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新
一個人無意中進入詩并不難,難的是進入一首名詩。最重要的,肯定是機緣。
通常來說,工作調(diào)動,可以提高入詩的可能性。例如一名姓杜的“副處級干部”,上面要把他從中央調(diào)到地方去工作,本來碌碌無為的他,因為臨走前,王勃給他寫了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從此天下聞名。詩中名句“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被一代代吟唱下去,而杜少府以后的仕途究竟如何,卻少有人關(guān)心了。還有位姓元的,世人稱作元二,一日,他接到命令,要去出使安西。臨走前,一位叫王維的朋友給他送行,為了讓他多喝兩杯,能夠稀里糊涂上路,寫詩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边@詩寫得傷感,酒也勸得高明,恐怕那晚,元二非要喝得酩酊,才對得起這首傳世名作。
不過,因入詩而出了大名的,黃四娘和汪倫最值得一說,這一女一男,一個入了杜甫的詩,一個入了李白的詩,于是,在詩圣和詩仙的名句中,他們的名字被歷朝歷代男女老少背得滾瓜爛熟。關(guān)于黃四娘的身份,一直很有爭議,較為合理的考證是黃四娘為“花禪”,即做過妓女的尼姑。和做過妓女的尼姑交往,既不損佛門端莊,也不過于輕浮,唐代的詩人倒不避嫌。那天,春暖花開,杜甫獨步江畔,偶遇“黃四娘家花滿蹊”,聽到“自在嬌鶯恰恰啼”,流連忘返,意趣天成。
比起黃四娘,汪倫倒是有名有姓。他做過縣令,是唐時名士,按李白寫的詩來分析,他能夠“隨山起館宇,鑿石營池臺”,堪稱有錢又有雅趣。另外,在陪酒的場面和水平上,汪倫也非同一般,“酒酣欲起舞,四座歌相催”,這才把李白喝得酣暢淋漓,斗酒詩百篇。李白臨走時,汪倫還贈他“名馬八匹、官錦十端”。不過,汪倫的禮沒白送,就像黃四娘的花也沒白種,借太白一詩而留名后世,亦如黃四娘因杜甫一詩而傳,詩人之筆可貴如此,他們就這樣,一不留神,被千古吟唱了。