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中
摘 要:多年課程改革讓思想品德課向生動活潑、學生喜愛、以學為中心等方向轉變,教師也更多關注思想品德課的核心價值理念——理性地思考,道德地生活。作為思想品德教師,能否多一些理性的思考,讓自己變得有思想的同時,應該關注學生的生命成長、人性養(yǎng)育、價值觀培養(yǎng)、社會成長和思維品質培養(yǎng)。對此,結合教學課例,從如何關注學生思想和完善教師思想的基礎上,去激發(fā)學生從思考的角度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學生主體;學生思考;思想
“思想是政治課堂的靈魂。讓學生在思維涌動中感受到生命的高度、厚度和精彩?!焙贾菔刑丶壗處熩w婷婷的話語讓我共鳴。多年新課程改革,確實讓思想品德課變得生動活潑、學生喜愛、以學生為中心等方向轉變,但靜觀近幾年課堂教學,思想品德課的核心點之一“如何讓學生充滿思想,讓學生學會思考”,卻越來越受到教師的討論與關注。
讓學生學會思考,學得有思想,必然要求思想品德教師是一個有思想、會思考的人,對于學生的思想品質培養(yǎng)會放在突出位置。北京市特級教師胡云琬曾要求思想品德教師力求做到書本知識、現(xiàn)實生活與學生成長的內在結合和有機統(tǒng)一,務使思想品德課堂不僅成為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的課堂,而且成為人性養(yǎng)育的課堂。因此,關注學生的生命成長、價值觀培養(yǎng)、社會成長和思維品質培養(yǎng)等方面,應該是思想品德教師努力的方向。
下面結合本區(qū)思想品德優(yōu)質課評比——七年級第七課第二框內容《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本文從如何關注學生思想和完善教師思想基礎上,去激發(fā)學生從思考的角度提出一些建議。
一、立足學生主體,啟發(fā)學生思考
1.關注學生的思想起點——貼近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
陶行知先生說:“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薄读x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指出:“在教學中,要面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開發(fā)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圍繞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社會生活的要求和規(guī)范,提高社會適應能力?!敝挥凶屗枷肫返抡n源于學生生活,貼近學生生活,用于學生生活,才能讓學生的思想更有觸動,成為學生課堂的思想起點。
針對《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學生的思想起點在哪里?首先應該明白什么是生活情趣,從何而來,哪些是高雅生活情趣。這些思想在第一框《多彩的生活情趣》有明確的教學要求安排,但讓我驚訝的是7位上課老師在與學生前期互動準備中,專門去彩排課堂小品,去所在學校網(wǎng)站下載任教班級活動圖片,去關注《魅力塘棲》視頻等方面,可竟然沒有一個老師去對前一框內容做教學鋪墊。
教師更多關注學生的生活內容,卻忽視了更重要的學生思想認知起點。生活化課堂如果只關注學生實際生活,缺乏對學生思想生活鋪墊,打造穩(wěn)固思想基礎,容易造成學生思想缺乏底部支撐平臺,這樣的思想品德教育是生活化空置,猶如空中花園。從現(xiàn)場效果看,學生對于什么是高雅生活情趣不明白,為什么要追尋高雅生活情趣不理解,有何意義不認同,造成學生主體思想意識缺失歸屬感。
用生活化課堂理念,結合生活化的思想鋪墊,從學生的思想起點出發(fā),貼近學生已有的認知領域和認知水平,為他們找到一個思想原點,并結合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去引導學生找尋思想的方法,才能有效觸發(fā)學生更多的思考。
2.關注學生的思想異常點——啟迪學生思考的抓手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姆指出:我們的教學存在“意外”,而且可能因為“意外”成為一門藝術。出現(xiàn)意外,我們應以坦然的心態(tài)去對待,積極思考對策,合理利用與解決。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成為課堂的主體,學生思考才能成為課堂的常態(tài),課堂變活,教學變美,教學活動變得有價值。
課堂意外的出現(xiàn)是必然,出現(xiàn)意外不是壞事,而是好事。因為意外是課程的生長點,是好課的亮點;意外能讓人的眼睛一亮,讓人怦然心動。它的出現(xiàn)證明了教師為學生搭建的舞臺是寬廣的,學生有了思想的苗頭,學生個性得到成長。并為教師發(fā)揮聰明才智提供了機遇,使教師有了自由揮灑的天空。如果教師能緊緊抓住并有效利用這些不期而遇的意外資源,有意識地進行靈活調控,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善待意外,將會成就課堂精彩。
針對《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有位教師讓學生介紹自己的興趣愛好。學生回答:踢足球、打臺球、聽音樂、游泳、打乒乓球、打羽毛球、下國際象棋等。有一位學生回答說喜歡上網(wǎng)。同學們一陣笑聲(顯然對于這一興趣愛好學生認識上有異議)。老師發(fā)現(xiàn)追問:“為什么笑?”學生答:“上網(wǎng)不利于學習?!苯處熣f:“注意上網(wǎng)與學習的關系,適當?shù)纳暇W(wǎng)對學習還是有利的?!?/p>
這一異常點看似被教師合理疏導,但是學生的笑聲真就被一問一答解決了?學生思想深處的問題是:上網(wǎng)是不是一種興趣愛好,這種愛好有何利弊,我們能否把上網(wǎng)當做一種情趣培養(yǎng),甚至可以培養(yǎng)成為一種高雅的情趣?針對思想深處的問題我們完全可以展開討論,千萬不要讓學生對網(wǎng)絡產(chǎn)生誤解。
課堂教學具有很強的現(xiàn)場互動性,面對富有價值的生成資源,教師不應拘泥于預設的教學流程。生成性是思想品德課教學的重要屬性,教師在互動開始后,應集中精力聆聽學生的見解,敏銳捕捉、及時吸納有價值的生成性資源,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服務。錯,是另一種美麗,意外,蘊含著另一種收獲。教師本身應該完善思想,學會從多角度去啟迪學生思考。
3.關注學生的思想深度——化深奧的知識為淺顯的道理
七年級學生思想品德發(fā)展的主要特點:(1)單純幼稚,易受同齡人或周圍環(huán)境影響;(2)交往能力與興趣迅速增強,喜歡與同齡人交友;(3)在新環(huán)境中,具有渴求上進的思想;(4)社會意識逐步增強,渴望參加各種活動,但思想方法單純、片面、缺乏自我約束和控制能力。因此,要求我們用直接、簡單、正面和貼近學生認知深度的思想來說明和引導非常重要。
針對《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有一教師處理培養(yǎng)正當?shù)呐d趣愛好環(huán)節(jié)呈現(xiàn)“死飛”,課堂上,部分學生很驚奇,不了解,但一學生舉手回答說:“這是死飛”。然后老師馬上讓這個學生介紹。
師:小李覺得騎“死飛”很帥氣,還能夠緊跟潮流,也想去買一輛,不然就會顯得out了。同學們認為他的想法對嗎?為什么?
生1:他是學生,不能跟隨社會的潮流。
生2:這輛車很危險,萬一骨折會影響學習。
師:真的不好嗎?(老師追問)
生3:我看到過社會上有人在騎,自己還真不敢嘗試去玩這個。對我們學生來說,現(xiàn)在不合適。
師:這位同學在長大哦。真正長大的孩子能鑒別不同的興趣愛好,培養(yǎng)自己的興趣和情趣要適合自己的特點,有利于自己的成長,不能盲目從眾。
得出:正當?shù)呐d趣愛好是培養(yǎng)生活情趣的基礎。
這個案例片段告訴我們,用簡單的思想能解決的問題就一定要簡潔明快。
另一老師在講述情趣上升為情操這部分知識時,有以下安排。
上課教師呈現(xiàn)“國旗班沈××的故事”——自從選進學校國旗班,這1年以來的每一天,沈××和他的隊友們無論是炎炎夏日,還是瑟瑟寒冬,他們挺拔的身姿,站在主席臺下,放飛著國旗,凝視著國旗,守護著國旗……成為我們校園里一道美麗風景。沈××說:“每當我迎著金色朝陽,親手將國旗放飛,看著它冉冉升起……有時候會覺得是一種享受?!痹趪彀嘟唤觾x式上,沈××情不自禁地說:“告別國旗班,我真想再親吻一下國旗……”
思考:
(1)在國旗班交接儀式上,沈××為什么說他“真想再親吻一下國旗”?
(2)體現(xiàn)了他一種怎樣的情感?
上課教師設計意圖是讓學生明白高雅情趣融入個人情感之后,就能陶冶情操。這里究竟體現(xiàn)了怎樣的情感?學生和老師都一個勁兒想升華到愛國主義情感里面。這種情感在一個國旗手身上有沒有?肯定有,但這樣引導,又離學生生活與思想實際偏遠。對于高雅情趣上升為情操的話題,又會讓學生產(chǎn)生一種高不可攀的心理定位。老師如果更加明確從一個國旗手守護國旗,熱愛國旗,親吻國旗的行為中去引導發(fā)現(xiàn)他的社會責任感、集體榮譽感,學生就更容易對比自己的行為方式,更能從思想上認同如何把高雅情趣融入學生能夠感知的情感,陶冶情操。
慣性的教學思想會引導思想品德教師有足夠的能力去對學生進行一番理論的說教,這種說教更多停留在知識層面,高高在上,學生明白怎么回事,但無法進入學生心靈深處。這種說教式的理論灌輸也讓學生學會了應付,而且高深的思想理論也不適應初中生的心理發(fā)育特點。因此,盡我們能力,把習慣的高深思想放下幾個深度,貼近學生思想認知,讓學生更愿意接受,愿意隨同教師一起思考。
4.關注學生的思想落點——播種思想的種子,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本課程的任務是引領學生感悟人生的意義,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基本的善惡是非觀念,學做負責任的公民,過有意義的生活?!痹谒枷肫返抡n的三維目標中,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擺在首位。胡云琬老師說:“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教育是一種深入心靈的教育,不可硬性灌輸,也不可獨立傳授。情感的形成,需要經(jīng)歷感知—內化—升華—實踐復雜的過程,必須采用科學的情感教育方法予以滲透和熏陶?!?/p>
針對《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單從知識落實層面,所有教師在課堂教學展示中都完成這一目標要求。但聽課中感覺更多是教師對教材四目內容簡單堆砌,既是條目堆砌,又是材料堆砌。為什么?很多教師顯然把知識與技能目標放在了第一位,教學設計就是這樣呈現(xiàn)。教師思想意識不到位,如何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去落實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引領?
針對《追尋高雅的生活情趣》,本人認為可以分成兩條線索思考,重點都是落實讓學生如何去追尋高雅生活情趣的方法,并積極認同和實踐培養(yǎng)。
■
這樣的線索設計包含教學知識梳理和教學思想引導,幫助學生找尋思考的方法和培養(yǎng)情感的途徑。老師重視了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才能更全面地培養(yǎng)學生健康情感意識和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思想。
二、提升教師素質,完善教學思想
1.教師的思想開放度與自身的知識結構相結合
新課標首次提出“思想方法、思維方式的掌握”新要求。教師的思想方法、思維方式將影響學生的思想方式和思維方式。努力大膽開放教師的思想方法和思維方式,引導學生用真實思想和情感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樣才能引導學生開放自己的思想方法和思維方式,實現(xiàn)師生互動、教學相長。這個過程,我們不要怕學生說錯,我們怕的是學生什么都不說或者說得又多是假大空的話。
教師的思想開放度一方面要求教師對于教學有一個總體預設,從學情出發(fā),能夠結合學生的所思所答去積極有效有趣地引導,而不是生硬地按照教師預先的唯一設定去進行教學,要有變化的意識和能力;另一方面教師本身的思想意識是開放的,這個開放建立在教師全面了解教學內容相關知識的基礎上,能夠結合社會生活實際,深入解讀課標要求,認真理解教材設計,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不斷積累新知識,融合時尚元素,把握正確的思想價值體系。
針對《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課標重點要求“正確認識好奇心和從眾心理,發(fā)展獨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苯處熢谔幚怼皩W生上網(wǎng)”這一生活情趣話題時,一位教師只是“哦”了一下,不做任何評價,另一教師也只是通過一般的說教告訴學生“注意上網(wǎng)與學習的關系,適當上網(wǎng)對學習有利”。教師顯然不敢開放討論這個話題,為什么?教師缺乏自我的開放思想,更缺乏對于這個話題的掌控力預期。相對這類話題,教師一方面要堅持主流價值導向,多看社會新聞,多思考生活問題,多角度聆聽或閱讀各家觀點,完善自身的思想認識;另一方面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認識,讓他們暢所欲言,順著他們的思想去正確引導。不用強硬的思想壓迫,只需在他們心理播撒正確有價值的思想種子,即使現(xiàn)在爭論很大,學生迷茫,但是道理總是越辯越明,思考總會幫助學生成長。
2.教師思想與課程思想相融合
優(yōu)秀思想品德教師會將一堂課的思想融入自己心靈深處,并激發(fā)學生思考,引領學生走向思想境地。
(1)解讀課程思想的前提是研讀課標和熟讀教材
①從課標中去找尋思想
課標要求是一節(jié)課的根本思想。本框課標要求是:“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學習、勞動習慣和生活態(tài)度”“關注社會發(fā)展變化,增進關心社會的興趣和情感,養(yǎng)成親社會行為。正確認識好奇心和從眾心理,發(fā)展獨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課標內容主要放在“成長中的我”和“我與國家和社會”課程內容要求下。課標要求說明一方面學生學會正確認識好奇心和從眾心理,發(fā)展獨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另一方面學生能夠認識在追尋高雅生活情趣中,學會融入國家和社會的發(fā)展要求。細讀課標,分析課標,有助于教師完善教學思想。
②從教材教參資源中去理解思想
教材是課標要求的具體呈現(xiàn)。教材四目內容非常清晰呈現(xiàn)了教學思想。教學參考對此描述:本框旨在引導學生追尋高雅生活情趣,可以從不同途徑入手,比如,培養(yǎng)樂觀幽默的生活態(tài)度,培養(yǎng)正當?shù)呐d趣愛好,豐富自己的文化生活等,這是設計本框的邏輯思路。第四目是本課教學難點,教材展示了不同國家、不同年代的幾個事例,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通過思考、討論,加深對情趣的認識,特別是對提升情趣、陶冶情操的意義理解。
教參是對課標和教材思想的深度解讀。從理解教參角度看,這四目內容教學順序如何安排,是否有必要調整?教學重點如何確定,你的理解和課標要求、教參要求是否一致?教學思想落在何處,情感是否要提升,提升到什么程度?經(jīng)過這個過程的思考,整個課堂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思想初步明確。
(2)深化課程思想的途徑是合理運用教學資源
開放的網(wǎng)絡世界為教師獲取教學資源創(chuàng)造條件,他人的優(yōu)質課件、翔實的教學設計、聆聽全方位的教學展示過程或者視頻教學資源。這一切可模仿,可學習,切不可拿來就用。因為教師設計的優(yōu)質課資源融入個人情感和思想,即使可以照搬照抄整個流程,教師如不能深入了解相關課目內容,不能產(chǎn)生對于相應教學內容的課標研讀、教材熟讀和所獲教學資源的心理認同,得到的也只是他人一張皮。
針對《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上課教師很多環(huán)節(jié)的圖片和設計都有雷同。如三位教師運用砸金蛋的環(huán)節(jié),主導豐富的文化生活;三位教師采用“人生就像一場旅行”的視頻,或用于引入高雅生活情趣,或用于結束時感受高雅生活情趣的積極意義;三位教師在課前或課后插入“印象中的塘棲”視頻,通過一個塘棲文化人的回顧讓學生來感受高雅生活情趣。
一位上課老師說:“這些環(huán)節(jié)在網(wǎng)上很多課件中都可以看到?!奔热皇蔷W(wǎng)上他人佳作中借來使用,這也可以,被多數(shù)人采用更說明這個資源合理生動。但是,同樣被大家認可的資源為什么在運用過程中,沒感覺明顯出彩呢?本人認為借鑒者的思想沒有完全融入原作者的思想境界。
教學資源不是越多越好,選擇非常重要,但豐富的資源素材卻能完善教師個體的思想。課堂教學思想初定時,教師主要任務是搜索到符合自己教學思想的相關資源,更要學會對資源進行篩選,并從多個資源中去尋找合理搭配的一條主線。如某位教師在資源處理上,個人思想明顯:(1)情趣修行第一站:豐富的文化生活(說說學生的文化生活);(2)情趣修行第二站:培養(yǎng)正當?shù)呐d趣(教師玩轉魔方,自己的興趣愛好;再呈現(xiàn)“死飛”,學生的興趣愛好);(3)情趣修行第三站:享受快樂生活(分享“熊頓”同學,引出樂觀幽默的生活態(tài)度);(4)情趣修行第四站:陶冶高尚的情操(運用少年中國說)——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好(回歸塘棲,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教師從哪些是高雅情趣—如何培養(yǎng)興趣—調整好生活態(tài)度—陶冶高尚情操—積極發(fā)現(xiàn)生活之美的思想軌跡,引導學生追尋高雅生活情趣,顯得簡單明快,思路清晰。
(3)整合課程思想的結果是形成教師教學思想
融合課標思想、教材教參和重組各種資源,最后完善的教學設計就是教師個人思想的整體表現(xiàn),即整合自己所有因素形成自己的教學思想。如某教師使用多個自己生活情趣的案例來引導學生,開發(fā)學生如何去追尋高雅情趣。教師個人感召力在本課中體現(xiàn)的很有生命力。某教師從一開場的印象塘棲,到塘棲三中學生豐富文化生活來步步引導情趣與學生的關系,幫助學生如何去找尋到高雅情趣的方法也是獨特自然。
教育應該遵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思想觀念,作為一名思想品德教師,提升自身“漁”的職業(yè)素養(yǎng)是前提,培養(yǎng)學生“漁”的能力是關鍵。讓我們學著去完善自身的思想觀念,提升自身的思想意識和思想能力,學著從師生生命共同成長、人性養(yǎng)育等角度,去引導學生、陪伴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質疑現(xiàn)象,學會判斷分析問題,學著提出新觀點表現(xiàn)自己新成長,學著變得有思想、有內涵。
參考文獻:
談振宇.我眼中的高效課堂[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04).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