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云
隨著全球多元化逐漸加劇,英語已經成為一種被廣泛普及的交際工具,因此熟練地使用英語與他人進行溝通交流成為一種重要的能力。小學生的記憶力好,模仿能力強,是培養(yǎng)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最佳時間。
一、創(chuàng)設良好課堂氛圍,點燃學生說的興趣
小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都正處于巔峰時期,但同時理解和學習能力都處于初始時期,教師把握小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學生年齡小,沒有自主的學習意識,是要靠外界來引導推動的。小學生的向師性很強,其學習態(tài)度、學習積極性很大程度上不是因學習的內容而定的,而是由對老師的喜愛與否決定的。這就意味著教師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主導者。第一,用良好的形象吸引學生,從而獲得學生喜愛。每個人都喜歡美的事物,孩子也是如此。塑造良好的形象,以此來吸引學生,贏得學生的喜愛和尊敬,這樣才能將這種喜愛轉移到英語學習中來,進而對口語表達產生興趣。第二,用語言藝術來吸引學生。說話是一門藝術,教師要把語氣、語調等諸多語言藝術運用到口語教學中,營造出生動活潑、充滿活力的課堂氛圍,運用語言的感染作用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第三,要用恰當?shù)姆绞浇虒W。學生學習一門完全陌生的語言可能會感到枯燥無味,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有趣的教學方式比如:看英語視頻、情景劇表演、口語競賽等,有趣的方式可以將枯燥的學習變的妙趣橫生。給學生起英文名字,比如:Alice、Jane、Merry、Joe、Jake等等,學生們會因為有趣而自動進入角色,對于hello Merry. How are you Jake?這些入門的簡單語句更感興趣,更愿意去嘗試。
二、營造民主教學氛圍,調動學生說的激情
學生一旦產生興趣,就會嘗試去說。但是,任何人在學習新的事物時都會遇到困難,都會出現(xiàn)錯誤。學生在嘗試說的過程中出現(xiàn)錯誤也是必然的。首先教師要尊重學生,學生年齡小,出現(xiàn)錯誤時教師應給予學生積極正面的引導。教師要將學生看成與自己平等的個體,教師不能因為學生年齡小而剝奪學生的話語權,要讓學生產生主體意識,以主人的身份參與到教學中來。再者,教師要給學生留更多的獨立思考的空間。因為學生小,接受知識的能力不高,速度不快,所以教師在教學時要適當放慢速度,不要一味追求教學進度。學生雖小卻有著巨大的潛力,經過獨立思考之后必然會收獲許多知識,自信心倍增,這樣就能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說。最后,教師要鼓勵學生。小學生的表達欲非常強,甚者即使不會回答問題也會積極舉手。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表達欲會有所減弱,這對教學工作是不利的,所以教師要保護學生這珍貴的表達欲?;卮鹫_的自然要給予表揚與鼓勵,但是回答錯誤的也不要一味否定,首先要對學生積極的態(tài)度給予鼓勵,然后耐心地引導學生正確地理解知識,即使學生不會回答問題也要對他們積極的態(tài)度給予肯定的評價。當學生熟練掌握表達技巧,表達能力有所提升的時候,就渴望有機會得到展示,這時教師就要為學生提供展示的平臺,表現(xiàn)的機會。課堂時間有限,學生學習展現(xiàn)的機會很少。真實的鍛煉與展示有助于提高學生說的積極性。教師可以組織情景劇表演、口語競賽等活動,并頒發(fā)一定的獎項和獎品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豐富學生的語言素材,增加學生說的內容
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能力是一個日積月累、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比作大廈,那詞匯和語法就是建造這棟大廈的磚瓦。傳統(tǒng)的教學中只注重詞匯和語法的學習,忽視了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不是考高分而是會用英語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會用英語與他人交流。開口說就必須要掌握要說的內容,說什么、怎么說,這就是詞匯和語法。詞匯與語法的學習不能死記硬背,這樣只能造成會寫會背不會用的結果,也就是根本無法達到我們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反而讓學生感覺更加枯燥無味。學生學習單詞的有效方法是結合實際,從生活環(huán)境中尋找與詞匯相關的事物實例進行記憶,這樣更生動并且有效。例如學習方位詞behind、under、above、in、outside等時,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句進行講解。例如The chair is behind the table. We are in the classroom. The tree is outside our school.
新課改實施的時間還不長,教師和學生對口語表達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認識還不夠深刻,實際做的工作也很不到位,所以培養(yǎng)小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任重而道遠。對于新課改的要求教師應該給予高度的重視,積極響應。在教學方式方面多加探索,并付諸實踐。作為學生則要積極主動地學習,加強口語練習,配合教師教學,多與同學溝通練習??偠灾?,小學生英語教育中的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師生共同努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市高港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