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華
摘 要 通過不同區(qū)域的試驗示范,獲取可靠的數(shù)據(jù),客觀、公證、科學地為貢山縣來年大面積推廣篩選優(yōu)良品種提供科學依據(jù)。
關鍵詞 水稻;新品種;引種試驗;云南省貢山縣
中圖分類號:S51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6)06-0-02
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地處滇西北怒江大峽谷北段,位于東經98°08′~98°56′,北緯27°29′~28°23′,東與云南省德欽、維西兩縣相連,南與怒江州福貢縣相鄰,北與西藏自治區(qū)察隅縣接壤,西與緬甸聯(lián)邦毗鄰,國境線長達172.08 km。全縣地勢呈“三山夾兩江”高山峽谷地貌,最高海拔5 128 m,最低海拔1 170 m,海拔高差達3 958 m,立體氣候和小區(qū)域氣候特征明顯,年平均氣溫16 ℃,年降雨量在2 700~4 700 mm,空氣濕度達90%以上,日照時數(shù)1 100~1 400 h,無霜期280 d。全縣轄三鄉(xiāng)兩鎮(zhèn)26個村民委員會,239個村民小組,境內居住著獨龍族、怒族、藏族和傈僳族等民族。2014年全縣總人口38 367人,其中農業(yè)人口28 486人,占全縣總人口數(shù)的74.2%;全縣總耕地面積3 200.2 hm2,其中水田236.07 hm2,農民人均占有耕地0.11 hm2。糧食作物以玉米、水稻、馬鈴薯、小麥和豆類等為主。2014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7 210 hm2,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為5 434 hm2,糧食總產量11 432 t。其中水稻種植面積184 hm2,總產量946 t。
貢山縣常年種植的水稻品種福優(yōu)838和奧優(yōu)83已多年推廣種植,現(xiàn)已逐漸老化衰退,病害逐年加重,失去雜交種的優(yōu)良特性,已滿足不了農業(yè)生產的需要。因此,根據(jù)水稻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生理特性、趨利避害,充分利用貢山縣光、溫資源,選育出抗倒伏、抗病蟲害、口感好、增產增收的水稻優(yōu)良品種,并在近年內在全縣迅速推廣是我們的主要目的。為解決當前貢山縣水稻生產上存在的品種單一、產量低和米質差等問題,篩選出適應性強、穩(wěn)定性好的水稻主推品種,促進全縣水稻生產向高產、優(yōu)質和高效轉變。2015年,在怒江州種子站的安排下,引進了楚粳27、云粳26號、滇禾優(yōu)34、宜優(yōu)591、明兩優(yōu)527、滇雜35這6個水稻新品種,與當?shù)卮竺娣e推廣種植的“奧優(yōu)83”進行試驗對比?,F(xiàn)將試驗示范情況總結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通過試驗示范從中選出適合貢山縣范圍內種植的適應性強、抗逆性好、高產、優(yōu)質、生態(tài)、安全的新品種。
1.1 參試品種
楚粳27、云粳26號、滇禾優(yōu)34、宜優(yōu)591、明兩優(yōu)527、滇雜35這6個品種。
1.2 示范地點
示范地點分別選擇在:捧當鄉(xiāng)永拉嘎村永拉嘎三組王進芬農戶,海拔1 542~1 560 m;丙中洛鎮(zhèn)甲生村東風組李金華家和李光新兩家農戶,海拔為1 820 m,丙中洛鎮(zhèn)甲生村秋科當組王新林農戶,海拔為1 830 m。示范地土壤肥力中等,地勢平坦,通風向陽,排灌方便,沙壤土、前作為冬閑的稻田。試驗地不設重復,隨機排列,小品種在播種前應進行曬種、浸種等處理,苗床施足農家肥后,人工挖翻,于3月24日和4月5日進行薄膜育秧。到秧苗三葉一心時,煉苗5~7 d,選擇晴天上午揭去薄膜,同時撒施提苗肥,每667 m2秧田施 2~3 kg;同時,遵循“晴天滿溝水、陰天半溝水、雨天排干水”的原則管理秧田。
1.3 秧苗移栽
栽秧前施足底肥(農家肥3 500~4 500 kg與復合肥20 kg混合施用),然后進行犁、耙,做到泥化無硬塊,田面平整。于5月14-17日進行移栽,秧齡40 d左右,楚粳27、云粳26號、滇禾優(yōu)34插秧規(guī)格為14 cm×18 cm,宜優(yōu)591插秧規(guī)格為14 cm×20 cm,明兩優(yōu)527插秧規(guī)格為12 cm×17 cm,滇雜35插秧規(guī)格為11 cm×20 cm。大田移栽7 d后結合化學除草劑追施返青肥(667 m2尿素10 kg拌除草劑農得時1.5~2包撒施)。田間管理嚴格按試驗要求進行,適時曬田、施肥、除草、防治病蟲害等。
2 結果與分析
適時收割。收割期采取每個品種實打實收,產量按實際脫粒出的斤數(shù)進行測算,其結果如下。
楚粳27實測面積40 m2,實收毛質量23.5 kg,折合667 m2產313.1 kg,比對照奧優(yōu)83減產29.7 kg,減8%,該品種全生育期180 d,株高85.3 cm,穗長16.6 cm,穗總粒數(shù)118.2粒,實粒數(shù)109粒,結實率92%,千粒質量28%,易落粒,豐產性、抗性一般,產量在6個參試品種中排名第五。
云粳26號測面積366.67 m2,實收毛質量219 kg,折合667 m2產341 kg,比對照奧優(yōu)83減產1.8 kg,減0.5%,該品種全生育期179 d,分蘗弱,株高79.2 cm、穗長16.6 cm,穗總粒數(shù)121.5粒,實粒數(shù)103.5粒,結實率87%,千粒質量25%,抗性一般,產量在6個參試品種中排名第三。
滇禾優(yōu)34測面積60 m2,實收毛質量24.3 kg,折合667 m2產214.1 kg,比對照奧優(yōu)83減產128.7 kg,減38%,該品種全生育期180 d,株高80.1 cm、穗長21.1 cm,穗總粒數(shù)151.6粒,實粒數(shù)133粒,結實率88%,千粒質量20%,分蘗、抗病性弱,產量在6個參試品種中排名第六。
宜優(yōu)591測面積86.67 m2,實收毛質量69.7 kg,折合667 m2產量382.2 kg,比對照奧優(yōu)83增產39.4 kg,增11%,該品種全生育期171 d,株高83 cm、穗長23 cm,穗總粒數(shù)151粒,實粒數(shù)132粒,結實率88%,千粒質量28%,分蘗、抗病性強,產量在6個參試品種中排名第一。
明兩優(yōu)527測面積66.67 m2,實收毛質量40.5 kg,折合667 m2產量350.6 kg,比對照奧優(yōu)83增產7.8 kg,增2%,該品種全生育期182 d,株高86 cm、穗長21.6 cm,穗總粒數(shù)135.5粒,實粒數(shù)114.5粒,結實率93%,千粒質量21.5%,分蘗一般,抗病性強,產量在6個參試品種中排名第二。
滇雜35測面積46.67 m2,實收毛質量27.8 kg,折合667 m2產318.6 kg,比對照奧優(yōu)83減產24.2 kg,減7%,該品種全生育期180 d,株高83.8 cm、穗長25.2 cm,穗總粒數(shù)152.3粒,實粒數(shù)108粒,結實率65%,千粒質量20%,分蘗、抗病性一般,產量在6個參試品種中排名第四。
3 結論與討論
根據(jù)2015年貢山縣水稻新品種試驗示范的結果看:豐產性、抗?。ǖ疚敛。┬暂^好的品種為宜優(yōu)591、明兩優(yōu)527,來年可擴大示范面積;云粳26號,豐產性較好,但移栽大田后有輕微葉瘟出現(xiàn),可繼續(xù)試驗觀察;楚粳27、滇禾優(yōu)34和滇雜35,由于產量、抗病性都不及對照品種奧優(yōu)83,視為淘汰品種。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