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濱
素質教育的開展,對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過去那種教師教、學生學的教學模式已遠遠跟不上時代的發(fā)展。隨之而來的是以學生為中心的高效課堂。下面就個人的經(jīng)驗談一下對高效課堂的認識,以與同行共勉。
一、正確認識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是相對課堂教學的低效和無效而言的。但并不是一味追求教師少講,甚至不講,或者過分追求課堂氣氛上的“熱鬧”,又或者過分追求學生感官上的“刺激”,教師該點撥的沒點撥,學生只求表面上的理解,沒有深入弄懂問題的實質。
真正的高效課堂,不僅要求學生自主、合作、探究來完成教學的內容,還要求教師盡可能少講甚至不講,還要求教師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適時地進行合理有效的點撥,做到恰到好處。高效課堂不僅僅追求教學方式上的變革,更重要的是追求教學效果上的高效。課堂的高效歸根結底是看是不是把全班學生都調動起來,是不是讓絕大多數(shù)學生獲得知識,提高了能力,而不是只求少數(shù)學生的高效。
二、如何實施高效課堂
1.課前準備是基礎。課前要將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每組選出一名優(yōu)秀的組長,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教師要提前編制好預習學案,發(fā)給學生,讓學生提前把學案預習一遍,通過預習找出自己不會的問題,以備課堂上加以解決。只有做好課前準備,課堂上才能有的放矢。
2.課堂討論是重點。教師要合理地設置教學情景,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然后每個學習小組結合教學情境和自己的問題展開討論,通過討論弄清自己不會或做錯的題目。采用生教生,生帶生,生生互動,使每個學生都成為學習的參與者,從而提高了課堂效率。
3.教師指導是關鍵。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進行適時必要的指導。采用“望”“問”“聞”“切”四診法,給學生把好脈?!巴薄^察各學習小組的討論情況,了解學生的討論進展,是不是每個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參與了討論;“問”——問一問學生的討論效果,看看還有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聞”——聽一聽學生討論的問題有沒有錯誤和不恰當之處;“切”——切中要害,給學生以恰當充分的點撥,而不是包辦代替。
4.當堂訓練是保障。學生學習的效果還得通過當堂訓練來檢驗,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教師還可通過當堂訓練對學生有針對性的指導,使學生的學習能力進一步得以提高。
總之,高效課堂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來開展的教學活動,真正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每名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