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瑞瑞
跟郭老師去了一趟蕭山,說實話,很累!在晚上沒有休息好的前提下,郭老師講的體育游戲還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先講兩個我在以前做體能老師的時候的兩節(jié)失敗的課程。
以前在幼兒園做體能老師的時候,有一節(jié)課我是這樣設計的:在做完熱身活動后,我宣布了本節(jié)課要玩的游戲,即小男生以縱隊,小女生一縱隊。聽到口令后兩隊的排頭跑向終點,在跑回來給下一位小朋友擊掌,一次類推,看哪一隊的小朋友最先跑完。但在游戲準備開始的時候,有好幾個小女生跟我說:“草莓姐姐,我不想玩。”小朋友都有跟風的習慣,導致很多小女生對都不想玩了。我很尷尬,很郁悶,同時也很憤怒。但是在配班老師的嚴厲目光下,小朋友很不情愿的完成了這節(jié)課。
第二個還有另外一個失敗的案例。六一兒童節(jié)到了,幼兒園的園長要我為他們的一個大班設計一個幼兒園的表演舞蹈。于是,我就設計了didi舞(偏向于印度舞),然后以斗舞的模式展開表演。但在排練了兩天后,幼兒園的好多男生又跟我說:“草莓姐姐,我不想練這個舞?!庇魫灒瑢擂?,憤怒有一次向我襲來。老師在旁邊狠狠訓斥了一頓小男生,當時的我很解氣,但現(xiàn)在看來,好慚愧!
以上兩節(jié)失敗的案例給我很大的教訓。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游戲到底該怎樣被定義,具有怎樣的屬性呢?
首先說下游戲,游戲是一種特殊的社會實踐活動,是由人類身心需要所引發(fā)的產生任何社會意義的娛樂,健身活動的總稱。而按照其活動方式和目的,分為了智力游戲和體育游戲。而體育游戲作為不斷發(fā)展的事物,其概念一直沒有穩(wěn)定統(tǒng)一的概念。而聽完王老師的課,我試著定義了一下:體育游戲作為游戲的分支,是在保證游戲相對公平,結果充滿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參與體育活動的一種運動。(此觀點僅限于個人觀點)
體育游戲作為一種不斷發(fā)展的事物,具有多個的自然屬性。
體育游戲在設計的時候首先要具有偶然性,游戲過程中的偶然性必然會造成游戲結果的不確定性。結合本人兩節(jié)失敗的課程來說。在玩第一個接力跑的時候,由于身體的原因,小男生在跑的時候的速度遠遠大于女生,在游戲還沒有開始之前,游戲的結果可能已經(jīng)定位在小朋友的心中,導致小女生在游戲還沒有開始之前就已經(jīng)失去了對游戲的興趣。而對于第二個失敗課程亦是如此,在舞臺表演之前,小男生就知道了,在舞動方面可能不及小女生,也就失去了競爭意識,因而不想學。郭老師今天講到,體育游戲必須具有偶然性來制約游戲結果的必然性。如果在兩隊接力跑的途中加入一些制約小男生速度的另外小游戲,如石頭剪刀布,在中途必須完成投籃小游戲或者舞蹈動作。這樣偶然性的出現(xiàn)會大大提升游戲結果的不確定性。更會增加娛樂性,充分調動每一位同學參與其中。
然后體育游戲必須讓每一位學生得到很好的發(fā)揮,充分表現(xiàn)出自己的體能。這時候郭老師舉了一個例子,很快便讓大多數(shù)人明白了這個屬性的含義。在往返跑的途中設置障礙物,一個是墊子,讓學生完成前滾翻用的,一個是完成跨欄用的欄桿。那么,是應該讓前滾翻放在前邊還是讓欄桿放在前面?答案是前滾翻在前,欄桿在后。很明顯,當欄桿在前時,跨過欄桿剛想加速,又遇到前滾翻,做過前滾翻剛想加速,有快到了終點,在游戲的全程過程中,學生的速度絲毫沒有發(fā)揮,體能也沒有得到好好的展現(xiàn)。然后學生同樣會慢慢對這個游戲失去興趣,出現(xiàn)不想玩的心態(tài)。
體育課的成功不成功首先要看體育游戲設計的合理不合理,體育游戲設計的合理與否離不開體育游戲的兩大屬性。同樣,體育游戲的兩大屬性也有很多應用于生活。首先要說的就是應用于電影或者電視劇,中間故事情節(jié)的蜿蜒曲折都是為了給結尾造成不確定因素,給觀眾留下廣闊的想象空間;然后就是一些官員在處理一些事情的時候,當別人需要辦事的時候,官員總會說一些模糊的詞語來答復,給結果留下不確定因素,同時也給自己留下了退路;然后還有美術里的模糊美學;戀愛前期的曖昧感;搖滾音樂的充實感等。
體育游戲具有良好的發(fā)展前景,更是體育教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僅寫此文表達自己對體育游戲的熱愛。
(作者單位:西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