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斌
【摘 要】目前,我國高中歷史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教育工作者轉變正確的教育教學理念,在教學中大膽創(chuàng)新,采用新的教學模式和手段,并且增加自身的知識儲備,豐富教學內容,完善教學目標。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 ? ?問題 ? ?對策
一、引言
目前,新課程改革已經到了全面深化的階段,高中歷史新課改對歷史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這些要求在側面上也反映出了我國現(xiàn)階段的高中歷史教學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我們以新課改為指導,針對教學中的問題找出可行的對策。
二、我國高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現(xiàn)狀和問題
近年來,我國高中歷史教師在課程改革的制度引領下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其他方面仍然還存在一些問題。
(一)課程設置有所改進,但仍有不足
目前,我國高中歷史課程設置越來越往多元化發(fā)展了。國家教育部放開了高中歷史課程的設置權,如今,歷史課程也同其他學科課程一樣,在各級各校都出現(xiàn)了校本課程,與以前只有國家、地區(qū)課程相比有了很大的改進;在教學上,高中歷史課程積極汲取了其他學科的優(yōu)秀教學方法,更加豐富了歷史課程的藍本;同以往的歷史課程不同,現(xiàn)在的高中歷史課程建立了以教學為中心的學科體系,在課程設置中會根據(jù)不同的教學情況合理設置,歷史課程內容也以專題模塊形式出現(xiàn),更加有利于針對歷史知識的重難點提出新的教學方案。
盡管近年來在高中歷史課程上有了如此多的進步,但是還是有些許不足[1]。在課程的銜接問題上,高中歷史課程和中小學的歷史課程內容銜接不緊密,內容有重復且沒有特色;在課程種類上,高中歷史課程可選的種類不多,現(xiàn)在大部分的高中歷史課程是必修課而不能作為選修課;在課程內容上,高中歷史課程的內容也缺乏結構的嚴謹性,導致體系不夠健全完善;高中歷史課程的教學方式仍然存在很大問題,沒有形成獨立的有特色的教學體系。
(二)高中歷史的教學方法和觀念依然有所欠缺
在教育的整體方向上,新課改已經明確了要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雖然各級各校也已經在此要求下嚴格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但是就高中歷史課程教學而言,對于應試教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還是沒有改變,依然是以強迫學生死記硬背、海量做題為主,沒有教導學生如何正確掌握系統(tǒng)知識的方法和技巧,也沒有合理地利用現(xiàn)代科技技術,改變教學方式,以真正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
三、新課改下我國高中歷史教學中可采取的對策
(一)轉變教育理念
高中歷史新課改要求教師要進行大膽創(chuàng)新,正確認識到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中的雙主體地位,改變傳統(tǒng)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在實際的教學中,應該充分調動雙方主體尤其是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絕大部分時候課堂的主導者是教師,學生只是枯燥地記憶,舉手回答問題的都只占據(jù)少數(shù),這樣的教學模式和理念對于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并無幫助。新課改要求應該讓學生真正回歸本位,教師要大力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2]。因此,要正確樹立發(fā)展學生,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思維能力,大力倡導學生多參與社會實踐的現(xiàn)代化教育教學理念。
(二)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和手段
現(xiàn)代技術的應用為高中歷史教師帶來了巨大的生機。眾所周知,生動形象的畫面比書本文集記錄的知識更讓人印象深刻,高中歷史新課改就要求不斷地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多元化發(fā)展教學方式,尤其可以合理應用多媒體技術和平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尋求歷史教學和多媒體教學的平衡點,利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開心愉悅的條件下更多地接受新知。因此,在教學模式和手段上,高中歷史教師必須學會將多媒體和教學有機結合,將問題情境和教學有機結合,將表演與教學相結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提高學習效果;同時要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從而調節(jié)師生之間的關系。
(三)豐富教學內容,完善教學目標
高中歷史新課改對教學目標也有了新的規(guī)定,要求盡量多開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方面全面發(fā)展,重點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要求教學中要體現(xiàn)出學科本身的人文性和現(xiàn)實意義。因此,在高中歷史學科的教學目標中也應該做相應的調整。教學目標要將素質教育的思想和應試教育的目標相結合,考慮多方面的相關因素進行制訂,同時教學目標要具有可行性、具體性和科學性。
高中歷史教師因自身歷史素養(yǎng)的限制和歷史教材信息量的局限性,對于所教授的歷史知識難以進行擴展和延伸,同時,高中歷史課本內容上的銜接性又有所不足,經常使學生感覺歷史知識很復雜,難以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3]。這就要求教師在課余時間完善自己的知識架構,豐富自己的歷史知識,不局限于書本知識,可以在課堂中為學生提供其他的課外知識,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進行銜接,完善知識體系,使學生的學習更加輕松和有效率。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歷史課程在教學上雖然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但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尤其是在新課改的要求下,高中歷史課程無論是在教學理念上還是教學模式上,都還需要進行調整。同時,為了更好地豐富課堂知識,教師還應該適當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來幫助學生將書本知識形成更加完整的體系。相信以后的高中歷史教學出現(xiàn)的問題會不斷減少,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能夠得到逐步提高。
【參考文獻】
[1]許明華.多媒體環(huán)境下高中歷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析論[J].理論觀察,2014(02):174-175.
[2]許明華.新課改下高中歷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析論[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4(02):135-136.
[3]方亮.多媒體環(huán)境下高中歷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析論[J].中小學電教,2014(Z2):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