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萍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選擇4月23日的靈感來自于一個美麗的傳說。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萬提斯的忌日,也是加泰羅尼亞地區(qū)大眾節(jié)日“圣喬治節(jié)”。傳說中勇士喬治屠龍救公主,并獲得了公主回贈的禮物——一本書,象征著知識與力量。每到這一天,加泰羅尼亞的婦女們就給丈夫或男朋友贈送一本書,男人們則會回贈一枝玫瑰花。實際上,同一天也是莎士比亞出生和去世的紀念日,又是美國作家納博科夫、法國作家莫里斯·德魯昂、冰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拉克斯內(nèi)斯等多位文學家的生日,所以這一天成為全球性圖書日看來“名正言順”。
閱讀對人成長的影響是巨大的,一本好書往往能改變?nèi)说囊簧6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民族的閱讀水平。為共建和諧社會,進一步激發(fā)全民讀書的熱情,讓我們認真讀一本好書吧!
很少有這樣一種活動,能同時給予人如此眾多情感的交集。但英國作家毛姆認為,至少有一種可以做到,那就是——讀書。他曾這樣寫道:“如果你在圖書館待上一天,不管這座圖書館有多小,當你面對著人類積累下來的無窮智慧,你的心中只會滿懷敬畏,甚至會夾雜著淡淡的悲哀。想想看吧,有多少美妙的故事你從未聽過,有多少對重大問題的探求你永遠不會去思考,有多少令人欣喜、發(fā)人深省的思想你無法分享,有多少人付出了艱辛的勞動為你服務(wù)而你卻不會去收獲目的。
閱讀可以分成四種情況
第一種是信息式閱讀法。這類閱讀的目的只是為了了解情況。我們閱讀報紙、廣告、說明書等屬于這種閱讀方法。對于大多數(shù)這類資料,讀者應(yīng)該使用一目十行的速讀法,眼睛像電子掃描一樣地在文字間快速瀏覽,及時捕捉自己所需的內(nèi)容,舍棄無關(guān)的部分。任何人想及時了解當前形勢或者研究某一段歷史,速讀法是不可少的,然而,是否需要中斷、精讀或停頓下來稍加思考,視所讀的材料而定。
第二種是文學作品閱讀法。文學作品除了內(nèi)容之外,還有修辭和韻律上的意義。因此閱讀時應(yīng)該非常緩慢,自己能聽到其中每一個詞的聲音,嘴唇?jīng)]動,是因為偷懶。例如讀“壓力”這個詞時,喉部肌肉應(yīng)同時運動。閱讀詩詞更要注意聽到聲音,即使是一行詩中漏掉了一個音節(jié),照樣也能聽得出來。閱讀散文要注意它的韻律,聆聽詞句前后的聲音,還需要從隱喻或詞與詞之間的組合中獲取自己的感知。文學家的作品,唯有充分運用這種接受語言的能力,才能汲取他們的聰明才智、想象能力和寫作技巧。這種依賴耳聽—一通過眼睛接受文字信號,將它們轉(zhuǎn)譯成聲音,到達喉嚨,然后加以理解的閱讀方法,最終同我們的臆想能力相關(guān)。
第三種是經(jīng)典著作閱讀法,這種方法用來閱讀哲學、經(jīng)濟、軍事和古典著作。閱讀這些著作要像讀文學作品一樣的慢,但讀者的眼睛經(jīng)常離開書本,對書中的一字一句都細加思索,捕捉作者的真正的用意。從而理解其中的深奧的哲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用經(jīng)典著作閱讀法閱讀文學作品,往往容易忽略文學作品的特色,以使讀者自己鉆進所謂文學觀念史的牛角尖中去。
第四種閱讀方法是麻醉性的閱讀法。這種閱讀只是為了消遣。如同服用麻醉品那樣使讀者忘卻了自己的存在,飄飄然于無限的幻想之中。這類讀者一般對自己的經(jīng)歷和感受不感興趣,把自己完全置身于書本之外。如果使用麻醉性的閱讀方法閱讀名著,讀者只能得到一些已經(jīng)添加了自己的幻想的膚淺的情節(jié),使不朽的名著下降到鴛鴦蝴蝶派作家的庸俗作品的水平。如果漫不經(jīng)心地閱讀《安娜·卡列尼娜》,猶如讀一本拙劣的三角戀愛小說。麻醉性的閱讀在將進入成年的時候達到頂峰。年輕人的麻醉閱讀是造成大量的文學作品質(zhì)量低劣的原因。
閱讀的意義
對于很多人而言,4.23讀書日只不過是紀念讀書的日子。從廣泛的意義上講,讀書不應(yīng)該成為一種被提醒和標榜的符號,而更應(yīng)該成為自知與自覺的行動。在讀書日來臨之際,新浪讀書隨機采訪了十位讀書人,不同的職業(yè)背景、審美意趣、人生閱歷,相同的是一顆熱愛閱讀的心。他們以十種閱讀風格,十種讀書方式,展示各自在書籍中翱翔的精神世界。
遠子。作為“豆瓣紅人”,遠子曾以一篇《國貿(mào)的地下王國》火爆網(wǎng)絡(luò),那是根據(jù)他圖書管理員的真實經(jīng)歷寫成的?,F(xiàn)在,他依然堅持閱讀與寫作,實在太累的時候就聽音樂或發(fā)呆?!白x書是一種不可取代的樂趣?!彼f,“與影視相比,閱讀需要動用更多的想象力?!?/p>
劉璐。她喜歡在書本中解構(gòu)但又重新建構(gòu)自己的價值觀,那讓她感覺生命挺精彩。說起喜歡的書,她推薦了《中產(chǎn)階級的孩子》與《鼠族》。
清泉淺井。翻譯過《深夜食堂》、《斷舍離之自在力》等書,現(xiàn)在在北京做堅持小班教學的清泉日語私塾。讀書是她生活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書籍曾拯救了抑郁時期的她。喜歡日本近代詩歌和小說,也讀明清小品文,前者是她正在翻譯的書,她會把翻譯的詩篇放在微信公眾號和微博上,與朋友們分享。她近期正在閱讀高村光太郎詩集《智惠子抄》與沈復(fù)《浮生六記》。
鄭在歡。鄭在歡坦言他的閱讀時間比較碎片化,“地鐵上,馬桶上,床上,電梯上偶爾也能看兩頁?!彼H為無奈地表示,好多以前讀書的朋友現(xiàn)在滿足于電視劇,書很少看了。不過,讀書對他來說依然是不可取代的?!昂荛L時間不讀書,身心簡直比北京的空氣還干燥。”
金維國。來北京有5年了。鑒于工作的特殊性,他的空閑時間會比較多一些,因為在職的是一家做閱讀文化的公司,偶爾的也會去公司的書架上看看又到了什么新貨。“或許我的文化水平不高,但我會抓住每一分鐘充實自己?!?/p>
趙瑜。曾長時間閱讀魯迅日記和書信。并寫作出版《小閑事:戀愛中的魯迅》一書,受到好評。在寫作小說的閑暇,他喜歡閱讀魯迅的書信和日記?!斑@種閱讀讓我能體會一個優(yōu)秀寫作者的生活習慣,甚至是精神成長的隱秘參照?!?。
如今,眾多民間圖書館、繪本館、閱讀推廣公益組織如雨后春筍般成長起來,自動借書機、流動借書車、流動圖書角和24小時書店層出不窮……國民閱讀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從2010年到2014年,成年人圖書閱讀率由52.3%增長到58.0%,成年人數(shù)字化閱讀率由32.8%增長到58.1%,成年人人均紙質(zhì)圖書閱讀量由4.25本增長到4.56本。三組數(shù)字,清晰反映出讀書人在增加,閱讀率明顯提高。
全民閱讀在中國走過十年,已結(jié)出豐碩成果,未來更加令人期待。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吧!它能陶冶人的情操,給人們知識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