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靜
【摘要】在經濟迅猛發(fā)展的同時,環(huán)境問題也日益突出,在這種情況下,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至關重要。加強并完善水土保持技術的應用,做好水土保持管理工作,是實現社會和諧發(fā)展的基礎。本文就以此為中心,結合工作實際,對當前水土保持技術的應用和管理問題進行分析論述。
【關鍵詞】水土保持;技術應用;管理措施
當前我國的水土流失問題較為嚴重,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有效利用技術手段和管理舉措能夠防治水土流失給人類造成的危害。
1、水土保持技術手段研究
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利用技術手段,能夠推動該工作朝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提升水土保持工作的質量,并促進社會生態(tài)文明建設。具體來講,在水土保持工作中應用的技術手段有幾下幾種。
第一,水土流失動態(tài)檢測技術的應用。水土流失動態(tài)檢測技術的應用,能夠為水土保持工作的執(zhí)行、管理和決策提供準確的基礎性資料數據,可以說,該技術是水土保持工作有序開展的基礎。該技術主要是以遙感調查為中心,通過較小的成本消耗快速清查較大區(qū)域范圍的水土流失情況,進而從宏觀的角度了解區(qū)域水土流失的分布狀況和分布特點,采取切當 的解決對策。
在對大面積的水土流失區(qū)域進行動態(tài)檢測的過程中,GIS技術和RS技術相互融合使用,對具體的情況進行定期檢測,并且在RS技術的支持下,利用GPS技術在原有的土壤侵蝕數據庫的基礎上,高效準確的實現變更調查,效率和準確率都明顯提升,節(jié)約了調查的時間,使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能夠用在具體的解決環(huán)節(jié)。
同時,動態(tài)監(jiān)測技術中利用GIS技術提供的數據庫,能夠使水土保持管理部門及時了解到每個區(qū)域內水土流失的情況,土地利用狀況和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質特征,這樣更好的便于開展水土保持工作。
第二,工程技術措施在水土保持中的應用。工程技術措施主要包括有園林技術措施、蓄水用水工程技術措施等。
鹽堿地的開發(fā)利用是園林技術措施中的主要舉措。目前,我國的鹽堿地較多,針對目前水土流失較為嚴重的現象,可以通過降低地下水位的方式實現“脫鹽”,之后進行科學護理以便能夠阻止反鹽現象的發(fā)生,通過這一園林技術措施擴大鹽堿地的綠化部分,之后培肥土壤,并選擇耐鹽堿且健康的植物進行種植,科學栽培,用心養(yǎng)護,提升苗木的成活率,這樣既能夠具有園林的觀賞價值,又能夠穩(wěn)固土壤,降低水土流失的現象,達到水土保持的目的。
河道的治理也是園林技術手段之一。在河道治理過程中,需要選擇合適的植物進行科學栽培,要分區(qū)分層次進行,多種植能夠吸收水中有害物質的植物,也能夠消滅水中富余營養(yǎng)物質和其衍生物的植物,既符合了園林設計的主題,又達到了水土保持的效果。
利用小型蓄水用水技術措施進行水土保持,必須要結合地區(qū)的實際情況科學設計。從當前的情況來看,我國正在修建的中小型蓄水用水水利工程的主要作用就是攔截儲存坡地徑流以及地下的潛流水,這樣能夠有效的減少水土流失的現象,同時可以發(fā)揮水利設施灌溉農田的作用。
2、水土保持工作管理措施分析
水土保持工作的有序開展,能夠有效的緩解水土流失的現象,維護生態(tài)平衡,這就要求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上文中對當前水土保持工作中應用的技術手段進行了簡要分析,下面本文就對管理舉措進行論述。
第一,加強宣傳,使水土保持的意識深入人心。水土保持作為我國的基本國策,必須要得到貫徹和落實。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社會是水土保持工作開展的主體,離開這個主體,水土保持工作就很難進行下去,而這個主體當中缺乏管理意識,這就要求相關部門大力宣傳,讓社會這個主體意識到水土流失的危害性,并大力宣傳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為今后的管理工作奠定堅實的意識基礎。
第二,突出管理重點,創(chuàng)新管理模式。在水土保持工作管理的過程中要根據實際需求進行管理,突出重點,切不可盲目進行。具體來講,可以推行分區(qū)管理的措施,根據分類指導的原則,實現人工治理和生態(tài)修復的有機結合,并根據不同區(qū)域的管理重點科學選擇管理方法,各有側重。同時,要根據管理的效果及時調整管理措施體系,并完善技術路線,集中力度加強治理。相關部門需要將水土保持管理工作當做中心任務來抓,并高度重視,對于其中存在的問題要及時制止。
第三,加強技術指導和制度約束。水土保持工作的開展離不開技術支持,上文中對工作中應用的技術手段已經進行了簡要分析,而在管理的過程中也必須要加強技術指導,防止出現盲目管理的現象。同時要借鑒成功的經驗,克服自身管理中的不足,將水土保持工程實施好,提升綜合管理的水平。同時,各地區(qū)需要以水土資源可持續(xù)利用作為管理的基礎,在滿足群眾需求的基礎上,大力推進水土保持工作的進行。
第四,逐步完善水土保持工作管理制度。在水土保持管理工作進行的過程中,必須要依靠制度的約束力提升管理的效果。具體來講,要建立健全監(jiān)理制度,水土保持工程要實行單獨監(jiān)理,各個單項工程施工完成之后,需要由監(jiān)理對水土保持的方案和其具體的落實情況進行驗收,確保各項措施的執(zhí)行情況和執(zhí)行質量。
貫徹落實檢測制度。設計單位需要委托具有水土保持監(jiān)測資質的單位對水土保持的方案以及方案具體實施的全過程進行動態(tài)檢測,及時發(fā)現其中存在的各種隱患問題,并且對水土保持施工操作中的細節(jié)問題進行嚴格把關,進一步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
3、結束語
我國人口眾多,耕地資源以及水資源并不充足,在這種情況下,水土流失加劇了資源的短缺,可以說,水土流失是我國最為嚴重的環(huán)境問題,這種情況下水土保持工作勢在必行。本文就以此為中心,結合工作實際,對當前我國水土保持的技術的應用進行分析,并指出水土保持管理的具體措施,希望通過本文的論述能夠對今后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借鑒,降低水土流失的危害性,實現資源和環(huán)境的和諧共處。
參考文獻:
[1]黃遠忠.水土保持綜合利用技術的應用探析[J].微計算機信息,2014年第3期.
[2]裴浩巖.水土保持技術應用與管理[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5年第12期.
[3]白根芳.水土保持工程的技術措施探析[J].華東科技:學術版,2015年第9期.
[4]易勝杰.強化水土保持方案管理探析[J].中國水利,2010年第14期.
[5]王政.水土保持綜合管理中的“3S”技術應用[J].水土保持應用技術,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