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杰
在“朋友圈”看到一則全球最大咖啡連鎖店星巴克公司創(chuàng)始人舒爾茨的故事:有一次,舒爾茨去倫敦出差,在當?shù)胤Q得上“寸土寸金”的最貴街道上,有個人開了一間很小的店鋪賣奶酪。作為一種十分常見的生活用品,奶酪在英國并沒有多高的利潤。憑著商人對價值追求的敏銳和作為游客的好奇心,舒爾茨走進了這家奶酪鋪子。
他很疑惑地問店主:“在這么貴的地方賣奶酪,能交得起房租嗎?”店主是位老者,也不是特別在意自己的外表,胡子拉碴,一邊唱歌一邊切奶酪。面對疑問,他倒是很平靜:“年輕人,你先買十英鎊的奶酪,我再告訴你?!钡仁鏍柎馁I好奶酪以后,店主把他帶到了店鋪外,指著街邊的一間間鋪子說:“你看,從這頭到那頭,都是我家的。我們家好幾代就在這賣奶酪。賣了奶酪以后,對于其他生意也沒什么興趣,也做不來,就買了些店鋪。結(jié)果很多人都來跟我租這些鋪子。我還是賣我的奶酪,而且覺得很快樂。我的兒子現(xiàn)在還在離這里半個小時路程的農(nóng)莊做奶酪。”在故事的最后,那位老店主,還送給舒爾茨一句頗具哲理的話:只有你熱愛,只有你堅持,知道自己什么不碰,才能做好。
其實類似的勵志例子有很多,在火爆很久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里,香港的一個青年也大抵如此:他跟著父親和伯父做腌制食品的生意,年紀不大已經(jīng)做了將近十年。在傳承中,他喜歡上了這個行業(yè),也在對品質(zhì)的堅守中吸引了一批一批的食客,留下了港人心中“地道”的味道,也讓自己的家族生意逐漸形成了區(qū)域的品牌。
在那位成功(單就從價值的角度來看,這位店主肯定是成功的,那些價值不菲的店鋪就是最好的證明,盡管他覺得最大的成功是賣奶酪的那種快樂)的店主看來,做好一件事離不開兩個方面的合力:一是喜歡,二是堅持。只有喜歡,才能在主觀意識上促使我們“想去做”;只有堅持,才能在行動的過程中使得我們遇到困難解決困難,碰到問題解決問題,真正沉下心“做下去”。誠如羅素所言: 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單純而強烈的三種感情。
當然了,上述兩個成功的例子都在食品領(lǐng)域,而縱觀各行各業(yè)的成功者,熱愛和堅持都是避不過去的字眼。作為教育工作者,筆者目之所及行業(yè)內(nèi)的佼佼者,同樣是熱愛著教育并且堅持著教育的典范。筆者非常敬重的一位前輩,2016年教師節(jié)前夕被評為省特級教師,尤其值得稱贊的是,他是目前區(qū)內(nèi)唯一一位從農(nóng)村教學一線走出的“特級”。當年以專業(yè)第一的成績進入師范,分配到家鄉(xiāng)的農(nóng)村學校之后,一教就是二十八年。在這二十八年間,他對語文教學的情感由最初的“飯碗”上升為具有宗教般信仰的熱愛。正是有了這份虔誠,他一直關(guān)注和研究閱讀教學,讀而思,思而寫,最終取得了同輩中其他人望城莫及的成績。
不少人走上工作崗位之初應(yīng)該都懷著足夠的激情和憧憬,想著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yè)績??墒请S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激情和憧憬逐漸被現(xiàn)實磨光。有人戲言:理想太豐滿,現(xiàn)實太骨感。可是,唯物辯證法早就說明,內(nèi)因是事物自身運動的源泉和動力,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只有通過內(nèi)因才能起作用。隨波逐流、人云亦云絕對不是自我懈怠、自我放松的理由。很多時候,并非現(xiàn)實打敗了我們,只是我們被自己打敗了,而將現(xiàn)實作為了借口。
在孟子看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人生的“三樂”之一。做老師的,能夠參與到這些獨立生命個體的成長過程中,見證他們從懵懂走向明理,的確是珍貴的經(jīng)歷和財富。在參與的過程中,自然是出現(xiàn)諸多不如我們意的種種,但這些“不如意”恰恰是生成教育智慧的素材。只是走在前列的人將其視為寶貴的素材,而很多人將其視為阻礙。還有不少人,從開始的關(guān)注研究,走向后來的熟視無睹。誠然,家庭、工作、生活等等因素綜合在一起會影響我們對于問題的判斷和思考,會分散精力,花費時間。然而,“邊角”的時間并不是那么難擠,最大的障礙就是“不想擠”。以至于很多人到最后都留下了“如果當初怎么樣”的嗟嘆。時間最大的特點就是無法回頭,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世上沒有后悔藥”。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在十年前,還有就是現(xiàn)在。
專業(yè)成長,首要的是有一顆成長的心,佐以熱愛與堅持,再伴以科學的方法,就能走下去,走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