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強
摘 要: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故事化教學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之一,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激發(fā)初中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創(chuàng)建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更能使師生關系融洽,結合教學經(jīng)驗介紹了幾種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實施故事化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初中歷史;故事化教學;有效
故事化教學就是老師通過將故事融入教學內容中,以講故事的方式向學生傳授歷史知識,利用故事中蘊含的哲理,引導學生學習歷史知識,以完成教學任務。故事化教學法的開展可以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也有利于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建立,所以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深受廣大師生的歡迎。初中學生具有好奇心強的特點,在初中歷史教學中老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這個特點,采用故事化教學方法,使教與學兩方面互相促進,實現(xiàn)共贏,這是每一位歷史老師所追求的。本文就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開展故事化教學的策略進行了探討。
在浩蕩的歷史長河中,有許多的名人軼事流傳下來,這就為初中歷史實施故事化教學提供了有利的條件。那么,故事化教學中如何在教學內容中融入恰當?shù)墓适履兀烤唧w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實現(xiàn):
1.老師要注重故事的收集,學會講故事,為課堂教學做好準備。講故事也是老師的一種教學能力,每一個歷史故事都有自己的感染力,再加上老師聲情并茂的講解就會讓學生深受打動,使學生對歷史的學習產(chǎn)生興趣,以學習歷史為樂。要想順利地開展故事教學法就要有合適的故事素材,老師平時要注意對故事素材的收集。雖然歷史上有許多的名人軼事,但受教學內容的限制,并不是每一個歷史故事都適合于故事教學法。要想使老師在采用故事教學法時能夠選擇合適的故事,將需要的故事信手拈來,就需要老師對教學內容有深刻的認識,并根據(jù)教學內容用心收集歷史故事,才能在用的時候不出現(xiàn)慌亂。
2.創(chuàng)設合適的情境,選擇恰當?shù)臅r機引入故事。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情況找準時機插入故事,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例如,老師在介紹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可以向學生講述南京大屠殺的凄慘,讓學生明白我國在戰(zhàn)爭中蒙受的苦難,使學生體會到戰(zhàn)爭的殘酷,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也使學生更加愛好和平。
3.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共同收集故事,并將收集的故事講給其他同學,讓學生相互之間交流溝通,分享心得體會。例如,春秋戰(zhàn)國時期,我國文化出現(xiàn)百家爭鳴的盛舉,老師可以讓學生扮演各派文化的代表人物,分別闡述自己的文化觀點和主張,學生在對不同文化的闡述中就會逐漸領會其中的精神。
歷史本身就是由一個個的故事構成的,故事化教學方法可以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歷史的學習中來,是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最佳選擇,促進學生歷史知識水平的不斷提升。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