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淑榮
摘 要:班主任是一個班集體的核心人物、領頭羊,是班級整體水平高低的決定性因素。和所有班主任一樣,每天從晨光微露到星光閃爍,都是步履匆匆地忙碌著。回首十幾年的班主任工作之路,日出日落,辛勤耕耘,那一串串或深或淺的腳印里更多的是責任,是艱辛,是瑣碎,是發(fā)自內心的愛,是辛勞之后的碩果累累。
關鍵詞:班主任;管理;愛
一、做孩子情感的導師,用愛心呵護脆弱的心靈
在十幾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我始終關注學生中的弱勢群體,一次次與他們的接觸讓我們的情感遭受了無數(shù)次的沖擊。我認識到在孩子最受傷的時候做孩子情感的護航員,用愛呵護他們幼小的心靈是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
1.給殘疾少年一份自信
六年前,班級里有一個患侏儒癥的小男孩,他沉默寡言,郁郁寡歡,他的心里一直籠罩著自卑的陰影,每當看著他躲避的眼神,無助的樣子,我好心疼,但我沒有直接與他對話交流,而是經(jīng)常在他每周的日記上寫下贊美他的語言:“你的聰明,你的機敏深深地吸引著老師,老師好喜歡你?!薄澳愕奈恼聦懙锰袅耍瑘猿窒氯?,相信未來的文壇會有你的名字?!薄敖裉?,某某老師又夸你了?!薄衣匕l(fā)現(xiàn)在我無聲的贊揚中,他臉上有了燦爛的笑容,他與同學之間的距離越走越近,他變得越來越自信了。于是,我又趁熱打鐵繼續(xù)在周記上與他交流“只要不跪下,永遠和別人一樣高?!?/p>
2.給單親子女一份溫馨
單親的孩子,在心靈上受到了隱性的傷害。從這點上說,單親家庭的子女,尤其令人可憐。教育教學中,老師應用心感受他們的痛苦和無奈。當教師深沉的情感觸動了學生的心靈時,不但可以誘發(fā)和鼓舞學生克服困難,積極向上的勇氣,而且對學生的智力品德和個性的發(fā)展也會產(chǎn)生直接影響。
班里曾有這樣一位男生,皮膚白皙卻拖著鼻涕,衣著時尚卻比較邋遢。他社會見識明顯比其他孩子多,身上充滿野性。學習成績一塌糊涂。后來,我才知道孩子出生兩個月時父母就離異了,爸爸抱著他四處打拼?,F(xiàn)在在學校附近租房子住。由于爸爸經(jīng)常外出經(jīng)商,多數(shù)時間他一個人在家,做飯洗衣都是他自己的事。我決心幫助他,讓他感受到集體的溫暖。
我?guī)ьI他學習校規(guī)校紀,協(xié)調其他教師為他補課……幾個月過去了,在我們的幫助下,他規(guī)矩了許多,與同學、老師交往更為禮貌謙和,這是集體的溫暖改變了他。
可好景不長,正在我為他的改變由衷地高興時,他卻送了我一個“大禮”:
冬天來臨,他經(jīng)常感冒請半天假,每次返校我都問候他,給他補課。課余,卻有學生報告:王××不是感冒,而是拿著爸爸留給他的生活費去網(wǎng)吧玩游戲,有幾次爸爸知道后打了他!我感到震驚,趕忙請了假,去附近的網(wǎng)吧逐個找,最后終于在一家網(wǎng)吧昏暗的角落里找到了玩得忘乎所以的他?!澳銥槭裁催@么做?”我慍怒了?!拔也辉富丶?,一個人沒意思,就到網(wǎng)吧玩,玩著玩著時間就過了,干脆就請假?!币粋€缺少母愛的孩子,生活在孤獨中,家庭的溫馨對他只是一種奢望,只有讓他勇敢面對現(xiàn)實,他才能更陽光地生活。
于是,我不斷地找他談心。在溫馨的氛圍里,我們暢談理想,談父愛,談生活,最后,我告訴他可以把我當成他的親人,把我家當成他的另外一個家??吹贸觯J同了我的觀點,理解了父親的期望,也樹立了正確的努力方向。畢業(yè)考試他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萊陽一中,相信他會有更好的發(fā)展。作為他的班主任,我只能牽著他的小手走一程,但愿我微薄的力量能改變他的一生!
二、做孩子成長的楷模,用愛心傳遞力量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育離不開教師榜樣的力量和正確的引導。教育過程中我一直倡導:用行為引領成長,讓愛心無限延續(xù)。
去年冬天,我參加了一個社會捐助活動,捐出了家中很多的衣服,每件衣服都經(jīng)過我細心的清洗,整齊的折疊、打包。我在QQ空間記錄了參加活動的過程及感受:無論你的地位高低,無論你的資產(chǎn)多少,只要有一顆心在牽掛,你就是令人仰慕的善人。別忘了——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許多孩子到我的空間瀏覽了文章之后,紛紛要求也搞一次捐助。就這樣,全班同學經(jīng)過整理挑選打好了幾個“愛心包裹”,寄了出去,一同寄去的還有孩子們深深的牽掛與純潔的愛心。之后,學生又七嘴八舌地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想出各種幫助災民的辦法,盡管有許多不可行,可是從那稚嫩的思想中我卻看到了他們關注生存的意識,看到了愛的延續(xù),看到了包含在那份愛里的力量。
世界正是因為有了愛,才更加絢麗多彩;而對于維系整個教育大廈的教師特別是班主任來說,班主任的愛心才是最堅固的基石。班主任要把愛的種子均勻地撒播在每一個學生的心田,讓它在每一個心田里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去收獲每一個碩果累累的金秋。
參考文獻:
華鳳.加強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方法[J].黑龍江科學,2014(12).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