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這是一方凈土,這是一個樂園。在二十多年的時光流逝中,北京太陽青少年樂團在沒有財團贊助、沒有政府投資的情況下艱難拼搏,奮發(fā)向上,憑著健康的理念和科學(xué)的方法,他們培養(yǎng)了一批又一批青少年音樂人才,為社會播撒了一批又一批優(yōu)秀的音樂種苗。他們的足跡遍布國內(nèi)各大城市,并率先走出國門為祖國爭得榮譽.他們是京城中山音樂堂與北京音樂廳每年暑期“打開藝術(shù)之門”和“打開音樂之門”最受觀眾喜愛的演出團隊之一。李德倫先生曾贊譽:“這是我所見到的全國業(yè)余青少年樂團中最優(yōu)秀的一支?!睘榇?,他曾親自指揮樂團演出了莫扎特作品專場音樂會,這也是他唯一一次專門為業(yè)余青少年樂團登臺指揮的演出。
在這個樂團中成長起來的小樂手們被放飛在海內(nèi)外的各個角落,但他們始終懷著對音樂的熱愛、對“太陽”的眷戀,回憶過去,感悟未來。這里,我們從中摘取部分樂團成員的短文獻給讀者,從這些動人的故事和真切的語言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們對“太陽”的感情有多么深,“太陽”已成為他們的向往、企盼和事業(yè)生活的伴侶,直至永遠。
“太陽”,那道打翻的彩虹 張馨月
人的一生就像一場旅行,在這場旅行中,你會經(jīng)歷許許多多不同的人、事、情、景,有些人也許只是匆匆過客,有些景也許只是走馬觀花,而有些卻永遠貯存在你的記憶中,它們像是被打翻的彩虹,渲染了你成長的畫布。
十一歲那年,我在旅行中邂逅了一個名為“太陽”的樂團。初次聽到這個名字,給我的感覺是像初春驕陽那般青春、朝氣和富有活力。于是,還帶著年少青春羞澀氣息的我,決定到這個充滿光明與溫暖的地方收獲花香。
還記得來到“太陽”的第一天,正好趕上新老成員見面會,現(xiàn)場有很多像我這樣初來乍到的新成員。當時的我很內(nèi)向,不善與人交流,羞怯于向別人表達,更不敢開口問老隊員我應(yīng)該坐在什么位置、樂團的規(guī)矩有哪些、該準備什么樂譜……我在人群中佇立著,彷徨著。突然,一雙溫暖寬大的手搭在了我的肩膀上,那雙手輕輕帶領(lǐng)我來到大提琴聲部的最后一排,然后示意我坐下。我還沒緩過神來,就看到最前方的指揮臺上站著一個充滿威嚴卻又不失慈愛的人,他慢慢拿起指揮棒微笑著環(huán)顧所有人,只是一個無聲的動作,排練廳里瞬間安靜了下來,大家的目光全部集中在指揮臺上。我明白了,原來那雙溫暖寬大的手的主人就是站在指揮臺上的那個人——我們的指揮蔣老師。我對這紀律嚴明的樂團心生出一絲仰慕,更佩服蔣老師將這個樂團訓(xùn)練得如此有素。我的感覺告訴我,這個樂團將會從此陪伴我成長,提升我的音樂修養(yǎng),帶我步入一座全新的藝術(shù)殿堂。
就這樣,時光悄無聲息地流逝著,我在這個充滿音樂芳香的大家庭中歷練、成長。最初,我只能看著譜子,聆聽老隊員排練曲目。讓我驚喜的是,幾乎每首曲子都是一次就合格,這讓我更加渴望自己也能夠成為演奏這一首首樂曲的其中一員。于是回到家中,一有時間我就會拿出譜子自行練習(xí),堅信很快便不再只拿著弓子而是可以親身感受這個過程。不到一個月時間,我終于可以嘗試著跟隨蔣老師小小的指揮棒揮舞出的清晰準確的節(jié)奏,讓弦弓在琴弦上滑動出青澀的旋律了。
隨著我在樂團中的成長,至今為止,我已參加了許多場演出。我感謝樂團里每一個幫助我提升專業(yè)水平的哥哥姐姐,感恩蔣老師為每個人打造的藝術(shù)平臺,使我們得到歷練,使我的人生閱歷變得豐富多彩,感動我們所有人穿著赤紅色的演出服,在橙黃色的燈光下、舞臺上、白色的樂譜前,用棕色的提琴奏響動人的曲調(diào),讓臺下觀眾的臉上洋溢著微笑。在蔣老師銀色指揮棒的帶領(lǐng)下,我們收獲了多彩的花束和經(jīng)久不息的掌聲與喝彩。而蔣老師那因慷慨激昂的指揮而留下的晶瑩汗水則向世人展示著我們這個充滿青春活力、溫暖朝氣的集體,展示著我們每個人心中的家——“太陽”樂團的無限風(fēng)采。
四個春夏秋冬,四年的微笑感動,謝謝你,“太陽”!謝謝這道打翻的彩虹,在我成長的畫布上描繪出一幅絢麗多彩的山水畫,帶我領(lǐng)略人生旅行中那道最亮麗的風(fēng)景。
單槍匹馬 VS千軍萬馬
——記第一次擔(dān)任獨奏與樂團合樂的經(jīng)歷 王宇楠
我想講述的是我第一次擔(dān)任獨奏與樂團合樂的經(jīng)歷,這次經(jīng)歷讓我至今記憶猶新。
我第一次合樂的曲目是《西班牙交響曲》,那年我十五歲,與樂團合樂雖然是我期待已久的事情,但我依然緊張到不知所措。蔣老師示意我開始時,我覺得自己渾身都僵硬了,樂團的音樂聲響起,猶如千軍萬馬向我奔騰而來。突然間,聲音消失了,因為該我拉琴了,然而大跨度換把、高把位音準、華彩樂段的節(jié)奏,這些在練習(xí)中輕車熟路的東西此時卻不在我掌控之中,跌跌撞撞中,我的第一次合樂結(jié)束了。蔣老師安慰我,第一次可以完整地把曲目拉下來已經(jīng)很不錯了,但是我心里明白這句鼓勵的話語背后滿含著蔣老師對我的企盼與呵護。
在之后的練習(xí)中,我更加意識到認真練琴的重要性,音住、節(jié)奏……這些基本功更是至關(guān)重要。蔣老師說得對,練琴是一門科學(xué),來不得半點弄虛作假。我之前在練習(xí)中沒有做到認真仔細,因此才會在合樂中覺得力不從心。我像一匹孱弱的小馬,怎樣才能跟上大家鏗鏘有力的步伐呢?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努力練琴。
果不其然,經(jīng)過努力后,我在之后的合樂中有了明顯的進步。其實,我覺得不僅是練琴,很多事情都是如此,只有自己準備做得夠充足、基本功練得夠扎實,做起事才會更有把握,樂團的學(xué)習(xí)生活給我?guī)砹撕芏嘁庀氩坏降氖斋@。
沉浸在音樂的美好時光 肖智源
我從小就喜歡音樂,并與音樂結(jié)緣。九歲那年,媽媽送我去學(xué)小提琴,樂譜上形狀各異的“豆芽”和琴弦發(fā)出的清脆悅耳的聲音都讓我充滿好奇,我很快就喜歡上了小提琴,進而喜歡上了音樂。
但是一直以來,我都把音樂當成我的業(yè)余愛好,直到我以古箏為專業(yè)考入大學(xué)音樂系,我的音樂生活才正式開始,從那以后,音樂便作為我的專業(yè)而存在了。
夜深人靜時,我的每一段回憶都會有一首歌與之相隨,從初中到高中,從高中到大學(xué)。其實一首歌與一段回憶相對應(yīng)是件很幸福的事情,因為你會在將來的某一天、某個街角,因為聽見曾經(jīng)熟悉的歌曲而回憶起相應(yīng)的那段日子,記憶也會如流水般緩緩浸透你的每一根神經(jīng)。
進入大學(xué),我才明白大學(xué)生活是怎么一回事,音樂系的學(xué)生不管以前有沒有接觸過鋼琴和聲樂都要開始學(xué)習(xí)。鋼琴聲樂的小課是一對一上的,而理論課則是一個年級一起上。
我的鋼琴老師是個和藹可親的男老師,他上課認真,講解細致,讓我在學(xué)鋼琴時少走了許多彎路。他還是一位富有幽默感的老師,平時批評我們的時候總忘不了打趣。有一次鋼琴觀摩,我的考試曲目是肖邦的《e小調(diào)圓舞曲》,因受網(wǎng)上視頻的影響,我彈得很快。彈完以后,老師說了句“你彈得這么快,是不是要把舞者的腳跟跳爛啊”還有一次,一個同學(xué)彈《噴泉》速度慢了點,老師嘆息一聲,用四川話說:“你這是冬天的噴泉”我的鋼琴老師就是這么風(fēng)趣
較之隨和的鋼琴課,古箏課堂就略顯拘謹。因為古箏老師要求很嚴格,上課時哪怕彈錯一個節(jié)奏、一個音符都要一遍一遍改過來,而我又是個“馬大哈”,因此每次上古箏課前我都很緊張。但上課歸上課,下了課,我的古箏老師也很關(guān)心我,會詢問我有什么想法、喜歡學(xué)習(xí)什么樣的曲子,她總是強調(diào)興趣才是最重要的。
而我的小提琴老師則是一位脾氣很溫柔的年輕女老師,她是我們系公認的脾氣最好的老師,從來不指責(zé)人,只會用溫柔的語氣鼓勵人,每個沒有自信的學(xué)生都可以在她那里重拾信心。因為我從小學(xué)過小提琴,老師更加不吝惜她的夸贊之詞,總是把我夸得眉開眼笑。
學(xué)音樂光靠老師上課講的知識,而不加以練習(xí)就想取得進步那是不可能的。音樂系的每個人都有一個分配的琴房,可以自己安排時間去練琴。鋼琴彈累了可以練練小提琴,小提琴練累了可以彈彈古箏,總之我覺得音樂生的大學(xué)生活就好比文化生的高中生活,任務(wù)多、壓力大,雖然課不多,但是光練琴就要花去你不少時間。
因為我是個從小就愛看書的人,所以課余時間我經(jīng)常泡在圖書館里。圖書館有各式各樣的書,我常常流連于音樂類書架前,尋找心中想要的音樂文字,感受那字里行間的古典氣息。從巴洛克音樂到古典樂派,再到浪漫主義音樂,從巴赫這位復(fù)調(diào)大師到音樂神童莫扎特,再到鋼琴詩人肖邦……我細細聆聽他們寫出的不同類型的音樂,慢慢體會不同時代的音樂風(fēng)格,揣摩不同時代作曲家內(nèi)心的情感世界,把自己置身于音樂的時空隧道中,去尋找音樂的蹤跡。
若想休息娛樂一下的話,我還會去圖書館放映室看一些經(jīng)典音樂片,《莫扎特傳》《海上鋼琴師》《貝隆夫人》《貓》等都是我非常喜歡的電影。在這里,我要向大家介紹一部通俗易懂的高校音樂劇《歌舞青春》,我相信有些同學(xué)已經(jīng)看過了,也相信高中生們會喜歡里面那活潑、熱烈、激情洋溢的校園生活。
如今,我已學(xué)習(xí)了歌曲寫作技巧,平時偶有靈感時也會寫幾段自認為動聽的旋律,哼幾句悠揚的小調(diào)。我希望有一天能讓全世界的人都來哼唱我寫的旋律、聆聽我寫的歌。
在音樂的世界里沒有美丑,沒有對錯,只有音符的洗滌、靈魂的凈化,所以每一段有背景音樂的回憶都是純凈的、美好的、幸福的。而一個沒有回憶的人是孤獨的、可悲的,不過每個人的一生都會有很多需要回憶的人和事,我們怎么能記得過來呢?我會借助音樂的每一個音符組成的每一段音樂來幫助我記錄曾經(jīng)那些開心或不開心的日子。
一段音樂、一段回憶、一種感覺就足以令以后的日子充滿幸福。有關(guān)回憶的音樂如此動聽,讓我如此沉靜;有關(guān)音樂的回憶如此美好,讓我如此感動。我想,我會懷念那些過去的日子,那些沉浸在音樂中的美好時光。
音樂永遠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我將會用一生延續(xù)我的音樂生活。
藏地樂緣 梅元龍
由于一個機緣,我有幸去西藏拉薩實習(xí)了一個月,在此期間,我深切地感受到藏地文化的獨特魅力,尤其是被西藏的音樂所吸引。
西藏的音樂少有那些流淌著人性欲望的矯情和喧嚷,更多的是植根于天地自然的質(zhì)樸和豪放。在接觸藏地音樂之前,我曾癡迷過憂郁華美的古典音樂,曾沉醉于行云流水的中國古樂,也曾為內(nèi)地和西方情欲熾盛的流行音樂所俘獲。古典音樂曾在迷惘中給予我生命的力量,中國古樂曾在孤獨中撫平我內(nèi)心的傷痛,流行音樂則以其激情四射的旋律麻痹著我的神經(jīng)。它們都在我的成長歷程中留下印跡,幫助我度過人生的困境,也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我的生命體驗。
不同于古典音樂、中國古樂和流行音樂,西藏的音樂是原生態(tài)的,充滿著人對天地萬物的歌頌和贊美,體現(xiàn)著人與自然和諧而緊密的關(guān)系。藏族歌手阿斯?jié)M的《西藏的天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是一首有著現(xiàn)代流行音樂特質(zhì)的民族歌曲,曲調(diào)優(yōu)美和諧,旋律昂揚向上,阿斯?jié)M的歌聲嘹亮而豪邁,充滿著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
在藏地,我聽到了各種各樣的音樂,最難忘的還是那一曲西藏情歌《瑪吉阿米》?!艾敿⒚住辈卣Z意為圣潔母親、純潔少女,也可引申為美麗的遺夢。相傳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為了找尋至尊救世度母跋山涉水走遍了藏區(qū),一天他在拉薩八角街一處酒館休息時,看到門外一個嬌美的少女掀簾窺望,于是便為她寫下了這段流傳千古的情詩:“在東方高高的山巔,每當升起明月皎顏,那瑪吉阿米的笑臉會冉冉浮現(xiàn)在心田。”初次聆聽《瑪吉阿米》時,我就被其悠揚婉轉(zhuǎn)的旋律所吸引,之后每晚下班回到住地,第一件事便是打開手機聽這首歌。《瑪吉阿米》似乎具有神奇的魔力,總能使聽者立刻沉浸在幽怨感傷的凄美氛圍中,讓躁動的心靈獲得寧靜和安詳。
《瑪吉阿米》是藏地為數(shù)不多的以愁腸百轉(zhuǎn)為特點的情歌,與藏地音樂普遍積極奮發(fā)、贊頌自然的曲風(fēng)形成了鮮明對比。由于實習(xí)期間正逢藏地雨季,因此拉薩幾乎每天晚上都會下雨,在房間里合著淅淅瀝瀝的雨聲,聽著《瑪吉阿米》那凄婉動人的歌聲,我的心一下就變得空靈和超脫起來,仿佛看到身著一襲紅袍的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手挽一位步態(tài)輕盈的婀娜少女正徐徐向我走來;仿佛看到倉央嘉措那慈悲低垂的眼瞼下閃著智慧的光芒,少女嘴角輕輕上揚,露出幸福的微笑。
此次西藏之行如果說給我留下了什么,我覺得是一種心靈的凈化,而這種凈化則大部分都是通過藏地音樂來實現(xiàn)的。藏地音樂硬朗中不失輕柔,昂揚中少見哀怨,縱有輕柔也不流于嫵媚,縱有哀怨也不見慍色。藏地音樂正如蒼茫圣潔的雪域高原一樣,既有冰霜傲骨,也有一馬平川,以其真誠至純的性情打動、陶冶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