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晶晶
摘 要:2016年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在聽力部分作出調(diào)整,新增新聞聽力測試。本文從該考試對新聞聽力的要求和目前教學現(xiàn)狀出發(fā),分析了樣題,探究新聞及新聞英語的特點,并對今后教學和應試提出建議。
關鍵詞:英語四級;新聞聽力;對策
一、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新聞聽力要求和教學難點
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實施已將近30年,以規(guī)范性、公正性、時效性、有效性著稱,該考試是高校衡量在校大學生(特別是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英語水平的一項標準,也是對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成效的檢驗手段。歷經(jīng)多次改革,終于在去年年底公布了聽力部分的調(diào)整范圍,取消短對話和短文聽寫部分,增加三篇新聞聽力。新聞聽力在大學英語聽力教材中很少涉及到,平時教師的授課過程中也很少提到,對題型的不熟悉和對新聞的固有偏見,造成了學生一定的困惑和恐懼心理。其實,聽廣播、看新聞并沒有在大學英語中引起重視,我們的英語教學只把能聽懂日常的對話和分析篇章作為大學英語教學和四級考試聽力部分的要求。所以,參照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官網(wǎng)公布的聽力樣題,應該將新聞英語作為今后教學的一個重點和難點。從目前公布的2016年聽力改革后的樣題來看,聽力理解部分中的聽力新聞是最先出現(xiàn)的。樣題中新聞聽力涉及到的題材有政治事件,商業(yè)文化、交通帶來的社會問題。三篇字數(shù)除了最后一篇接近200個單詞,前兩篇為130-140個單詞。從語感上來看,第一篇較為嚴肅,專業(yè)術語更多,后兩篇偏口語化。
二、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新聞聽力樣題解析
第一篇是肯尼亞記者Will Ross所報道的政治事件,描述肯尼亞的首都內(nèi)羅畢的公交站,一輛準備前往烏干達首都坎帕拉的車在出發(fā)時就發(fā)生了爆炸,新聞中詳細交代了該起爆炸案發(fā)生的時間、地點、發(fā)生過程、引起的人員傷亡情況等細節(jié)。該新聞還運用了比較的方法,稱這起是繼7月烏干達首都發(fā)生的超過70人身亡的爆炸之后的又一起爆炸案件,這一數(shù)據(jù)出自索馬里激進伊斯蘭組織青年黨,也暗示了新的爆炸案也是這伙人所為。在新聞的最后,烏干達的警察長提醒民眾注意索馬里暴亂可能在年底圣誕節(jié)期間再度上演,希望廣大民眾有所做好防范工作。該篇新聞的設問也是按照記敘文的幾大要素安排的,問了該新聞的主要內(nèi)容,及事件發(fā)生的地點。
樣題中第二篇新聞講的是英國著名商業(yè)巨頭零售連鎖商Woolworths的歷史和發(fā)展現(xiàn)狀。從英國歷史上的地位說起,該連鎖店的規(guī)模龐大、分店眾多,但近年來旗下眾多分店面臨倒閉。新聞重點說明了其虧損負債的原因,直接原因是英國經(jīng)濟下滑,而根本原因是其運營模式過于傳統(tǒng),其所謂的低價已無力與超市和電商相抗衡。公司面臨的將是大批員工的失業(yè),只有DVD印刷廠商等少數(shù)有收益的廠商能在該連鎖店維持。問題設置一個是推理題,一個是細節(jié)題。第三篇新聞是開羅政府為了解決交通擁堵、出租車行業(yè)行風不正、汽車尾氣帶來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而大力推行新型汽車。此項舉措受到環(huán)保主義者歡迎,將過時已久的出租車淘汰掉。為了鼓勵大眾更換和購買新型汽車,政府采取的措施是,降低購車銀行貸款利息。最終,這種以里程計價的新型汽車將使消費者受益,進一步杜絕出租車行業(yè)亂收費的現(xiàn)象。問題設置,第一個問題問的文章主旨。第二題與第一題相關,問發(fā)生變化的原因。第三題問消費者乘坐新型出租車不再費力和車主爭辯的原因。可見,樣題第二篇和第三篇新聞,探討的都是和生活息息相關的熱點話題。在闡述過程中,細節(jié)、原因、相關分析都很多,所以題目設置也更為具體,需要仔細判斷才能答對題目。
三、新聞和新聞英語的特點
新聞是一種特殊的媒體手段,是社會的一個縮影,其傳播性非常廣??陬^傳遞是消息最早傳播的方式,也是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西方傳媒的發(fā)展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比我們國家要早。新聞的基本特點是,以敘述事實為主,有些新聞夾雜評論。一般新聞以倒金字塔形式構成,也就是,開頭言簡短,以開門見山的方式簡要敘述事件梗概,而后再交代細節(jié)部分,其重要性和信息量依次遞減。導言、正文、引言是一則新聞所必不可少的。導言部分是對正文的一個概述,簡要講出事件、發(fā)生時間、發(fā)生地點等信息;正文部分再補充導言部分沒講出的細節(jié);引言部分,是將新聞放進整個大的格局中去審視,也就是該則新聞的意義和影響。
新聞英語,是我們?nèi)轿涣私馕鞣秸巍⒔?jīng)濟、社會、文化等的一個有效途徑,也是我們學習地道英語表達的一個很直接的方式。新聞英語不同于文學、科技英語,它是一種相對而言較為正式的語體,政治、經(jīng)濟、歷史等專業(yè)詞匯會有一定要求,被動句的使用偏多。依據(jù)新聞的分類,硬性新聞和軟性新聞中的對英語要求略有不同。硬性英語新聞更為客觀,表達中一般不出現(xiàn)含感情色彩的詞匯,比較理性,更加能體現(xiàn)執(zhí)政黨方的宣傳要求,這類新聞目的明確,句式比較簡單,基本以記敘事件為主。而軟性新聞,因其帶有專欄評論性質(zhì),因為會另辟蹊徑去講述某個社會熱點現(xiàn)象,適當運用修辭手法去使用英語表達,用詞會比較生動、感性,能更深地體現(xiàn)新聞的深度、挖掘新聞的內(nèi)涵,越吸引聽眾、讀者越好。
四、新聞聽力教學和應試策略
新聞聽力反映了當前西方國家的情況,具有濃縮性和時效性的特點。所以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經(jīng)常收聽英語國家廣播和瀏覽英語原版報紙的習慣,是了解西方國家的一手資料,培養(yǎng)語感的最佳方法。課堂上,可以適當精選各種題材的新聞報道,讓學生更好地熟悉新聞英語的特點。安排一些有針對性的有關新聞英語聽力的訓練活動,課上和課下雙管齊下,效果會更好。
對四級新聞聽力而言,因為是今年新增的考試題型,目前還沒有太多可參考的試題,教師可參照樣題的難度、篇幅,選取適當?shù)南嚓P聽力材料并配上自編試題進行練習??傊?,教師要樹立學生對新聞聽力的自信心,加上大量自主的新聞聽力的訓練和教師的強化訓練,對四級新聞聽力的提高一定會有幫助。
參考文獻:
[1]王璐.大學英語新聞聽力教學探索[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11年第3期.
(作者單位:武漢東湖學院外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