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燕珍
【摘 要】情境教學的核心在于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情景化的英語課堂教學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盡可能地把枯燥的語言現象轉化為學生樂于接受的、生動有趣的活動形式、任務和內容,使學生在真實的語言情景或模擬的情景中更好地組織思維,理解具體情景中所傳遞的信息和語言材料,觸景生情,激發(fā)表達思想的欲望,從而促進英語理解和表達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初中英語 ? ?情景教學 ? ?課堂 ? ? 課外
教育心理學家布魯姆說:“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當在課內創(chuàng)設更多的情境,讓學生有機會運用已學到的語言材料?!苯Y合新課程標準下的初中英語教學,我們應該如何進行有效的情景教學呢?下面簡單談下自己的一點淺見:
一、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情境
(一)利用實物,巧設情境
教師利用實物演示情境能使學生邊學習邊體會所學知識,同時能培養(yǎng)學生直接運用英語思維的習慣。如:教學There be句型、人體器官、方位詞、形容詞的比較等級,都可用實物來進行演示。再如,在講授涉及問路的主題時,利用教室的課桌作為直觀教具,有序排列,中間空出適當距離當作街道社區(qū),然后讓學生把課前自制的帶有單位名稱如School,Hospital,Toilet,The bus stop,The police station等卡片放在課桌上,表示各建筑物所處的位置,形成某個建筑群的模擬情景,再讓學生操練陌生人問路的對話。在這種現實的“濃縮版”中,學生就能直觀地理解向左轉與向右轉,并且懂得中西方在交通規(guī)則差異等方面的文化內容,同時學生的責任感、道德感與合作意識也得到了強化。
(二)語言描述,引入情境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課文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制造懸念,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可以連珠炮式地提問,或者設置突如其來的提問,讓學生就某個問題隨便說說他們知道的東西,讓學生說出他們能想到的情況,如果說不出來,教師可以提示。突如其來的提問可以使學習生動活潑,能引起學生臨場發(fā)揮的沖動,獲得成功感,增強學習的興趣與信心。例如:在講解dangerous和careful時,課前我先安排一個學生,講授時,我指著教室里的一只燈管問:“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the light.It doesnt work.Who can mend it”?這時那位同學站起來說:“Dont worry,I can mend it.”說完,他就走過來并假裝去觸摸燈管。這時我顯出一種極為緊張的表情并大聲說:“Be careful!Its dangerous!”我一邊在黑板上用紅色粉筆畫出“觸電”標志符號,一邊大聲重復:“Be careful!Its dangerous!”這時再問學生們它們的含義,學生便能異口同聲地說出來。
(三)運用媒體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
在課堂上運用錄像、投影、錄音機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悅耳、悅目、悅心的英語交際情境,使學生在情境中有交流語言的真實感,這種方式寓教于樂,學生學起來不感到枯燥。例如,對于“What day is it today?”“What day was it yesterday?”的英語語法中過去式的講授,傳統(tǒng)教學步驟為“教師朗讀——學生跟讀——提問造句——強化練習”。這種教學方法固然有效,卻略顯單調與枯燥。那么,就可以嘗試改變這一教材呈現方式:利用英文歌曲Yesterday once more引出教學內容——學生聽曲——學生跟唱——滲透與展開教學內容。當然,對于歌曲中歌詞的內容與真正含義,并不是所有學生都能領會,但這并不會影響到他們對音樂的天然模仿,此時教師應抓住這一契機展開對語法一般過去式的呈現。在活躍的氣氛中,學生對于語法一般過去式的理解就在歌曲與問答中加深了,這就對進一步地深入學習語法一般過去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T:When she was young,what did she like to do?
S:Listen to the radio.
T:Yes,when she was young,she liked to listen to the radio.What did you like to do when you were young?
S1:When 1 was young,I liked to swim.
S2:When 1 was young,I liked to sing.
(四)角色扮演,體會情境
運用角色扮演,能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在愉快的情趣中體會學習,提高課堂效率。在教學過程中就某一個內容創(chuàng)設一個情境,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從易到難、由淺入深地學習,最終學生不僅能牢固地掌握課本知識,還能根據教師所給的情境,從自己的水平出發(fā),編出更切合生活實際的會話,在情境中學,在情境用。但是教師要注意所設置的情境要與所學內容、學生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而且自然。練習的方法也要靈活多樣,體現出練習充分、廣泛、有深度的特點。
如我在講解“finish doing sth”時,先讓學生熟知它的句型結構,然后讓學生分別擔任不同角色進行會話表演:
Did you finish reading the book?
Yes I did.
I have finished cleaning our classroom.
I am playing basketball after I finish doing my homework.
再如在講授有關國外生日聚會的內容時,我有意識地安排一次小型的生日聚會,調動學生把生活中的生日內容再現于課堂。
二、課外創(chuàng)設情境
實際生活是語言學習的試金石,英語情境教學的時空必須由課內延伸到課外,把學習遷移拓展到我們的生活中。課外教學活動也是課堂教學內容的有效延伸。本人根據不同班級、不同層次、不同水平、不同愛好的同學,進行適當的組織,開展英語游戲、演唱會、朗誦會、講演比賽、識詞默寫比賽、作文比賽、聽力比賽等,其目的是豐富學生課外生活,鞏固課內所學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學英語的興趣,使課內外結合,相得益彰。
不管怎樣,在創(chuàng)設情境時應注意以下幾點:(一)以培養(yǎng)學生興趣為前提,誘發(fā)學生主動性;(二)以指導觀察為基礎,強化感受理解性;(三)以發(fā)展思維為中心,著眼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四)以陶冶情感為動因,滲透德育教育性;(五)以訓練英語能力為手段,貫徹實踐交際性。
三、結束語
德國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呼喚,鼓舞。”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情緒應是快樂的,能通過情感所具有的感染功能,以教師的快樂情緒來影響和引發(fā)學生的快樂情緒。教師還應運用情景來烘托教學內容中的情感氣氛。英語要在情境中教,在情景中學。沒有情景的英語教學,既難以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利于使學生實現知識向能力的轉化。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創(chuàng)造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情景。而情感教學已成為人本教育推崇的一種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