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燕飛
【摘 要】厄休拉·勒奎恩的科幻小說《一無所有》是其繼《黑暗的左手》后又一重要力作,小說中滲透著政治美學的思想。本文從政治美學的角度,重點分析了《一無所有》中體現(xiàn)的政治美學思想,從而將科學、政治、美學三個維度統(tǒng)一起來,以豐富對文本的多元化認識。
【關鍵詞】厄休拉·勒奎恩 《一無所有》 政治美學
厄休拉·勒奎恩是少數(shù)以科幻小說與奇幻小說躋身于美國經(jīng)典文學殿堂的女作家?!兑粺o所有》是其科幻小說“海恩”系列的最后一部。小說呈現(xiàn)了兩個星球上兩種不同的社會形態(tài):阿納瑞斯,沒有壓迫、沒有剝削、平等互助的無政府主義社會;烏拉斯,美麗富饒、高度發(fā)達、流光溢彩的政府主義社會。同時,兩種社會也都有著各自不可避免的矛盾沖突與缺陷。主人公謝維克穿梭于兩個星球,通過體察、比較、反思兩種不同的意識形態(tài),最終堅定了自己無政府主義的信仰。不同于以往傳統(tǒng)的烏托邦小說,《一無所有》創(chuàng)造的是一個動態(tài)的、變化的、需要人類為之努力的帶有現(xiàn)實主義色彩的理想世界。
一、關于“政治美學”
“政治美學”的提出沒有很長的歷史,也并非一個國內外公認的學科,也有西方學者稱之為“國家主義美學”。它是關于政治的美學理論和實踐的學問,研究的是政治的審美化、美學化。其淵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圖的美政理念。柏拉圖是西方系統(tǒng)研究政治學和美學的第一人,其《理想國》是一個烏托邦的國度,也是其政治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在這樣一個國度,政治與美相互滲透。此后,康德提出了“審美共通體”、本雅明提到“政治的美感化”,實際上都蘊含了政治美學思想。
我國對政治美學進行較為清晰界定和深入研究的是駱冬青教授,他認為:“政治本身就是審美的一種特殊表現(xiàn),政治意識形態(tài)、政治制度、權力運作、政治家的風格等等,都表現(xiàn)出美學的精神。權力總要成為魅力,權力結構總是要進入情感結構,政治的等級結構深刻地表現(xiàn)為審美的價值結構。所以,對政治本身就應當進行美學的觀照?!彼€指出:“政治美學的核心就是意識形態(tài)美學?!?“意識形態(tài)與烏托邦又有親密的血緣關系”,“正是烏托邦,把人們的情感從艱難困苦甚至極端危險的生存境地引領向一種遠大而美好的目標。這也是所有政治都必然具有的美學維度?!薄兑粺o所有》中為我們描寫了無政府主義的烏托邦,小說蘊含著豐富的政治美學思想。
二、《一無所有》中的政治美學
(一) 無政府主義的政治美學意蘊
厄休拉·勒奎恩在《一無所有》中所創(chuàng)造的無政府主義包含著美學的意蘊。政治美學的實質是意識形態(tài)美學。首先,她將意識形態(tài)感性化。她摒棄了意識形態(tài)單純的工具性,使人們在情感上自覺自愿認同這樣美好的社會。阿納瑞斯星球上反對社會城市化,沒有政府軍隊,沒有法律犯罪,僅靠社會輿論約束各種行為,核心理念是互助、分享、團結。其次,她將政治權力魅力化。政治權力往往以暴力為后盾而獲得,而阿納瑞斯星球自其誕生之日,就沒有發(fā)生為了爭奪權力而進行的暴力斗爭,其組織方式不是依靠國家機制,而是由一個負責行政管理的網(wǎng)絡系統(tǒng)PDC(生產(chǎn)分配協(xié)調處)維持發(fā)展。這樣的機制沒有強權命令,尊重人的意愿,是充滿智慧和情性的組織。雖然勒奎恩將充滿美好愿景的烏托邦建立在幾近荒蕪的地方,但更彰顯了人類的情感、理想與意志。人們都自覺遵從社會的要求,自愿承擔各種工作,堅信阿納瑞斯是最美好、最幸福的星球。
(二) 政治美學的具體表征
李松指出:“研究政治美學,我們還應該從其政治實踐的美學表征出發(fā),形而上層面包括政治哲學所體現(xiàn)的政治理想烏托邦設計,形而下層面包括具體的對象,包括政治主體、政治物象、政治行為、政治語言、政治空間、政治時間等?!薄兑粺o所有》中詳細描寫了阿納瑞斯星球上無政府主義的生活,下面嘗試選取以下兩個典型層面來對其中蘊含的政治美學進行分析。
1.語言
語言是思想的載體,是人類文明的象征。勒奎恩的小說對語言有特別的關注,在《一無所有》中,她創(chuàng)造了一種無政府主義語言——普拉維克語。普拉維克語是由革命女領袖奧多創(chuàng)建的,這一語言最大的特點便是避免使用任何含擁有意義的代詞。“小孩子可能會說‘我的母親(my mother),但不久他們就會學會說‘那位母親(the mother)?!逼绽S克語中沒有關于財產(chǎn)、金錢、等級、宗教之類的說法,這些對于他們都是難以想象的。這樣文明的星球上也沒有臟話。他們對于“工作”和“玩樂”使用的是同一個詞匯(play),甚至是表征個體的名字都是電腦起的,與烏拉斯星球上名字遵從父親與丈夫特征不同,阿納瑞斯上人們的名字完全由電腦隨機編排。這樣消解了親戚、血緣概念,所有人都親如一家。普拉維克語的這些特征旨在消滅剝削壓迫,消除私人占有,消除等級權力,消除性別歧視,人人和諧共處。
2.服飾
服飾是美學最為外在直觀的符號。作為小說的一個意象,它具有隱喻的規(guī)則和文法,體現(xiàn)的是穿戴者的社會地位和政治訴求,是物化的意識形態(tài)?!兑粺o所有》中特別對兩個星球的服飾進行過描述。在貧瘠的阿納瑞斯,衣服普遍是由粗糙的霍勒姆纖維織成的布料制作而成的。當人們需要新衣時,只能去服裝分發(fā)處領。在阿納瑞斯星球上,人們穿衣不講求美學效果,而是注重其實用性,這與阿納瑞斯缺少資源是密不可分的。然而,作家之所以選擇這樣的地方作為烏托邦的基地, 是向讀者傳達出在表面布滿灰塵、黑暗、貧瘠的阿納瑞斯,人人一無所有,毫不占有,包括服飾,但卻是精神生命豐滿和價值得以實現(xiàn)的地方。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烏拉斯,他們的服裝精美絕倫,裁剪和色彩極為考究。這些裝束反映出烏拉斯發(fā)達的經(jīng)濟,也反映出烏拉斯人喜歡用高檔商品包裝自己,這是一個表面美麗、富饒、快樂,但卻是精神死亡之地。從中我們感受到勒奎恩的情感傾向,那就是無政府主義。
三、結論
《一無所有》為人類找到了出路——無政府主義,這樣一個無政府主義社會充滿了政治美學的意蘊。作家開放的結尾給我們留有想象和思考的空間,我們一直向往的烏托邦是需要我們去追尋、去努力實現(xiàn)的。也許,與其說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實體存在的烏托邦,不如說我們需要的是一種烏托邦精神;或者與其說這部小說是為人類未來勾勒的藍圖,不如說是對現(xiàn)實世界的反觀。本文對政治美學思想的分析引起了我們對現(xiàn)實世界的思考,對人類未來的圖景也有了新的理解與希冀,烏托邦不是遙不可及的幻想,而是通過人類的共同努力可以實現(xiàn)的理想。
【參考文獻】
[1]駱冬青.論政治美學的意蘊[J].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4(01).
[2]李松.政治美學研究的思路與方法[J].中國文學研究,2013(03).
[3]李曉勇.判斷及政治的審美化——簡述阿倫特對康德政治哲學的解讀與重構[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8(12).
[4]張光芒.啟蒙美學與政治美學比較[J].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4(01).
[5]阮菲.論厄休拉·勒奎恩科幻小說中的二元性思想[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