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一考生
【真題展示】
(2015年江蘇卷)根據(jù)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70分)
智慧是一種經驗,一種能力,一種境界……
如同大自然一樣,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
老爹并不是我的親爹,我之所以這么稱呼他,純粹是為了與我那親生老爸加以分辨。
老爹是做秤的。一手老繭可見他技藝之精湛。沒錯,老爹已經出師四十年了。
聽說這做秤的是一戶姓胡的人家,本來這手藝是不外傳的,可是到了這一代卻突然沒有了接班的人,只好收下了老爹和蔣叔。他們兩個人的性格完全不同,老爹呆板,甚至有些迂腐,而蔣叔卻對人曲意逢迎。
他倆出師之后,在一條馬路的兩邊各自開了一家秤店。一開始,兩家店都是紅紅火火的,可是日子一久,老爹的生意每況愈下,店面冷清得有點凄涼,那褪了色的招牌即使擋在路上也無人問津。
一日,老爹看不下如此冷清的店鋪,便早早地關了門,信步走到蔣叔的店鋪。進店一看,真是人氣興旺啊!嶄新而又鮮亮的招牌,更是讓老爹心里一揪,既疑惑又羨慕。
老爹就待在蔣叔家,一直到很晚,蔣叔的店才關門。他倆在后院里擺上一桌酒菜,邊吃邊聊。老爹有點羞澀地問:“師兄,你說我的店鋪為啥那么冷清?眼瞅著就要關門大吉了。你的店怎么就忙得不可開交?”老爹嘆了口氣,點了支煙,又給擰滅了。
蔣叔笑笑說:“你怎么就這般榆木腦袋呢?都說顧客是上帝,上帝叫你給他的秤少一兩,你不能給他多一錢。你聽他的,照做便是了。嗬,想起來了,有個大商家叫我做五十桿缺二兩的秤,要不我分你一半生意?”
老爹聽完,什么都沒說,默默地喝完酒,朝蔣叔擺擺手:“那五十桿秤你自己做吧!”
老爹的店依然那么冷清。直到有一天,聽說蔣叔的店被人掀了。他跑過去看,蔣叔被人堵在店里,落魄得像條狗。老爹問:“要多少桿秤才可以補救?”蔣叔說是四十桿。老爹回去一連幾日晝夜不分地趕,總算幫蔣叔還清了。后來,蔣叔的店關門大吉了,他在一天夜里走了,再也沒有回來。
老爹的店卻日漸紅火了?,F(xiàn)在,每當有人懷疑斤兩有問題,小販們總是丟下一句話:“這是老陳的秤!”那人便作罷了。
是的,老爹即老陳,名喚陳實。人們就敬重他這個“實”字。
【得分】70分
【名師點評】韓朝勝:全文以時間為序,圍繞主人公老爹寫了三個片斷——拜師學藝、取經喝酒、挺身相助。這三個小故事沒有一個是閑筆,都為考生的寫作目的服務,效果明顯。閱卷老師一眼就能看出主人公老爹的智慧,也必然會對這位考生的智慧點贊,順手給個滿分。這篇作文給我們的啟示就是,記敘文動筆之前,一定要在大腦中預先擺布好主要情節(jié),做到段落均勻,避免頭重腳輕,避免與主題無關的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