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小華
關(guān)于有效教學,仁智互見,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有的學者認為,凡是能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教學就是有效教學;有的學者則認為,讓學生學的輕松愉快、發(fā)展良好的教學才是有效教學……從學生發(fā)展的角度來檢驗教學是否“有效”,當然是再正確不過的了,但這是最終標準。如果我們從課堂教學的“呈現(xiàn)形式”來看,則有以下觀點。
讀書是一種生活方式,學習是一種生命狀態(tài)。這是在新課程理念轉(zhuǎn)變?yōu)樾抡n程行為的過程中我獲得的一種感悟。所以我想,既要讓學生享受到學習生活的幸福,又要讓學生體會到學校教育的魅力,就必須在新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中,關(guān)注學生的生活方式,關(guān)注學生的生活狀態(tài),關(guān)注學生的生活質(zhì)量,關(guān)注學生的生命價值。結(jié)合幾年來自己對于語文課堂文化的研究,我覺得開發(fā)生活課程,建構(gòu)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文化,將使我們的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充滿靈性與活力,激情飛揚,課堂會更高效。
一、建造生活課堂,讓語言獲得新生,讓教學更有效
建造生活課堂,要求我們的教師要用好教材、用活教材。比如《狐貍和烏鴉》《亡羊補牢》等一些寓言故事,可以采用課例導學式的教學模式來教學,也就是說,只把這些課文內(nèi)容當作一個教學的例子,讓學生來學習,同時也讓學生通過例文的學習習得同類課文的學習方法,形成由此及彼的學習能力。再比如《再見了,親人!》《狼牙山五壯士》等一些文化背景比較豐厚的文章,可以采用拓展閱讀式的教學模式來教學,也就是通過相關(guān)資料的查找、閱讀來進行由點到面的學習,由內(nèi)容到精神的領悟。
建構(gòu)生活課堂,就要將語文還原于生活。語文其實是將生活寫成文字,那么做為教師就要在教育教學中將文字還原于生活,這樣文字才會在豐富的生活內(nèi)容里,有了語言的生動,有了語句的優(yōu)美,有了文章的妙趣。比如教學《坐井觀天》,在學到小鳥說:“你弄錯了,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這一句話時,在理解了“無邊無際”一詞之后,我們可以這樣引導學生:“在生活中,你們除了知道天是無邊無際的,還有什么也可以說是無邊無際的?”如果學生還是無話可說,教師可以用屏幕打出一些生活的情景來引導,這樣讓學生把生活的感受用語言文字描述出來。學生可能會說,浩瀚的大海是無邊無際的;也可能會說,遼闊的草原是無邊無際的;還可能會說,昏黃的沙漠是無邊無際的……把生活的環(huán)境引進課堂來理解語言文字,文本的語言就有了勃勃生機,學生的語言就會豐富多彩。再用課堂中學到的語言文字來認識生活、概括生活內(nèi)容,學生就會在語言文字的使用中,形成新的生活認識以及新的生活方式。
二、構(gòu)筑文化課堂,讓讀書成為習慣,讓學習更有效
建構(gòu)文化傳承的課堂。讓讀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讓學習成為一種生命狀態(tài),這對于我們現(xiàn)在的學生(21世紀公民)尤為重要。怎樣來幫助學生建構(gòu)這樣一種生活方式呢?怎樣讓學生形成這樣一種生命狀態(tài)呢?我想最重要的是發(fā)揮課堂主渠道的作用,在課堂教學中,打破文字教學、知識教學的局限,從祖國文化與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來構(gòu)筑文化的課堂,讓課堂充滿文化傳承的氣息,讓讀書成為學生的生活樂趣,讓學習成為學生所向往的生活方式。學習了《猴王出世》,就引導學生拓展閱讀《西游記》,從而聯(lián)系整部書的閱讀來評價孫悟空……
進行文化的專題研究。讓學生享有文明的生活方式,讓學生進入文明的生活歷程,這是我們落實新課程新理念所面對的又一重大課題。在多年的教育教學研究中,我認為應對這一課題的最好辦法是進行文化的專題研究。小學語文教材里有好多名家名篇,我們可以結(jié)合相關(guān)的課文,對一系列文章進行研究,也可以對一個名人進行研究。比如在學習李白的詩歌時,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開展“走近李白”的活動,頌李白的詩歌,讀李白的人生,了解李白所處的歷史。也可以脫開教材,進行文化課堂的建構(gòu)。比如,教師和學生一起背誦毛澤東的壯麗詩篇,解讀毛澤東的偉大人生。這樣就可以有目標的讓學生享有文化的生命成長,形成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步入社會課堂,讓認識獲得提高,讓提升更有效
步入社會,感悟生活。教育的因素無所不在,是我在生活課程開發(fā)的實踐探索中形成的又一認識。陶行之老先生也曾說過:“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保瑥娬{(diào)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是的,語言來源于生活。我們要讓學生有話可說,說得合情合理,就要讓學生步入社會,感受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自己生存的價值,在社會中感受自己生命的意義。比如,讓學生勸解商家不要用錯別字做廣告,做招牌,促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正確使用祖國語言文字。再比如,讓學生調(diào)查環(huán)境污染的根源,并找出治理環(huán)境污染的對策,增強學生愛護環(huán)境、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錘煉語言,提升認識。有人說:“錘煉語言就是錘煉思想?!倍艺f,提煉語言就是提升認識。當學生有了對生活的體驗之后,他們往往會將生活過程的原形,平鋪直敘的寫出來,而沒有學會用一個獨特的視角來視審生活、認識生活、感悟生活,他們還缺少對生活的獨特發(fā)現(xiàn)、獨特領悟、獨特認識。從這個意義上說,一次生活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而在生活感悟的基礎上讓學生形成自己對生活的獨特認識就更為重要。特別是現(xiàn)在的學生,我認為他們并不缺乏生活,而是缺乏對生活的獨特認識。教師首先要在學生的生活體驗中注重弘揚真善美、摒棄假丑惡,及時地讓學生明辨是非,形成正確的認識能力。其次,教師要經(jīng)常在課堂里組織作文交流,日記交流,生活體驗交流等,讓學生的認識在交流中提高,讓學生的思想在交流中完善。
課堂是傳播文化,傳承文明的主要陣地,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文化,將讓我們的學生受到良好的教益,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將使他們身心更好的發(fā)展,更加愉悅的成長。為此,我將努力地去建構(gòu)這樣的課堂,營造這樣一種課堂文化氛圍。有效的語言文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根,要牢牢抓住,實實掌握,不能忽略和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