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尼沙.艾麥爾尼亞孜
作為班主任,我們要把真誠的愛融在整個班級之中,不僅要愛那些好學生,更要愛那些缺點較多的學生,要讓每一個學生都從老師這里得到一份愛的瓊漿,從中汲取奮發(fā)向上的力量,更加自愛、自尊、自信和自強。愛是一種情感教育,要多跟學生傾心交談,逐漸讓你的學生體會到你的關心。當你“把心獻給了學生”,你就會深深體會到做班主任的快樂。
一、珍惜學生的閃光點-----發(fā)現(xiàn)愛
俗話說:“沒有愛 , 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源泉。我不但愛優(yōu)生,更愛后進生。后進生也有優(yōu)點,只不過這些優(yōu)點不像缺點那么突出,容易被老師忽略罷了。怎么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呢?
后進生這“后進”雖然千差萬別,但就整體而言,又有其共同特點,即普遍都有消極心理,他們或思想行為差,或學習成績差,因而總認為自己不如別人,加上時常受同學冷落、譏笑,長期心理壓抑,不思進取。其實,后進生身上并非一無是處,后進生往往隱含許多特長,他們有的擅長體育活動,有的喜歡文藝表演,也有的喜愛寫作、繪畫等等,教師只要善于給他們展現(xiàn)特長的機會,突出他們某一個不被人注意的優(yōu)勢,以此在同學面前樹立新形象,并以此作為各方面進步的擴散點。如平時學習成績差,但又喜歡打乒乓球的同學,教師可多多培養(yǎng)他這方面的特長,讓他在乒乓球訓練中顯露水平,同時教育他沒有文化將來當不了優(yōu)秀運動員,以此驅使他認真學習,全面進步。作為班主任只要善于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并及時表揚、鼓勵,以這些“閃光點”作為消除他們消極心理的支撐點,就可以讓他們在同學面前挺起胸膛,揚起奮發(fā)和向上的風帆。
如:我班的木合塔爾雖然特別調皮、成績差,但是他有較強的好勝心,具有號召力,且喜歡看課外書。于是我給他借了幾本喜歡看的故事書,并且安排他擔任班級圖書管理員。他多方籌措圖書,建立借閱制度,班級圖書角搞的紅紅火火,他也在閱讀中改變了自己,收獲不少。在他的“示范”下,平時下課,打架、追打的人少了,讀書的人多了。這是我感到最欣慰的一點,他好像一下子長大了。在今年教師節(jié),上初中的他還給我打電話,祝我教師節(jié)快樂,雖然只是這么簡單的一句,但是我非常滿足,我感到很有成就感。
二、真心關愛學生,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師德的中心,這種愛是神圣的,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敖逃荒軟]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不能以貌或成績取人,對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要多看一眼,要不厭其煩,讓他們感受到你的真誠,使他們覺得你是真心去關心他們,從而改變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讓學生真正覺得到教師不僅是一座知識的寶庫,更是高尚品格的代表,是值得依賴的朋友。我們應當重視對每個學生的全面素質和良好特性的培養(yǎng),真心關愛每一個學生,努力發(fā)現(xiàn)每一個學生的優(yōu)秀品質,堅決做到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一個眼神都能使學生有不同的感受。上課時,如發(fā)現(xiàn)有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時,要用目光去暗示、提醒;當學生回答問題時膽怯,應用鼓勵的目光去激發(fā),使學生們產(chǎn)生一種親切感。尤其對一些基礎差的學生,應給予更多的關愛,以幫助他們克服自卑感,增強自信心。班主任要善于去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的長處,要切切實實地關愛每一個學生,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得到學生的熱愛。這樣,班級日常管理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三、耐心關注學生,注重學生養(yǎng)成教育
中學生自我意識增強,開始會主動思考,判斷是非對錯。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在他們的大腦里開始會比較,但出發(fā)點大多考慮到老師的批評,同學的指責。他們所想到的還比較片面,有時還不夠成熟,自律能力還不夠強。
此時應當加強他們的行為規(guī)范。根據(jù)學生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需要,利用班會課通過學生提議,老師完善,共同制訂“天天行為規(guī)范”, 每個學生都有一張,要求每個同學每天看一邊,每天督促自己按“天天行為規(guī)范”要求努力做到。經(jīng)過幾個月的實踐后,每位學生都能自覺的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養(yǎng)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看到地面上有紙屑,他們能主動拾起來;看到小同學摔倒了,他們會主動上前將他扶起。由此看出:習慣成自然,好的習慣能使學生受用一生,也能使老師教育管理更加輕松。
我在班級里開展“班級榮譽,我的責任”活動,以加強每個學生的班級榮譽感,同時把所有責任,讓每個學生承擔,誰犯了錯誤,就要承擔一切責任。班級得到了榮譽,也是你的榮譽。
有了責任,才有動力,才會嚴格要求自己,才能養(yǎng)成自我良好的行為習慣。在教學中,學生行為習慣的好壞,對于教育任務的完成,對于學生的發(fā)展都有重大的影響。因此,對于每位教育工作者來說,我們不能只重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而忽視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
四、善用工作技巧-----實施愛。
作為班主任,我認為就是需要付出,只有付出才會有回報。要關心、愛護全班學生,而且要更關心、更愛后進生。對后進生要真誠的對待,熱情的地鼓勵,耐心的指導,從內心里接納他們。我深深的體會到,僅有對孩子誠摯的愛是不夠的,還要善用工作技巧,巧施愛的教育,才能開啟后進生塵封已久的心扉,啟迪學校心靈。如:有一次上數(shù)學課,賽比江上課偶爾有打瞌睡的習慣,我曾經(jīng)針對他這一特點,設計并使用過多種“愛”的標簽的警示語言,以達到施教的目的。如“小心感冒”、“沒聲音在好的戲也出不來”、“睡覺不是你的唯一”等等。
如果班主任在工作中,注意遇事多動腦,改進工作技巧,多從愛的角度考慮,學生特別是后進生就很容易從內心接納老師的教育,治班方略中多項管理工作就能順利地開展。
教育家朱永新說過:只有愛,才能贏得愛,你愛教育事業(yè),教育事業(yè)也愛你,你才能獲得事業(yè)上的樂趣。你愛學生,學生也才愛你。作為一名班主任只要用“愛心”來管理班級,才會孕育出一個個真、善、美的心靈,培養(yǎng)出一個好的班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