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小婷
【摘 要】本文討論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作文知識教學和技能訓練,探討引導小學生從課文學作文的方法。
【關鍵詞】閱讀教學;滲透式方法;寫作能力培養(yǎng)
多年來,本人充分利用課堂閱讀教學這個主渠道,滲透與小學生有關的作文知識教學和技能訓練,探討引導小學生從課文學作文的方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在閱讀教學中,主要滲透以下寫作能力培養(yǎng)。
一、滲透遣詞造句能力培養(yǎng)
為了培養(yǎng)學生遣詞造句能力,引導學生體會課文作者用詞的匠心所在?!睹酚晏丁酚性S多處可以看出作者在錘煉詞語方面,功夫非常精到。可在教學中讓學生欣賞作者用詞的妙處。如:
“瀑布從上面沖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幾綹兒,不再是一幅整齊而平滑的布?!边@句話中的“扯”字即是一例。引導學生討論,讓學生懂得作者用這個“扯”字用來描寫水從上而下,撞擊在巖面的石頭上,被分成了幾綹的情景,這個“扯”字用得極為準確,極為傳神,作者不用“分”,也不用“撕”,而選用“扯”,與“綹”搭配用以體現(xiàn)瀑布沖瀉下來的巨大力量,極形象地表現(xiàn)了瀑布被山巖石塊分割后的壯觀景象。
經(jīng)常引導學生琢磨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不僅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嚴謹?shù)膶懽鲬B(tài)度和良好的寫作習慣。
二、滲透選材能力培養(yǎng)
學生每天都在創(chuàng)造寫作素材,然而不少學生卻不知道怎樣發(fā)掘身過豐富的寫作材料,這與學生獨立選材能力差不無關系。針對此點,引導學生向課文的作者學習選材方法。
(1)學習寓大于小法。如《一個蘋果》的作者抓住了防炮洞里八個戰(zhàn)士都非常需要水的情況下,讓吃一個蘋果的小事,深刻地表現(xiàn)了一個大主題:越是在困難的時候,越能體現(xiàn)戰(zhàn)友間互相關心的階級友愛的精神。
(2)學習小中見新法?!兜巧健穼懥肆袑帪榱丝慈粘鲎唠U路的事,這對領導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偉大導師列寧來說,不算什么大事,但是作者獨具慧眼,抓住這樣平常的事,表現(xiàn)了列寧征服害怕心理,時時處處鍛煉自己意志的偉大精神。作者通過這樣獨特的角度,表現(xiàn)一個偉人的品質,其選材的手法多么新穎。
(3)學習小中見巧法。如《避雨》一文,作者抓住避雨那一刻所見所聞,寫了一場對話,從一個側面表現(xiàn)了一個姑娘——公社氣象員熱愛本職工作,對工作高度負責的精神,其選材手法十分巧妙!
(4)學習以點顯面法?!妒镩L街送總理》中,第一段等靈車的場面描寫彩用了典型篩選以點顯面法:選取滿頭銀發(fā)的老奶奶,抱著小孩的一對中年夫婦,一群紅領巾這老、中、小的有代表性人物的表情描寫,顯示了一個面:全國人民對總理的敬愛和懷念之情。
課文中的許多選材方法有意識地在閱讀教學中加以滲透,學生受到潛移默化,因此在習作中屢見運用課文中的選材方法。
三、滲透謀篇布局能力培養(yǎng)
課文中圍繞中心謀篇布局的方法很多,在閱讀教學中選擇常見形式,啟發(fā)學生尋找作者的思路,理清文路,培養(yǎng)謀篇布局的能力。
第一,學習總分式??偲鸱质龅娜纭段覑酃枢l(xiāng)的楊梅》,分述總收的如《再見了,親人》,總起分述總收的如《桂林山水》,我都引導學生理出文章的框架布局,列出段落提綱。
第二,學習承接式。小學語文課文中,按事情發(fā)展順序謀篇布局的最多,如教《狼牙山五壯士》時,我指導學生理出情節(jié)發(fā)展的承接式的提綱。此外,還引導學生向課文學習時間推移式、空間轉換式、首尾呼應式等常見的謀篇布局的方法。
除了滲透以上幾方面的能力培養(yǎng)外,還可進行人物外表與內(nèi)心、詳寫與略寫、前后照應、聯(lián)想與想象等等這些課文里讀寫例話中提到的寫作知識教學。
(1)引導背誦。古人云“讀破萬卷書,下筆如有神”,它道出了讀與寫的關系。除了教材中規(guī)定要背誦的詩歌及片斷外,我還選擇各類課文中可供寫作借鑒的精彩片斷讓學生精讀,體會其妙處,然后當堂背誦,從中汲取并積累有益的寫作營養(yǎng)。學生讀得瑯瑯上口,寫作時往往文思泉涌。
(2)筆述欣賞。就是讓學生先摘錄課文某些精彩片斷,后要求學生以寫作的角度來欣賞這一片斷,再以書面筆述的方式寫在各自準備的彩蜜本上。大體分三步走,開始由老師指定欣賞某一片斷,然后由學生自由選擇欣賞內(nèi)容,最后要求學生從篇章構思及其他寫作方法等方面來欣賞,老師不定期地組織學生交流筆述的內(nèi)容或互閱彩蜜本或朗讀筆述內(nèi)容。經(jīng)常進行這樣的筆述欣賞訓練,學生自然要對課文進行一番“深耕細作”,因而促進了學生的精讀深思,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
(3)指導批注。在老師指導下,要求學生對課文某些語句、某些片斷作批注,即讓學生把心思想的內(nèi)部語言變?yōu)橥饣臅嬲Z言,學生既可以旁批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之處,也可以批注片斷的精彩之筆,既可以從寫作方法方面來品評,也可以從思想內(nèi)容方面來欣賞……這種批注,點點滴滴,三言兩語,學生自由地在課文中游泳,再不定期地讓學生互相交流。這樣既促進學生在批注中內(nèi)化吸收,又促進學生外化表達。
(4)下水“教練”。此法常在引導學生從讀寫的初始階段運用。老師選一些貼近學生生活的、學生心中有而筆下無的佳段妙句,由老師示范品味,或模仿佳段寫法即興口述一段話給學生聽,或仿定一段話讓學生看,使學生具體而直觀地感受到怎樣向課文學作文。如果說此法是老師帶領學生跳出課文學表達。這種下水“教練”法,不僅有利于引導學生“潛心會本文”,而且激發(fā)了學生從課文學作文的興趣。
(5)巧用對比。它是啟發(fā)學生悟性的妙法之一??梢栽陔S文教學時做換詞比較、變句式比較,學習原文詞句的妙處,可以做變序比較,學習作者構思的好處,還可以對某些寫作知識做專項(如:外貌描寫、心理描寫、環(huán)境描寫、行為描寫等)比較。如學習《金色的魚鉤》時,我引導學生討論:為什么同樣寫革命戰(zhàn)士,這一課作者重點寫不到四十歲的老班長“背有點駝,四方臉,高顴骨,臉上布滿皺紋,兩鬢都斑白了”、“眼睛深深地陷了下”?而《一個蘋果》中卻重點描寫八個人的嘴的部位:“沙啞的聲音”、“嘴唇干得裂了好幾道血口子”、“嘴唇干得發(fā)紫”、“喉嚨早干得煙熏火燎似的”?《草地夜行》中的老紅軍卻主要寫“魁梧的身材,寬寬的肩膀”?通過分析比較,學生明確了原來人物外貌神情的刻劃,是為了表達中心的需要,這樣學生習作中就會漸漸克服“千人一面”“眾口一腔”的毛病了。
(6)仿寫練習。有了寫作知識不等于有了寫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的過渡方法之一就是多做仿寫練習。可設計仿寫句子與片斷,仿寫開頭與結尾,模仿寫作技法,模仿謀篇布局。這種練習與課文若即若離,不是單純從形式上模仿,而是仿中有變,先仿后創(chuàng),允許學生借鑒課文的表達形式,更要融進自己的個性。仿寫作文脫胎于課文,即使留點“胎記”也無妨。
幾年來的實踐,本人感到閱讀教學中滲透作文教學,變傳統(tǒng)的集中的填鴨式的指導為分散的經(jīng)常性的指導,這種指導,宛若涓涓細流,綿綿春雨,學生樂于接受,易于吸收,便函于積累。這種積累,猶如活期儲蓄,可零存整取,作文時則運思走筆,左右逢源,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誠然,在運用這種滲透式教學法時要注意:一要有針對性,即要針對本班作文各個階段進展的情況,找準讀寫結合點,切忌盲目性;二要有計劃性,即要根據(jù)教材本身的特點,就“本”拓源,循“文”開渠,有計劃地安排滲透作文能力培養(yǎng),避免隨意性;三要有層次性,即要從語言到選材,由選材到構思,由相對單一到相對綜合等等,不斷提出新要求,不斷激發(fā)表達欲望,有層次地滲透各項寫作能力培養(yǎng),克服無序性??傊陂喿x教學中滲透寫作能力培養(yǎng),由于老師常教不怠,學生常學不懈,作文教學之水定會長流不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