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蘅芬
摘 要:目的 探討婦產(chǎn)科護理學臨床實踐教學改革方法,并分析應用的效果,旨在提高教學水平。方法 選取該校護理專業(yè)2014級學生220例,按照盲選法將患者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10例,對照組學生按照傳統(tǒng)的方法進行教學,而對觀察組學生在理論教學模式以及實習課上的安排進行改革,觀察和對比兩組教學的效果。結果 觀察組學生理論考試成績和實踐考試成績都明顯高于對照組學生(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另外,觀察組學生普遍反映改革之后的教學模式教學效果好,對教學方式改革作出了較高的評價。結論 對婦產(chǎn)科護理學專業(yè)在理論教學模式以及實習課程安排上進行改革可以顯著地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關鍵詞:婦產(chǎn)科護理學 教學方法 改革方法 應用
中圖分類號:TM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6(a)-0142-02
婦產(chǎn)科護理學是醫(yī)學護理專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操作性非常強的專業(yè),因此,在教學當中不僅需要教授理論知識,還需要重點傳授操作技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該文選取該校護理專業(yè)2014級學生220例作為研究對象,重點對理論教學模式和實踐課程安排進行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結果報告如以下幾點。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校護理專業(yè)2014級學生22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盲選法將患者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10例。220例學生全部為護理專業(yè)二年級學生,并且全部為女生,年齡21~24歲,平均(22.1±0.4)歲。兩組學生由同一個教學團隊負責。在一般資料上相比兩組學生沒有明顯的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教學方法改革
1.2.1 理論教學模式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沒有對理論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學習,直接學習護理操作。觀察組學生每天都需要學習和復習理論知識,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前提下進行實踐學習。
1.2.2 實習課程安排
對照組學生根據(jù)以往的教學模式安排一個月的實習課程,大約180個學時,主要是由護理帶教老師帶領學生進行臨床護理實踐學習。而觀察組在臨床實踐學習之前,每天根據(jù)學習的內容先安排2個學時的理論復習課程,剩余的時間再安排臨床實踐學習。
1.2.3 需要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一是教師自己需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教學的主要任務對專業(yè)知識進行橫向和縱向擴展。二是教師之間需要不斷交流經(jīng)驗和心得,可以通過定期開展專題講座或示范性授課活動來進行,為教師提供一個自我提升的平臺,促使教師共同進步,不斷提高師資力量,為提高教學水平奠定重要的基礎。
1.2.4 學校需要構建模擬實訓室
對實踐教學活動改革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豐富實踐教學的形式,除了讓學生在醫(yī)院進行實踐學習,學校還需要加強對模擬實訓室的構建,讓學生在實訓室練習,熟練掌握各種操作技能,以便更好適應以后的工作。另外,還需要對一般較老的教學設備進行更換,讓學生可以接觸到一些先進的儀器和設備,以更好適應當今醫(yī)院工作的要求。
1.2.5 實踐教學當中要突出護患溝通的重要性
在實踐教學活動當中教師需要突出護患溝通的重要性,教授學生與患者進行溝通的技巧,提高學生與患者進行溝通的能力。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學生理論考試成績和實踐考試成績對比分析
觀察組學生理論考試成績和時間考試成績都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明顯(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2.2 觀察組學生對教學方法改革的評價
觀察組學生對各個方面的教學改革評價良好,優(yōu)良率非常高(見表2)。
婦產(chǎn)科護理學是一項理論性和操作性都非常強的學科,只有共同做好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才能真正提高教學的質量。婦產(chǎn)科護理學專業(yè)臨床實踐方面?zhèn)鹘y(tǒng)的教學模式就是有護理帶教老師帶領學生進行臨床實踐學習,一般都是遇到什么學什么,沒有針對性,系統(tǒng)性也不夠,理論與實踐相脫節(jié)的情況十分嚴重,學生學習的質量不理想。因此,需要對理論知識教學和實踐教學進行改革,將理論學習和實踐學習進行密切的結合,使臨床護理互相滲透和融合,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3-4]。
通過該文的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學生理論考試成績和實踐考試成績都明顯高于對照組學生(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這就說明觀察組對教學理論和實踐進行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質量,使學生的學習成績得到了有效地提升;觀察組學生對教學內容中臨床護理知識融合程度、教學方法接受程度、實習課安排以及實習效果評價的優(yōu)良率都達到了98%以上,這表明學生對教學方法的改革是非常認可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的質量也大大提高。
綜上所述,對婦產(chǎn)科護理學在理論教學模式以及實習課程安排上進行改革可以顯著地提高教學的質量,也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李春蓮,周芳,孫晶,等.婦產(chǎn)科護理學臨床實踐教學改革初探[J].護理研究,2013,27(22):2398-2399.
[2] 呂建萍,李朝品,李遠珍,等.臨床護理實驗教學模式的改革實踐與探索[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9(13):58-59.
[3] 尹寧.《婦產(chǎn)科護理學》實踐教學改革效果觀察[J].山東農(nóng)業(yè)工程學院學報,2016,33(4):57-58.
[4] 張曉云,厲瑛,張靜,等.護理本科《婦產(chǎn)科護理學》臨床實踐教學改革的組織與實施[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27
(23):1823-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