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生懷
信息技術相對于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學科來說是一門新興學科,要想把它上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中一個最重要原因在于信息技術課堂的調控相對于其他學科更難。
在信息技術課堂上,娛樂軟件和互聯(lián)網(wǎng)對初中生的吸引力遠遠大于課本上的教學內容。部分學生從思想上并不重視信息技術課,總認為信息技術是無關緊要的小副科,上信息技術課就是到機房來玩玩,這也是好多信息技術老師頭疼的地方。諸多原因使得初中信息技術課堂的調控難上加難,如何對信息技術課堂進行有效的調控是擺在教師面前的難題?下面,筆者結合近幾年在教學中的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談自己的淺薄觀點。
一、課前充分做好教學準備工作,在教學設計上下功夫
課堂教學能否獲得成功取決于課前準備工作是否充分,課前準備包括備教材、教學設計、教學課件、軟件環(huán)境、教學手段、備學生等一系列的活動,其中尤其應在教學設計上下功夫。教學過程如何設計讓學生對課堂感興趣?最重要的就是要遵循“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原則,真正在教學設計中把學生作為主體,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學的根本在于學生學,老師的教是幫助學生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要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就必須在教學設計中給他們留有充足的實踐操作時間,如果學生沒有充足的動手實踐時間,教師的引導和精彩的講解就不能取得預想的效果。信息技術學科最突出的特點是實踐性,學生只有親自動手實踐了,才能真正理解知識,掌握技能。根據(jù)我自己的多年的教學經驗,我認為一節(jié)課中至少應留下一半以上的時間給學生,讓他們能夠靜下心來實踐,在此期間教師進行巡視,在必要時對個別學生給予針對性的輔導,這個過程往往是信息技術教師最忙的時候。要時刻牢記“課堂上是學生在學習,而不是老師在表演”。這些都是在教學設計時要全面考慮的,只有這樣才能做到運籌帷幄,為進一步調控好信息技術課堂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強化信息技術課堂常規(guī),使學生在信息技術課堂上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如果學生不明確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常規(guī),課堂教學就無法順利開展,更無法保證課堂四十五分鐘的教學質量。據(jù)筆者觀察,剛開始上信息技術課時,學生往往希望進入電腦室后,可以自由活動,打開電腦看看有什么神奇的東西或好玩的游戲。電腦打開后,一些學生就進入了“無政府”狀態(tài),這時他們的耳朵也處于“罷工”狀態(tài),教師無論說多少次“安靜!上課了!”都無太大效果,他們依舊會我行我素。因此,當他們進入上課狀態(tài)時,時間早已過了將近一節(jié)課的三分之一的。正式上課后,又會有部分學生對教師的教學內容不感興趣,他們往往喜歡在自己的電腦里搞“自主練習”。這時信息技術教師如果因為自己遭到了學生的“無視”而大發(fā)雷霆的話,課堂上勢必會產生極大的不和諧因素,最終導致師生不歡而散,課堂教學必將以失敗而告終。
我的做法是每次第一節(jié)信息技術課一定不去機房上,而是在教室上,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讓學生明確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常規(guī)和要求,第二節(jié)課去機房上課之前,讓他們有秩序地排隊進入電腦室,這樣就杜絕了學生的自由散漫之風,樹立了學生的紀律意識。第一次進入機房明確好每位學生這一個學期所對應的電腦,并反復強調,不得私自調換電腦,否則將給予一定的懲戒。安排了明確的位置,會使學生潛意識中覺得“這臺電腦是我的”,從而在以后的使用中不自覺地愛護“自己的”電腦。在機房上課過程中盡量不允許學生在課堂上隨便走動,實在需要討論的,可以兩兩一組,也就是臨近的兩位學生一組進行討論學習。這些要求必須從一開始就確定下來,且必須嚴格執(zhí)行,這樣就會防止信息技術課堂出現(xiàn)“無政府”狀態(tài)。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提出在學習過程中不得隨意打開與課堂教學內容無關的軟件或游戲,如有違反可以進行一些小小的懲戒,如“鎖屏”兩分鐘等,當然對于打開與教學內容無關的軟件這種行為也不可一刀切,對于已經能很熟練地完成學習目標的學生,可以給予他們一些自由的時間作為獎勵,這樣既可以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又可以拓展他們的信息技術知識面,從而進一步提高他們信息素養(yǎng)。
三、發(fā)揮多媒體、網(wǎng)絡優(yōu)勢,牢牢抓住學生學習的注意力
信息技術課應該是激發(fā)學生探索實踐的應用課,在調控信息技術課堂時應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課的優(yōu)勢,也就是多媒體和網(wǎng)絡的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多媒體和網(wǎng)絡的作用,牢牢抓住學生學習的注意力。例如,江陰市每年的信息技術會考必然有打字題,而打字練習往往是很枯燥的,那么我平時是怎么做的呢?首先我會利用信息技術課的多媒體優(yōu)勢,安裝一些好玩的打字游戲,如一些Flash打字游戲、金山打字通等給學生練習。這樣學生往往都很高興,一般這種高興會持續(xù)幾節(jié)課,等他們把打字游戲“玩膩了”,打字速度自然也就提高了。當然這種速度應付中考還遠遠不夠的,所以在以后的每節(jié)課里,我都會或多或少地留給他們一些“自由活動”時間,讓他們通過網(wǎng)絡和同學聊聊悄悄話、心里話。這樣一般一個學期下來他們完全可以達到信息技術會考打字的要求了,也正因為這樣的訓練,每次我所帶的初二學生打字題全是滿分。
四、精講多練,分層教學
信息技術課以實踐為主,信息技術教師所講的內容一定要精練,不講學生就能會的內容不要講,怎么講學生也不可能會的內容不要講,不講學生就不容易掌握的地方才要講,而且講解必須精練,要特別注意讓學生自己練,我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嘗試了“以練代講”的教學模式,結果發(fā)現(xiàn)效果非常好,當然“以練代講”不能變成“只練不講”的極端課堂。
在課堂中應該實施分層教學,因為學生的層次是不同的,對于不同的學生也應該提出不同的要求,讓每位學生都有事做,這樣每位學生就都沒有時間“搗亂”了。對于信息技術課中的優(yōu)等生,他們往往早早就完成了一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有很多的空閑時間,我就鼓勵他們做一個信息技術小老師,去幫助其他學生,有時候也會預先安排一些難度更大的操作任務給他們,以更高的要求來促進他們能力的發(fā)展。同時經常對這些優(yōu)等生進行公開表揚,以促進良好的學習氛圍的形成。
五、對于機房的突發(fā)性事件要機智處理
在信息技術課上,電腦和網(wǎng)絡的故障往往會給教師帶來許多困擾,如果處理得不好,將大大影響課堂教學的正常進行。我的做法是在每次上課前先對電腦室的電腦硬件和系統(tǒng)運行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對每臺計算機硬件和軟件做到心中有數(shù),對不穩(wěn)定的或者有問題的計算機作好標記,每節(jié)課開始前根據(jù)自己對機房的了解合理安排學生,這樣就減少了一些突發(fā)事件的發(fā)生。當然,突發(fā)情況并不是以我們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盡管你課前做了充足的準備,它仍然可能會發(fā)生。例如,學生興高采烈地打開電腦時,卻發(fā)現(xiàn)無法啟動了,這時教師一定要及時處理,可以先安排好調換備用電腦或和其他同學共用,讓課堂教學能夠繼續(xù)進行下去。如果遇到一些較簡單的問題,可當時迅速處理,如機器死機的重啟,利用網(wǎng)絡教室控制端恢復學生機的桌面等等。當遇到較困難的問題時,或者處理需要時間較長時,必須以不影響教學的正常進行為前提,可以參照機器無法啟動的情況,先安排學生與其他學生共用電腦。
信息技術課堂的調控是一名信息技術教師綜合素質的重要體現(xiàn)。信息技術教師只有駕馭好信息技術課堂,才能營造出老師教得舒心、學生學得愉快的高效課堂,才能讓學生在每次的練習與會考中得心應手,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