業(yè)管(工藝流程管不調查)的管外徑、介質、數量,按類構成網絡。6kV以下的電力線、通訊線不區(qū)分數量。6kV以上(含6kV)的高壓線應分別構成網絡。架空電纜橋(槽)中的電纜不區(qū)分表示。
7.1.2架空管線空間位置、管徑、管架高度和結構,管線附屬設施的空間位置及結構,采用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實地、逐一進行采集。
7.2 編輯成圖
將審定后的結果按相應的分層和代碼輸入計算機中編輯成圖,并標注相應的參數。
7.2.1地下管線探測
7.2.2 管線探查方法
金屬管線采用雷迪RD8000或富士管線探測儀探查,非金屬管(水泥管、PVC管)以調查為主,探查為輔。
7.2.3 管線圖編繪
按照跟蹤測量的規(guī)定和要求編繪管線圖,需處理好兩者的銜接關系。地下管線圖以數字地形圖為基礎,以特征點成果表為依據進行編繪。
8、建立基礎地理信息系統(tǒng)
按照基礎地理信息系統(tǒng)的要求,將外業(yè)數據進行統(tǒng)一清理并錄入。具體包括統(tǒng)一各類地形、地物的代碼;理順封閉實體的連接指針;按圖式、圖例的要求對注記等進行編輯和整理;錄入各種屬性數據等;最終進行系統(tǒng)調試、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