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闡述了在大班教學背景下自學能力對于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并轉(zhuǎn)變教學理念,重視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學法指導,恰當選擇使用工具書;關注習慣養(yǎng)成,強化自學能力培養(yǎng)等方面提出了提升高中學生英語自學能力的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英語;自學能力;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1-0037
目前我國中西部很多地區(qū)由于受制于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中學英語教學所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是班級規(guī)模太大,學生人數(shù)超標,再加上教師觀念的更新相對滯后等原因,使得在這些班級進行的英語教學大都側(cè)重于知識的講授和語言的講解,忽略了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很多學生也習慣于這種教學方式,課堂上依賴教師,課前不主動預習功課,課后的復習鞏固也非常被動,教師布置什么就做什么,至于參考書的使用和課外閱讀情況就更不樂觀了,有些學生甚至沒有使用工具書的習慣。
在現(xiàn)有的大班教學環(huán)境條件下,英語課堂教學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學生的自學能力,特別是在新教材使用后,雖然教材難度有所下降,但對學生的能力要求實際上更高了,而課時的相對減少(高一階段每周只有四節(jié)課),教師和學生不但要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學習課本內(nèi)容,完成配套練習冊,還要做其他的備考資料,教師大都忙于趕進度,很少注意到通過學習方法的指導和選擇去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再加上班額大、人數(shù)多、課外輔導少,學生僅憑模仿教師去感知語言材料,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英語教學效果。而自學能力恰好是在沒有教師系統(tǒng)的指導下,學生運用已掌握的知識技能、根據(jù)自己既定的學習目標和學習需要去吸收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這項能力可以很好地彌補大班教學中教師無法過多接觸、輔導學生的缺憾,學生也可以通過自己運用工具書和參考資料等教學硬件和軟件來完成學習,這既可以加深學生對教師所講內(nèi)容的理解,又可以彌補教師講解的不足,學生可以通過自學逐步學會自己主宰自己的學習,對教師的依賴性會逐漸減少,學習效率會能得以不斷提高。更為重要的是,高中畢業(yè)后學生在進入高??梢岳^續(xù)通過自學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成為可持續(xù)發(fā)展型人才,適應信息時代的要求。那么,中學生英語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都應該注意哪些策略呢?
一、轉(zhuǎn)變教學理念,重視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
《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在課程目標上明確規(guī)定:“高中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使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發(fā)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能獨立、自主地規(guī)劃并實施學習任務?!弊鳛橛⒄Z教師,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性,變以“掌握知識為主”為“以培養(yǎng)綜合能力(特別是自學能力)為主”。古人云:“授人以魚,供一餐之需;教人以漁,則終身受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研究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上,使他們成為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人才。
二、注重學法指導,恰當選擇使用工具書
適用的工具書和參考資料是自學的必備條件,普通高中英語九級的教學要求是學生“能使用多種參考資料和工具書解決較復雜的語言疑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各種各樣的疑難問題是很正常的,每個問題都去向教師或者同學請教既不方便也不可能,而大班中的學生和教師面對面請教的機會又少之又少,因此工具書和參考資料就成了學生必不可少的“良師益友”。自學過程中的工具書和參考資料一般至少應包括以下三個種:一本字典、一本語法書、一份報紙或雜志。字典應該是面向中學生的那種,太大或者太厚使用起來不方便。語法書也應該是專門為中學生所撰寫的為佳。新教材是按照“功能——意念”大綱編寫的,語法知識散落于課本各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碰到的各種語法難點很難在課本的語法中得到完整的解釋,有一本語法書就可以及時解決這類問題。目前也有集這種兩種功能于一身的參考書,如劉銳誠主編的《學生實用英語高考必備》,就是一本這樣的參考書,頗受中學生的歡迎。另外,如果條件允許,盡可能鼓勵學生自主訂閱英語報刊雜志,如《中學生英語園地》《中學生英語》《英語輔導報》《英語周報》《學英語》等面向中學生的刊物,而那些分年級出版發(fā)行的報紙雜志更好,這些教輔類刊物不但可以幫助學生解決課本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語言、語法問題,而且對擴大學生的閱讀量、拓寬視野、提升閱讀能力都能夠起到非常好的輔助作用。
三、關注習慣養(yǎng)成,強化自學能力培養(yǎng)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加強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重點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1. 幫助學生養(yǎng)成預習新課的習慣
預習新課是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最有效的途徑之一,也是高效快速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的保證。教師要及時指導、督促學生對新授內(nèi)容提前進行預習,同時在教授新課之前要把檢查預習結(jié)果作為一項教學常規(guī)環(huán)節(jié)來抓,幫助學生逐步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對于課文的預習應包括對生詞詞義、詞性、用法的查找和理解;通過略讀、聽錄音等初步理解課文的大意;找出課文中理解有困難的詞組和句子,先獨立去查找資料解決問題,實在搞不懂的記下來以便向教師或同學請教;尋找段落的主題句、揣測作者的寫作意圖、總結(jié)文章中心思想等等。通過這些活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自己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養(yǎng)成自我指導學習的實踐能力。
2. 培養(yǎng)復習、鞏固所學內(nèi)容的習慣
遺忘是各科教學所面臨的一個共同難題,而對于英語教學尤其如此,很多學生都為記不住英語單詞而煩惱不已。雖然遺忘產(chǎn)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及時復習鞏固以及不適當?shù)膹土暦椒ㄊ侵饕?。根?jù)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規(guī)律:“遺忘的進程是不均衡的,在識記后的最初時間內(nèi)遺忘較快,而后逐漸緩慢,到了相當時間,幾乎不再遺忘?!边@就要求學生對所學的內(nèi)容課后要及時有效地復習鞏固,采用多種形式的復習方法,如尋找單詞規(guī)律、復述乃至背誦課文、分角色表演、仿寫、縮寫、擴寫課文等,新舊聯(lián)系,以便提高復現(xiàn)率。反復復習,盡可能增大正遷移量,有計劃地復習鞏固所學內(nèi)容,這不但可以減少遺忘,鞏固所學內(nèi)容,而且在這一過程中還可以加強學生自學能力的形成和培養(yǎng)。
3. 通過各種形式的課外活動來促進自學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大班教學中學生所占的課堂時間是很有限的,60人左右的大班,一節(jié)課只有45分鐘,每個學生的活動時間無論怎樣都不足,要在這樣有限的時間內(nèi)完全將知識轉(zhuǎn)化為能力顯然難度很大,這就要求師生共同來開發(fā)課外這個廣闊的空間,開展各種各樣的課外活動來彌補課堂學生活動的不足。例如,組織課外閱讀小組、興趣小組,舉辦英語角、英語競賽、校園英語廣播等,這些活動的開展不但可以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他們聽、說、讀、寫的能力,而且在這些活動過程中還可以促進學生自學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還有很多其他途徑和方法,它也只是解決大班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的辦法之一,以上途徑僅僅是筆者根據(jù)自己在克服大班教學問題過程中的教學實踐所作的一些嘗試,提出來以期能夠投石激浪,對克服和解決大班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作者簡介:王艷瓊,中學英語高級教師,大學學歷,主要從事中學英語教學與研究。在《甘肅教育》刊物上發(fā)表論文多篇,并有多篇論文獲得各種級別的優(yōu)秀論文獎。
參考文獻:
[1] 杭寶桐.中學英語教學法[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2] 葛文山.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力[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4(4).
[3] 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作者單位:甘肅省白銀市第六中學 73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